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礦模式

成礦模式是以簡明的圖表、文字或數學公式對礦床組(或某一類礦床)的成礦地質特徵、控礦因素及礦化標誌進行的高度綜合和理論概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礦模式
  • 定義:對成礦地質特徵進行的綜合概括
  • 發展:由單項模式向綜合模式發展
  • 形式概念模式、圖表模式和數學模式
基本概念和內容,發展趨勢,

基本概念和內容

成礦模式從形式上可分為概念模式、圖表模式和數學模式,成礦模式從性質上可分為三類:礦床存在模式,礦床成因模式,礦床品位—數量模式。
礦床模式,特別是圖模式可以形象、直觀地表述礦床組相互之間的內在成因聯繫及形成、分布的時、空特徵,從這個角度來說,其比成礦系列更前進了一步。但成礦模式絕不是僅反映礦床共生組合方面,它可以是對成礦規律的高度概括。據成礦模式指導預測找礦踐,在世界範圍內影響較大,並且已取得良好效果的成礦模式有斑岩銅礦熱液蝕變模式、密西西比河流域古含水層模式、沉積型銅礦的薩布哈模式以及日本的塊狀硫化物火山成因模式等。

發展趨勢

成礦模式的發展趨勢是由單項模式(如蝕變模式、構造控礦模式等)向綜合模式發展;由單一模式(如概念或表格單一類型)向多種模式發展;由二維模式向四維模式發展;由單源信息模式向多源信息模式發展。總之,隨著對成礦規律認識的深化,高新技術在礦產勘查領域內的不斷普及,成礦模式的完善性、綜合性及代表性將不斷地提高,對預測找礦工作的指導意義將越來越大。
礦床共生組合成礦系列—成礦模式的發展,反映了礦床共生規律研究的深化。其重要意義在於查明礦床組合特徵和時空分布、開闊視域、統觀全局、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提高預測找礦的成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