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

《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是成都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體育強省的要求,加快推進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綱領性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
  • 頒布時間:2021年9月
  • 實施時間:2021年9月8日
  • 發布單位: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簡介,建設綱要,印發通知,

簡介

《綱要》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發展願景,到2025年建成世界賽事名城,到2030年建成世界體育名城,到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
zhua曲子白渡白顆

建設綱要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19〕40號)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體育強省要求,加快推進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制定本綱要。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八次、九次全會和市委十三屆八次、九次全會要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緊扣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戰略目標,踐行“辦賽”“營城”“興業”“惠民”體育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著力提升國際體育賽事承載和承辦能力,增強成都體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為全面提升成都發展能級、綜合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成世界賽事名城。與世界賽事名城相匹配的賽事體系基本形成,每年舉辦國際和全國高等級賽事50項以上,賽事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超過300億元,體育賽事成為成都發展“新名片”;建成以天府綠道為紐帶,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50%以上,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4%,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競技體育實力不斷增強,本市運動員對國際大賽的國家貢獻率穩步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150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突破800億元;世界賽事名城特色文化內涵更加豐富,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對優雅時尚的城市精神塑造,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加彰顯。  
——到2030年,建成世界體育名城。體育實現全領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人人運動、人人參與體育競賽成為“像成都人那樣生活”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徵,體育在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經濟生產力、市民健康力、社會親和力、文化傳播力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城市發展增添新活力,為城市能級提升提供新動能。  
——到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體育成為世界生活名城核心內容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標誌性事業,成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這張閃亮城市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體育作為城市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全面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城市與世界交往交融的橋樑紐帶。  
三、主要任務
(一)打造彰顯公園城市底色的健身活力之都。倡導健身是推動運動成為市民優雅時尚的生活方式、促進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的重要手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天府綠道為紐帶,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讓人民在體育參與中收穫健康,讓城市因運動而充滿活力。  
——建設全域運動空間體系。結合“青山綠道藍網”城市空間體系,堅持建改並舉,重點推動“家門口”運動空間建設。著力推動體育設施植入天府綠道,積極打造生態價值轉化承載空間,提升公園城市運動活力,將天府綠道打造成為全球聞名的體育地標。結合市民健身習慣,打造一批體育功能各異的“綠道健身示範段”。加強美麗鄉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實現基層體育設施提檔升級。加強土地集約複合利用,整合社區文教體醫養等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合理利用公園綠地、可改造邊角地、可共享商業綜合體等增加健身設施供給,最佳化完善“15分鐘健身圈”。挖掘公共體育場館和學校體育設施開放潛力,完善績效評價及資金補助政策。加強無障礙設施、休閒驛站、智慧信息服務等配套設施設定,提高各類體育設施資源利用率。  
——建立多層次全民健身活動體系。廣泛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構建以跑步、腳踏車、游泳、球類運動等為主體,以山地戶外、水上運動、冰雪運動和汽摩運動、低空運動、極限運動等新興時尚運動項目為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做強做響“運動成都”全民健身品牌,不斷擴大“天府綠道健康行”“社區運動節”“全民健身運動會+”等全民健身活動品牌影響力。支持體育社會組織、體育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開展職工工間健身活動,指導老年人科學健身,支持殘疾人體育發展,體現“運動成都”的人文關懷,彰顯“全齡共享·友善公益”的城市氣質。  
——提升天府新市民健康素養。加快市、區(市)縣兩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發揮其在組織社區體育活動、指導科學健身等方面作用。推廣集運動營養、科學健身、傷病防護、心理調適為一體的主動健康管理新模式,加快體育醫院和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建設。依託“運動成都·體育生活地圖”,打造特色化、智慧型化體育健身指導服務平台。定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健康評價公益服務,完善國民體質監測資料庫。推進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幫助每位青少年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運動習慣。
(二)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賽事之都。賽事是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核心,是提升城市能級的強勁引擎。著力建立賽事體系,構建場館體系,提升賽事品質,充分發揮賽事在打造城市品牌、推動產業發展、點燃參與熱情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形成成都競賽表演業的整體優勢。  
——建立科學系統的賽事體系。高水平辦好“五大賽”,構建由國際頂級大賽、高水平職業賽事、特色自主品牌賽事構成的多層次體育賽事體系,鼓勵社會主體多元化參與賽事體系建設。支持路跑、水上運動、山地戶外、冰雪運動、航空運動、極限運動等新興時尚項目舉辦職業賽事。積極培育和發展“一帶一路”“天府綠道”“熊貓杯”“龍泉山”等本土品牌系列賽事,鼓勵舉辦“一區(市、縣)一品牌”賽事。加快推動青少年競賽體系和學校競賽體系有機融合,形成面向所有適齡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相互銜接、重點項目全覆蓋的分層分類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充分結合體育場館設施、自然資源稟賦,合理最佳化賽事時空分布,擴大賽事能效。深化體育賽事改革,加快“認定—評估—扶持”體育賽事一體化支持體系和一站式服務建設,構建創新全面的管理體系。  
——構建高效優質的場館體系。推進天府奧體公園、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等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和運營管理。鼓勵市場主體借鑑金強國際賽事中心模式,投資、建設、運營體育服務綜合體。加快推進高水平運動訓練基地建設,謀劃推進成都天府國際競技訓練基地、天府國際桌球公園、中國棋城棋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高規格國際體育交流設施的規劃建設。以成都大運會後大型體育場館可持續利用為目標,謀劃導入5G、AI、VR、8K等高新技術,提升體育場館智慧化服務水平,培育一批專業化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主體和服務品牌。  
——高標準打造獨具成都氣質的賽事品牌。對標國際高水平體育賽事辦賽標準,引導各類辦賽主體不斷提升賽事品質和服務水平。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全面提升辦賽、參賽、觀賽體驗,從場地、資金、人才、安全等多方面著手,鞏固堅實有力的賽事保障體系。以體育賽事為合作平台,促進體育賽事與旅遊、文化、科技、會展、餐飲等領域深度融合。圍繞體育賽事延展舉辦賽事嘉年華、明星表演賽、民眾互動等配套活動。
(三)建設輻射全球的體育創新資源配置中心。體育創新資源的配置能力是世界賽事名城的重要功能。不斷增強體育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提升世界賽事名城的區域輻射力、全球影響力。  
——提升體育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充分發揮科技、資本、人才、數據等核心要素在體育創新中的作用,實現體育以創新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鼓勵和引導體育企業通過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創新體育產品業態和服務模式。吸引一批國際性體育組織和體育龍頭企業落戶成都。完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激勵政策,吸引國內外頂尖體育人才參與成都競技體育發展,打造國際合作框架下的競技體育人才聚集地。大力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體育明星,支持本市知名體育人士任職國際國內體育組織。創辦體服會等品牌展會,創建成都體育資源交易平台,促進各類體育要素資源匯聚流通。  
——強化科技支撐引領。全面啟動智慧場館建設並投入使用,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深度套用,打造“運動場即攝影棚”的示範性智慧場館。強化場館與市民的數據聯動,智慧型化分析全人群、全年齡段人群健康數據,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需匹配度。挖掘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科研潛力,圍繞競技訓練、科學健身、體育教育培訓、賽事運營開發等領域構建體育科技協同創新平台。構建科學智慧型訓練體系,推動智慧型穿戴設備套用於日常訓練,促進運動醫學等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和利用,提高對優勢項目、重點運動員的科技服務能力。  
——打造智慧型體育高地。大力發展“體育+網際網路”“體育+人工智慧”“體育+大數據”等體育新經濟,積極拓展線上健身、智慧型賽事、智慧型場館、智慧型體育用品等智慧體育新業態,開發智慧型健身場景和產品,推進體育產業“上雲用數賦智”。鼓勵設立智慧型體育產業園,加快扶持一批智慧型體育休閒與培訓服務企業、智慧型體育用品製造企業、體育數字平台服務企業,鼓勵智慧型體育專利成果轉化。鞏固電競遊戲產品研發優勢,加快引進、培育電競職業俱樂部和職業賽事,推動建設產業鏈完備、業態豐富的電競產業生態圈,建設世界知名的電競文化之都。
(四)打造時尚魅力的體育消費中心。體育消費對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具有基礎性作用和引領性作用。加快擴大體育消費新供給、營造體育消費新場景、構建體育消費新業態,讓消費者感受蜀都味、國際范的公園城市體育魅力。   ——擴大體育消費新供給。構建體育市場主體梯度孵化體系,發展壯大體育消費平台型企業,建設國家體育消費中心城市。推進重點體育企業招引計畫,引進一批帶動力和輻射力強的產業項目。鼓勵發展體育主題鄉村民宿、體育主題樂園,大力推動夜間體育、假日體育、體育會展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度開發全年齡段生活性體育服務,滿足大眾新需求,促進新興生活性體育服務業成長。  
——營造體育消費新場景。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將體育消費場景與戶外遊憩、微度假、田園生態旅居、休閒餐飲等業態疊加,傳播具有成都生活美學特徵的體育消費文化理念和價值。推動山地戶外、水上運動、球類運動、定向越野、棒壘球等運動項目的設施、組織、賽事、活動全面植入綠道體系,構建綠道體育消費新場景,創新培育打造一批彰顯公園城市特色的體育消費示範場景。鼓勵發展全時段體育消費業態,鼓勵在特色商業街、健身步道開展夜跑、夜騎等夜間健身活動。最佳化職業俱樂部、體育賽事、體育服務綜合體的產品供給,打造集文化宣傳、旅遊推廣、觀賽服務、住宿餐飲等於一體的複合型消費場景。  
——構建體育消費新生態。定期發布體育市場和體育企業產品供給需求機會清單,支持體育企業積極拓展市場。制定市、區(市)縣兩級體育消費促進政策措施,形成多層次、特色化、差異化的促進體育消費政策體系。加強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打造運動成都大數據服務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休閒文體專區等常態化消費場所。加強體育組織、體育企業及從業人員的誠信體系建設,健全體育消費信用體系和體育市場監管方式,營造良好的體育消費環境。
(五)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的戶外運動休閒中心。戶外運動是綠色低碳、健康時尚的現代休閒生活方式,是成都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徑。依託成都“生活城市”基因和“雪山下的公園城市”自然稟賦優勢,最佳化戶外運動空間布局,積極打造戶外運動休閒生活品牌和國際體育旅遊目的地城市,努力提升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能級。  
——最佳化戶外運動空間布局。以大熊貓國家公園龍門山片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為依託,積極引進登山、徒步、賽艇、馬術、滑水、潛水、攀岩、滑雪等戶外運動社會體育組織和市場主體,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戶外運動賽事活動集聚區。將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同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城鄉融合發展等工作有機結合,依託天府藍網、天府綠道、川西林盤、西部旅遊軌道交通環線等重點工程,積極建設戶外運動休閒設施,大力發展戶外運動休閒產業。  
——打造戶外運動休閒生活品牌。推動徒步、路跑、騎行、定向越野、水上運動、山地運動等戶外運動項目普及化、規範化、全域化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天府文化特色、公園城市特點、成都生活美學特徵的戶外運動休閒生活品牌。依託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龍門山片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戶外資源,策劃打造有影響力的腳踏車、山地越野等品牌戶外賽事。數位化統籌戶外運動設施、項目、線路、活動等內容,整合戶外運動活動發布、檢索、預訂、分享、安全提醒等功能,建設具有成都特色的全域智慧型戶外運動消費服務平台,最佳化戶外運動體驗。  
——建設國際體育旅遊目的地城市。重點打造西嶺雪山冰雪運動旅遊區、青城山運動度假旅遊區、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等,打造一批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在文創街區、旅遊景區融入更多體育內容、運動元素和消費業態,開發山地戶外旅遊、冰雪運動旅遊等體旅融合產品,打造彰顯戶外運動特色的體育旅遊度假區。鼓勵旅遊景區、天府古鎮植入體育消費業態和體育消費項目,加快推動體驗式、運動型旅遊的發展。
(六)建設彰顯天府文化特質的體育文化交流中心。體育文化是天府文化新時代表達的重要組成。深入挖掘運動項目和體育賽事文化內涵,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特色文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文化供給體系、加強世界賽事名城宣傳行銷,推動體育文化成為成都生活美學的核心價值。  
——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特色文化。打造積極進取、優雅時尚、開拓創新、中外交融的成都體育文化,推動成都“雄起”體育精神融入城市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成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天府表達。倡導普及陽光體育、文明觀賽、科學健身等體育文明禮儀。加強民間體育、民俗體育的保護、推廣和創新,推進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充分挖掘體育育人的核心價值,涵養青少年體育精神,促進青少年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健康成長。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文化供給體系。挖掘整理體育文化資源,建設體育博物館、檔案館等體育文化陣地。實施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鼓勵創作具有時代特徵、體育內涵、世界賽事名城特色的體育文化產品,支持開展體育影視、體育音樂、體育攝影、體育美術、體育動漫、體育收藏品等展示和評選活動。建立健全體育榮譽體系,評選新時代體育標桿人物或示範群體,樹立體育先進典型。  
——加強世界賽事名城宣傳行銷。廣泛開展體育文化宣傳,引導市民樹立積極樂觀、自立自強、陽光自信的生活態度,激發全社會崇尚健康、熱愛運動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輿論引導工作機制,不斷壯大線上線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結合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工作,圍繞大型國際賽事、展覽會議、節慶活動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選題,加大世界賽事名城整合宣傳行銷力度。構建體育全媒體傳播格局,打造體育融媒體產品,發揮新媒體在體育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
(七)打造開放協同的成都都市圈體育增長極。打造成都都市圈體育增長極,是提升區域體育發展效能、培育體育發展新優勢的戰略引領,是建設世界賽事名城關鍵舉措。加快推進成渝體育協同發展和成德眉資體育同城化發展,積極擴大國際體育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體育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  
——深入推進成渝體育協同發展。推進成渝兩地體育領域制度同構、規劃銜接、政策聯動、工作互動,通過賽事聯辦、產業協同、資源共享、平台共建、項目共推,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以舉辦體育賽事、開展體育交流活動、共享體育公共設施等為重點,提升成渝地區社會聚合力和人民健康水平,共同打造充滿活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加快推進成德眉資體育同城化發展。實施成德眉資體育同城化發展戰略,推動四市體育向緊密型、實質性、一體化融合的大都市區發展。加強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交流合作,建立競技體育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探索聯合舉辦重大體育賽事,形成體育共同發展“新名片”。加強城市間體育交流,合作開展規劃研究,打造四地互通的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推動都市圈文旅體康一體化融合發展。  
——擴大國際體育交流合作。加強與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開展國際體育交流,以體育為橋樑走向世界舞台。廣泛開展國際體育服務貿易合作,積極申辦、舉辦大型體育會展活動和高水平體育學術交流活動,逐步提升成都全球化配置體育要素資源的能力。發揮成都“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積極搭建各類體育交流平台。進一步完善成都原創的“一帶一路”特色IP賽事體系,打造“一帶一路”精品體育旅遊線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完善體育部門牽頭、政府多部門協同合作、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體育發展工作機制,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奧運爭光戰略、《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推進重大體育發展任務落地,確保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目標如期完成。
(二)最佳化營商環境。提升體育市場監管水平,構建成都體育市場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健全完善覆蓋體育組織、體育企業、從業人員等的行業信用體系,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體育市場監管機制。加快推進體育類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持續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扶持壯大市場主體,支持體育企業融資、上市、拓展海內外業務,加強體育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開發,鼓勵高科技、新經濟企業和體育小巨人、瞪羚、獨角獸發展,建立重點體育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三)鼓勵社會參與。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設施建設管理運營、賽事活動承辦、體育人才培養等,構建管辦分離、靈活高效的體育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體育社會組織,推動成都體育社會組織“實體化、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數位化”改革,逐步將社會能自行解決、行業組織能自律管理的職能交由符合條件、運行良好的體育社會組織承擔,發揮好體育社會組織在體育行業管理、市場治理和公共服務中的作用。
(四)加大政策保障。構建“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社會資本”的資金支持體系,加大對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重點區域的支持力度。切實落實國家支持體育發展的稅費政策。建立健全賽事扶持激勵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區(市)縣設立體育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品牌體育賽事、重點產業項目的投入力度。將體育公共設施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將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公共應急體系建設,完善“三級三類”體育公共設施配建標準和評價制度。完善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標準,在國家土地政策允許範圍內,保障重要公益性體育設施和體育產業設施、項目用地。  
(五)推進依法治體。加大體育立法和政策研究力度,完善體育政策制度體系。完善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消費統計調查工作制度,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加快體育領域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建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推進體育領域法治和行業作風建設,壯大體育執法隊伍,完善體育執法流程,建立體育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開展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專項治理。

印發通知

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9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