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樂城是西漢初年建置的郡城,城址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村北。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成樂城址進行考古發掘,證實早在戰國晚期這裡已有了農業聚落,是雲中郡管轄的地方。自西漢時在這裡興築城市開始,這座城市經歷了漢代、代一北魏、陷唐、遼一元四個發展階段。 這座城市自西漢初年正式建城起,至元末廢棄為止,經歷了一千五百餘年,是內蒙古地區利用時間最長的歷史名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樂城
- 所屬年代:西漢初年
歷史,南遷,占據,記載,
歷史
西漢高祖時,將雲中郡分為雲中郡和定襄郡令定襄郡的轄境為秦代雲中郡的東部和南部,郡治在成樂城,轄有成樂、桐過、都武、武進、襄陰、武皋、駱、安陶;武城、武要;定襄、復陸等十二縣。
其中已查明位置的有:桐過縣城址在今清水河縣上城灣,武皋縣城址在今和林格爾縣塔布禿,路縣城址在今清水河縣城北古城坡,安陶縣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村,武城縣城址在今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榆林城,定襄縣址在今呼和浩特市黃合少村,武要縣址在今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梨花鎮土城子村,城池保存完整,城牆清晰可見。
東漢時期雖曾復置定襄郡,但管轄範圍縮小且向南移,轄有善無、中陵、桐過、武城、駱等五縣,前兩縣在今山西右玉縣境內,後三縣在今和林格爾縣和清水河縣的渾河流域,並將成樂縣劃歸了雲中都管轄。東漢末年成樂城被廢棄。
南遷
漢代鮮卑入已逐步南遷,至西晉時期鮮卑拓跋部已進入陰山一帶;公元258年拓跋部從五原東移到呼和浩特平原;以盛樂(即成樂)為基地向外擴張勢力,只是利用,已經荒廢了的城郭。
拓跋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傳到拓跋祿官執政時(295—308年),占領的疆域已是很大了,便將士地分為三部份。祿官率領一部駐在東面,約在今河北張家口地區北部及錫林郭勒盟南部;綺率領一部居中,釣在今涼城縣岱海以北地區;狗盧率領一部駐在西面,即似盛樂辦中心的呼和浩特市附近一帶。祿官和綺相繼死去,便由綺盧統率三部。公元310年,狗盧以協助西晉王朝征討鮮卑白部和鐵弗匈奴有功,被封為代公。
315年。(晉建興三年)綺盧正式建立了政權,以盛樂為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為南都,轄境包括今大青山以南、烏蘭察布盟南部、山西雁北地區的大部分。綺盧死後,鮮卑拓跋部勢力衰落。340年代王什翼健回到盛樂,並在盛樂城附近另建新城,以後拓跋部一度被依附於前奏的鐵弗匈奴擊敗,部眾及轄地損失殆盡。
386年,(東晉太元十一年)拓跋珪即代王位,建元“登國”;不久遷都盛樂,改稱魏王。拓跋部勢力從此再度崛起,逐步擴展疆域。398年(北魏天興元年)拓跋珪遷都。平城,第二年改號為皇帝,正式建立了北魏王朝。北魏王朝建立後,盛樂城雖在政治上已不再是中心,但在盛樂城中還建有宮殿,留為皇帝巡幸之用。
北魏皇帝出巡盛樂,主要是拜謁杏盛樂城南面的金陵。金陵是北魏王朝遷都洛陽以前埋葬皇帝和皇后的陵區,葬有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文成帝拓跋濾;獻文帝拓跋弘等五代皇帝;其他一些開國功臣也都附葬在這裡。所以當孝文帝拓跋弘在遷都洛陽前,特地巡幸到盛樂,向金陵安葬的祖宗告別。隨著北魏王朝的覆滅,盛樂城的再度繁榮也跟著消失。北朝後期,盛樂城地方為地方勢力割據,突厥族乘機南下擴展到了這一帶地區。隋王朝於公元585年(開皇五年)在盛樂城設定雲州總管府,管領大青山以南地區。599年(開墾十九年)突厥啟民可汗率眾歸附,隋王朝將啟民可汗安置在呼和浩特平原一帶,並在盛樂城地方興建了大利城,後曾一度廢棄。605年(大業元年)又設定了定襄郡,郡治大利城。
唐朝初年,突厥首領阿史那思摩曾在定襄故城設立過牙帳,為唐朝防禦薛延陀部的南侵。650年(永微元年)—唐高宗在漠北設定渤海都護府,以羈縻漠北的突厥部落。663年(龍朔三年)遷瀚海都護府於漠南(即漢代成樂城地方)—,更名為雲中都護府,第二年又改稱為單于都護府或稱單于大都護府,管理漠南廣大地區的羈縻州,轄境相當今河套、明山以南的各少數族地區。698年(聖曆元年)一度併入安北都護府,720年(開元八年)又復置單于大都護府,經歷了一百二十餘年後,845年(會昌五年)改稱安北都護府,直至唐亡。
708年,唐王朝派張仁願為總管,在陰山以南興築了;東受降城,中受降城和西受降城,為了防禦突厥族的南侵,在東受降城設定了振武軍。唐朝中期以後,出現了節度使制度,745年(天寶四年)王忠嗣任振武節度使,將振武軍遷至單于大都護府,振武節度使管轄著單于大都護府、東受降規:麟州、勝州,轄地範圍相當於陰山以南的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盟南部、伊克昭盟東部及陝北的神木、府谷縣境。振武節度使設定了150年之後,唐王朝才滅亡。從設定單于大都護府時起,這裡就成為內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軍事中心,是控制北方的突厥、回紀的重要據點,因此在當時在國內外就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西交通線上一個重要樞紐這是建置城市以來最為繁榮的階段。
占據
唐代末年,振武城一帶為地方割據勢力占據。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6年(遼神州元年)攻克了振武城,除留下三百戶居民外,其餘城內居民都被俘虜東遷。遼代在此設定振武縣,為豐州下屬的縣城。金代振武城地方居民更少,改稱為振武鎮。元代稱為振武城,可知當時居民已剩下不多了。元王朝為了利用振武城以南,渾河沿岸的可耕地,在渾河北面設定了紅城屯田所(今和林格爾縣小紅城),軍民共同在這一帶墾殖,生產的糧食多次輸往陰山以北地區賑濟。元朝滅亡後,振武城便淪為廢墟。
這座歷史名城,由於受到寶貝河(漢代白渠水、唐代蒙水)的沖涮,西南角已被沖涮掉,加以近現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及其他自然原因,面貌已全部改變,現今看見的城垣,可分為南城、北城和中城三部分。
南城,位於全城的東南角,平面略呈長方形,西南角已被河水沖毀,城牆殘高約2米,南北長535米,東西殘寬505米;城內地表殘存有許多陶片。1960年時曾重點發掘了該城,得知在建城以前,這裡是一處戰國晚期的聚落,出土有力幣及陶器等典型的戰國時期遺物。‘城牆初建於西漢初年,後來經過增築和補修;證實為西漢時期的成樂城,鮮卑拓跋部移居此城後予以加固和修繕。這是該城發展史上的第一、二期文化遺存。
北城,位於南城之北,城牆遺蹟很明顯,大部分殘高約5米。全城平面呈斜長方形,中部東西寬1400米,南北長2450米。除西南角為河水沖毀外,四面城牆上都殘存有城門,並加築有瓮城,城外還加築有馬面。城垣的東南角呈銳角形,疊壓在南城的北牆上,並打破了南城的東北角。通過考古發掘證實,北城為唐代所築;即單于大都護府和振武節度使駐守的城垣,也就是該城的第三期文化遺存。
中城,位於全城中部偏南,它的東南角疊壓在南城的西北隅。城垣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670米,東西寬380米東、北兩牆保存較好,西南角已被河水沖毀,城內地表還可以看出建築遺蹟,並堆積有大量的煤渣。從河水沖涮的斷面上可以看到,城牆是建築在庸代文化層之上的,證實是遼金元代的振武城,也就是該城的第四期文化遺存。
記載
這座歷史名城、東漢、北魏、隋、唐各代都享有盛名,—史籍中有不少記載。現僅擇隋代的歷史故事敘述片斷如下。
隋王朝建立後不久,突厥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突厥首領沙缽略可汗迫於突厥分裂後的不利形勢,不得不向陷王朝求和,率部寄居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沙缽略死後由其子雍虞閭繼位,號為都藍可汗,先與隋王朝通好,後漸與隋王朝發生矛盾,以至停止進貢,抄掠邊境。當時沙缽略之侄染於率部居住在都藍可汗的北面,號突利可汗,願與隋王朝通好和親,公元597年(開皇十七年)隋王朝以宗室女安義公主嫁給突利可汗,並命突利南遷。599年突利與都藍大戰於長城下,突利大敗,南奔投靠隋朝,隋王朝派遣大軍擊敗都藍與西突厥達頭可汗,於是封突利為意利彌豆啟民可汗(意為智健王)。這時安義公主已死,隋王朝又以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隋王朝繼續出兵擊潰了都藍可汗,都藍身死,東突厥部眾都投歸了啟民可汗。
602年,隋王朝派趙仲卿負責修築金河、定襄兩城,以安置啟民可汗及其部眾。金河城是新築城垣,城址在今托克托縣七星湖村西一帶,已被近代大黑河洪水淤埋;在定襄那治故城修築的城郭,命名為大利城,啟民可汗的牙帳就設在這裡。啟民可汗在隋王朝的支持下,部眾生活安定,畜牧生產迅速發展。607年(大業三年)春正月,啟民可汗到都城長安朝覲隋煬帝。五月,場帝巡幸至榆林郡(勝州,今準格爾旗十工連城),啟民可汗與義成公主同至行宮覲見。秋八月,場帶溯金河(今大黑河)而上,經雲中城,巡幸到啟民可汗的牙帳地大利城。當時隋場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威望和財富,命將作大匠(宮號)字文悄設計製造了一座“觀風行殿”用奮力拉著大輪車行進,上面用活動支架搭設宮殿,皇帝、皇后、官紀和隨行大臣數百人坐在車上,邊定邊觀賞沿途的秀麗風光,在數十萬大軍的簇擁下,行駛一百餘里。抵達大利城後,又搭起一座金光燦爛的“行城”,城牆是用布包著的木板構成的,周圍兩千步,木製的城樓和角樓也好像磚木結構的建築物。一夜之間便在草原上建造起了一座城郭,草原牧民以為是神功,十里以外就頂禮跪拜,走路也不敢騎馬。啟民可汗為迎接場帝的親臨,將自己的行帳修飾一新,清水灑路,恭迎場帝一行到來,待場帝到達行帳後,還舉行盛大的宴會,向場帝祝福敬酒。場帝大喜,即席賦“幸北塞”詩一首。皇后亦到義成公主的氈帳訪問,暢敘親戚相聚情誼。場帝賞賜啟民可汗和義成公主金瓮及衣物甚多,對特勤(突厥官號)以下也各有賞賜。隋場帝這次游幸榆林郡和親至啟民可汗行帳,成為內蒙古地區有史以來的最大一次各民族歡聚的盛會,出席盛會的有吐谷渾、高昌、高麗前來朝貢的使者,以及莫、契丹等部族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