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已經空廢,殘破至極。前檐和後檐都塌陷過半。檐柱均用抹棱的小八角砂岩石柱,前檐 明間左側的石柱上留有皇統元年的題刻。斗拱無補間鋪作,柱頭鋪作大部腐朽脫落,轉角鋪作保存較為完整。柱頭出雙下昂,轉角出單抄單下昂。斗拱真昂假昂並 用。有些奇怪的是前檐柱頭斗拱都用假昂;而後檐柱頭都用真昂,昂尾壓在梁栿之下。走進殿內,瓦礫滿地,因為屋蓋不全,所以抬頭就可望見碧藍的天空。殿內梁 架看似四椽栿對前後乳栿用四柱,實則六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因為跨徑過大,所以次間的六椽栿在中平槫的位置設內柱兩根,柱頭用圓櫨斗,櫨斗內以華拱和丁栿 相交。因為體量較大,所以和本地區當時流行的方三間小型殿宇的建築手法相比,梁架結構顯得頗有些新意。
大殿前立有金正隆元年(1156)“成 湯廟記”碑一通,由“紫雲居士”張曦撰文,“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的名叫王良翰的貴族書丹。碑文大體可讀,是一篇“重修聖王廟記”,洋洋灑灑近兩千字, 以古文的言簡意賅,可謂囉里囉嗦。好在碑文對成湯廟鳩工重修的細節以及廟宇落成後的規模描述十分詳細。大殿興工於“皇統元年七月十九日”,其“廣七丈五 尺,深六丈八尺”,以宋尺長31.5厘米計算,其平面正於今日所存的大殿相合。新的成湯廟經過9年的建設,落成於天德二年(1150),大殿之前建有高 “七十尺”的門樓;大殿之後建有後殿並左右挾殿;東西廊屋相對,各“十九間”;殿內塑像、畫繪無不齊備。尤為重要的是,碑文記錄了大殿前“庭中建獻殿五 間,高廣深邃,足以容樂舞之眾”。是一段難得一見的記錄宋、金之交我國北方戲場建築的重要史料。
成湯廟大殿孤立於西上坊村村外的土坡上,在公 路南側50米之外,因為四周沒有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所以分外醒目。這么多年來,它居然一直不為文物部門查知,也是一件令人稱奇的怪事。目前,它終於被列入 長子縣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當地文物部門申報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項目。古老建築的保護和修繕終於成為一件可以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