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礦分帶
- 類型:帶狀分布
- 源頭:含礦流體壩
- 原因:礦石、脈石和蝕變礦物的產出
成因,分類,特徵,研究意義,
成因
成礦分帶的成因有多種解釋。礦床分帶現象首先為洛奈在1900年所認識,1907年由J.E.斯帕爾加以概括而提出分帶理論。1936年W.H.埃蒙斯根據從含礦流體來源向外,礦物組合形成順序的規律性,曾將單個區域、礦區和礦體中的相對分帶資料拼接在一起,再造了一個理論性的礦脈系統模式,以表明從地表向下礦物組合的變化。迄今,尚沒有任何一個實例包括了該模式中的所有礦物組合,但它有助於理解分帶道意義。而此系統與W.林格倫等所提出的“礦物共生順序”頗多相似之處。1957年J.K.庫廷納從流體活動的構造觀點曾提出流體一次上升分帶與多次(脈動)上升分帶,或者視礦物沉澱為正常順序或反常順序而分為正向分帶與逆向分帶。1962年H.L.巴恩斯提出含礦流體中 2價元素絡合物的相對溶解度是形成礦物分帶的機制。1963年郭文魁提出礦化過程中含礦硫體中硫、氧含量的變化是導致礦石組合分帶的主要因素,而揮發成分如氟、硼的過分集中是導致異常分帶原因之一。自然界分帶不清、不規則、逆向和超覆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可以一個成礦期內礦化中心的前進與退縮,同一區域內礦化作用多期重複,容礦圍岩化學反應的難易與滲透度的大小,控礦構造、裂隙與通道的特性等,分別結合分帶的實際情況加以解釋。有的地方可見到某一帶的礦物疊覆在另一帶礦物之上,形成套疊礦床。
分類
成礦分帶按其空間位置來分有水平分帶和垂直分帶。按其規模可以分為以下4類:
②區域分帶,指大規模的區域內之分帶現象,如美國與西拉·尼瓦達岩基有關的礦床,中國華北地台南、北緣的礦帶和南嶺礦帶等;
③礦區分帶,為礦山密集的區域內之分帶現象,如中國湖南柿竹園、江西銀山和雲南箇舊等礦區,美國比尤特、賓厄姆以及英國康沃爾等礦區;
④礦體分帶,單個礦體或富礦體內礦化作用性質變化所形成的分帶,如中國安徽銅官山、廣東大寶山和江西黃沙等礦體內的分帶,火山成因的塊狀礦化物礦床,如火山岩中的日本黑礦也呈現分帶特徵。
在沉積鐵礦床中,常表現出不同的礦石相沿沉積當時的海岸作帶狀分布,距岸由近到遠的成礦分帶為:①氧化物帶(赤鐵礦);②矽酸鹽帶(鮞綠泥石);③碳酸鹽帶(菱鐵礦);④硫化物帶(黃鐵礦)。又如在氣化熱液礦床中,含礦氣液隨著離熱源距離的增大,以及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不同礦物的沉澱常依次成帶狀。例如,中國湖南柿竹園礦床中,自含礦花崗岩體向外,或由深處向淺處,可分出鎢帶→錫帶→鉍帶→銅帶→鋅帶→鉛帶。
特徵
礦床地質學家常聯繫成礦地質背景來討論分帶的特徵。近地表的環境中,在溫度、壓力梯度變陡的條件下,熱水流體導致礦石礦物迅速沉澱和分帶間距縮短,甚至出現套疊現象。地下深處,溫度壓力梯度漸次變緩、礦物沉澱緩慢,可先後離析,形成明顯分帶,間距一般較寬。在溫度壓力條件逐漸變化的地方,如在高溫高壓礦床中,分帶一般較少或不明顯,常以金的成色或與其伴生的少量或痕量組分的含量變化表現出來。如山東金靚頂金礦深達600多米,含金石英脈的主要礦物變化不大,而痕量組分則顯示分帶。由於成礦分帶的規模不同,控制分帶的因素也有差異。對區域分帶而言,區域性構造、岩漿、沉積和變質作用的時、空分布特徵常是導致區域礦化分帶的重要因素。隨著地質構造背景的不同,常顯示礦床金屬組合不同的分帶,如從華北地台向南有地台南緣的金鉬組合,長江中下游的鐵銅組合,錢塘江-袁水的銅鉛鋅組合和南嶺的錫鎢組合,大致形成主要礦床組合的分帶。湘黔的汞礦區外圍及其深處逐漸有金-銀礦發現,也是一種區域分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