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製,包括
日線圖 、
周線圖 、
月線圖 甚至是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中繪製。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成交量 影響股價 股票長期成交量減少,就是股票走勢開始低迷的信號,如果在大盤縮量的狀態下出現的話,這個信號就越強。股票上漲可以通過大的成交量或成交量逐漸放大來確認其走勢;股票成交量情況是股票對股民的吸引程度真實反應,當股民看好某個股票時,股票就會有很多人買入,持有該股票的股民會持股待漲,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同理,如果對該股票不看好,持股的股民會賣出,空倉的股民不會買入,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下跌。所以說成交量是股票價格的主宰。
具體形態 成交量的圓弧底
以“上海石化”為例,該股在10年5月下旬形成了一個成交量的圓弧底,表示4.7元成為一個階段性底部。底部形成之後放量上沖,顯示出較強的動力。 成交量見底的股票要特別注意。當一支股票的跌幅逐漸縮小或跳空下跌缺口出現時,通常成交量會極度萎縮,之後量增價揚,這就是股價見底反彈的時候到了。但是,當成交量見底的時候,人們的情緒往往也見底了。隨著股價的回落,原先在市場上賺了錢的人逐漸退出,而新進場的人一個個被套,因此入場意願不斷減弱。如果當人們買股票的欲望最低的時候,股價卻不再下跌,那隻說明拋股票的欲望也正處於最低狀態,這種狀態往往就是築底階段的特徵。選股的時候需要耐心,需要一段時間來等候股價築底。一個能讓你賺大錢的底部超碼應該持續半個月以上,最好是幾個月。有幾個股民有這樣的耐心看著自己買放的股票幾個月中價格竟然紋絲不動呢?大多數投資者不願意在底部等待太久,他們希望看清形勢之後再作出決策,因此,往往選擇成交量隨股價上升而急速放大的時候入市。這一類投資者的存在,形成了突破之後激升的局面。 事實上在成交量的底部買入才是真正保守和安全的。在市勢明朗之後買入的人也許能夠賺錢。但是,第一,他們賺不到大錢,他們只是抓住了行情中間的一段。第二,他們面臨的風險實際上比較大,因為他們買入的價格比底部價格高出了許多。當他們買進的時候,底部買的投資者已經隨時可以獲利出場。相比之下,誰主動誰被動就一清二楚了。
成交量的微妙變化
一個總的前提條件是,首先成交量必須大幅萎縮,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選股抓黑馬的問題。成交量萎縮反映出許多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內容是說明籌碼安全性好,也就是說沒有人想拋出這隻股票了,而同時股價不下跌,這更說明市場拋壓窮盡,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出狂漲的黑馬股。事情很簡單,肯用功的人們在成交量出現微妙的變化時就發現了,並果斷買入該股,不肯用功的人們此時根本不知道這隻股票正在醞釀巨變。當事情明朗了,股價漲起來之後,大家才蜂擁而至,企圖來分一杯湯喝,這樣後知後覺的人們很少能賺到錢,因為他們追進股票的時候,先知先覺的人們正笑眯眯地收他們的鈔票。
成交量 成交量變化的分析方法不僅可以用於日線圖,在周線圖或小時圖上都可以套用。關鍵在於,用什麼樣的圖分析得出來的結論只能適用於相應的時段。比如日線圖上看到的底部常常是中期底部,隨後展開的升勢可能持續一個月到幾個月,而小時圖上的底部就只能支撐十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如果你是真正的長線投資者,那么應該用周線圖來分析,周線圖上的底部一般可以管一年到幾年時間。
長期牛股的底部動量
成交量可以說是股價的動量,一隻股票在狂漲之前經常是已經長期下跌或盤整之後,這時成交量大幅萎縮,再出現連續放大或成交量溫和遞增而股價上揚,一隻底部成交放大的股票,就好像一枚火箭要升空之前必須要有充足的燃料一樣,只有具備充分的底部動力,才能將股價推到極高的地步。
一隻會大漲的股票必須具有充足的底部動力才得以將股價推高,這裡所說的充足的巨量相對於過去的微量而言的。也就是說:當一隻股票的成交量極度萎縮之後,再出現連續量才能將股價推高。
成交量是衡量買氣和賣氣的工具,它能對股價的走向有所確認。因此,精明的投資人對於底部出現巨大成交量的股票必須跟蹤,因為當一隻股票的供需關係發生極大的變化時,將決定股價的走向,投資者絕對不可以忽略這種變化發生時股價與量的關係,一旦價量配合,介入之後股價必然如自己預期般的急速揚升。
成交量形態的改變將是趨勢反轉的前兆。個股在上漲初期,其成交量與股價之間的關係是價少量增,成交量不斷持續放大,股價也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而揚升,一旦進入強勢上升段的時候,出現量增價跌,量縮價升的背離走勢,一旦股價跌破十日均線,則顯示其強勢已經改變了,此時將暫時結束其強勢而進入中期整理階段。
因此,當你握有一隻強勢股的時候,最好緊緊盯住股價日K線圖,在日K線一直保持在10日均線之上時,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價以長陰線或盤勢跌破10日均線,應立即出貨,考慮換股操作。
盤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別加以注意,理由是這種股票的機會遠遠大於風險。盤整的末期成交量萎縮,代表拋盤力量的衰竭。
基本上,量縮是一種反轉的信號,量縮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勢之中,成交量必須逐漸縮小才有反彈的機會,但是,量縮之後還可能更縮,到底何時才是底部呢?只有等到量縮之後又是到量增的一天才能確認底部,如果此時股價已經站在10日均線之上,就更以確定漲勢已經開始了。
所以,基本上我們應重視的角度是量縮之後的量增,只有量增才反應出股票供求關係的改變,只有成交增大才可能使該股具有上升的底部動量。
成交量的運用
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頸線位、強壓力位需要放量攻擊,即上漲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時卻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無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顯示出有新資金入市搶反彈或抄底為止。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稱為量價配合,否則為量價不配合。
量雖是價的先行,但並不意味著成交量決定一切,在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價格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離開了價格其它因素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價格進行研判,但決不會決定價格的變化。
1.價格隨成交量的遞增而上漲,為市場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種量增價漲的關係,表示股價將繼續上升。
2.股價下跌,向下跌破股價形態、
趨勢線 、
移動平均線 ,同時出現大成交量是股價將深幅下跌的信號,強調趨勢的反轉。
3.股價隨著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漲, 漸漸的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升的 爆發行情,成交量急劇增加,股價爆漲,緊接著,成交量大幅萎縮,股價急劇下跌,表示漲勢已到末期,有轉勢可能。
4.溫和放量。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出現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一般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當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的上漲會逐步加快。
5.突放巨量。這其中可能存在多種情況,如果股價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上漲過程後放巨量,通常表明多空分歧加大,有實力資金開始派發,後市繼續上漲將面臨一定困難。而經歷了深幅下跌後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世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反彈或反轉的時機近在眼前。如果股市整體下跌,而個股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持續時間不長,隨後反而加速下跌。
6.成交量也有形態,當成交量構築圓弧底,而股價也形成圓弧底時,往往表明該股後市將出現較大上漲機會。
均線看成交量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大多數情況下此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小。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大幅拉升前夕,K線上相對應的往往是莊家震倉、洗盤過程。
5.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6.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機率更大。
量價關係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市場分歧促成成交
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堆量 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
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局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注意事項 1.股市資金的運動才是股價變化的本質,成交量的分析異常重要,以上套用法則所提到的僅僅是簡略的分析方法,重點還要參考量價關係分析技巧。
2.股票軟體所揭示的“買盤”與“賣盤”為即時的買賣盤。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無關。但股票軟體中揭示的“外盤”和“內盤”相加後確為成交量。
買盤+賣盤≠成交量
1. 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
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係。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成交?這裡有一個辦法:在股票電腦分析系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人氣影響 參與買賣股票的人,其對股價偏高或偏低的評價越不一致時,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評價越一致時,則成交量趨小。前者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歧較大,短兵相接,股價乃具有較大幅度的漲跌;後者為多空雙方看法略同,操作較不積極,股價漲跌幅度將很有限。
相關事項 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這裡需要特別申明的是,買盤與賣盤相加不等於成交量)
4.下面為股市成交量的部分看法
a)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股票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例如:市場上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人民幣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後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後,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人民幣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不平衡,賣出的有 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併決定下一步走勢。
b)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該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c)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d)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裡產生停頓或反轉。
e) 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f) 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健康性或持續性。隨著某股票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g) 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來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h)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個股或股指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升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個股或股指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個股或股指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以上觀點沒有對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沒有嚴格意義的區分。在這裡霜妍要說一下,我們的股票市場是一種群體的行為,而不是單個的行為,既然是群體行為,那他就有群體的差異性。有的人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有的人會從資金角度出發,有的人會從訊息面角度出發,但是終歸有一點,他是亘古不變的,任何角度任何因素,你最終都要反應在你的操作行為上面。而操作行為一定會引發市場或者個股資金髮生變化,你要用金錢去讓你的想法得到兌現,即是用你的真金白銀去買進賣出去實現你對市場的判斷,所以這也是我們軟體的立根之本——資金推動論。至於說,他的資金誰先來推動,後面誰來火箭封市,這種態勢誰來做,這個無所謂,不管什麼樣的人上面樣的角色都需要在資金這方面得到體現。這種行為就會引發價格變動、指標的變化,
成交量變化八個階段的“八階律”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也會在上升趨勢中途也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股神之路網站提示: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
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再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訊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
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么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股指期貨成交量
交易所
發布的實時行情信息中,有“成交量”和“總持倉”欄目。“成交量”是指當日開始交易至當時的累計總成交數量。
然而,在統計上,卻有單邊和雙邊的區別。我們知道,凡是成交,必定是有買進也有賣出的,而且兩者在數量上是絕對相等的。
比如,有人出價以1300點買進10張滬深300指數期貨,同時有人出價以1300點賣出10張滬深300指數期貨,結果這10手單子成交了。那么,總共成交了多少呢?
如果以單邊計算,則成交量就是10手,而以雙邊計算,則成交量就是20手了。顯然,雙邊計算是將成交雙方的數量加起來統計的。同樣,“總持倉”的雙邊統計也是將多空雙方的未平倉數量加起來計算的。請注意,在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和“總持倉”都是按雙邊統計的,而在國外,基本上都是按單邊統計的。
換手交易有“多頭換手”和“空頭換手”,當原來持有多頭的交易者賣出平倉,但新的多頭又開倉買進時稱為“多頭換手”;而“空頭換手”是指原來持有空頭的交易者在買進平倉,但新的空頭在開倉賣出。
結合趨勢
在技術分析領域裡,移動平均線以它簡潔明了的特點深受投資者的青睞。人們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來指導操作,特別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排列來判斷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為牛市。反之,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時為熊市),以便調整投資者的市場思維,實施不同的投資策略。而在選擇買賣點時則運用“葛南維八法”。
移動平均線的優缺點
一.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在買賣交易時,可以界定風險程度,將虧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趨勢發動時,買賣交易的利潤相當可觀;移動平均線的組合可以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
二.缺陷:當行情牛皮盤整時,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無所適從;移動平均線的最 佳日數與組合,確定起來十分困難;僅靠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信號,無法給予投資者充足的信心,必須依靠其他技術指標的輔助。
成交量、股價、均線共同作用
為了投資者在運用移動平均線時能夠揚長避短,從而發現成交量、股價、均線三者的共同作用,總結出:股價突破、支撐和壓力的有效性與均線的角度和成交量有關。根據這一理論,投資者可以較為有效地實施正確的買賣策略。突破: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必須放大,特別是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時。如果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的運行角度互反時,突破後的股價會有回抽的要求,當日成交量過大(當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時),若當日收盤為中線特別是光頭K線出現時,這種反抽會發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滬深兩市在暫停國有股減持訊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運行的5日均線,並當天收出光頭中陽線,從而在次日才出現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減少或者持平(特別是股價無量突破相反運行的移動平均線時),這種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撐:
移動平均線 能否對股價構成有效支撐,不僅要看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同時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動平均線是向上運行而股價回落,這種移動平均線的支撐力度就大於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動平均線,如果股價回落至移動平均線,發生支撐反彈時,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則投資者可視這種支撐為無效支撐。例如:深證成指出現止跌走紅,但是成交量則比前一日減少,說明這種支撐的可信度不高,投資者可不按傳統的移動平均線的買賣技巧來進行。
壓力:股指或者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的反彈,往往會遇上移動平均線的壓力。這一壓力的大小不僅與移動平均線的期數有關,同時還與移動平均線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關係。在反彈行情中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或者股價運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壓力就越大,特別是無量上攻移動平均線,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文來自股票入門第一站
以上移動平均線對不同時期都有指導意義,只不過不同時期的均線的支壓力不同而已。
每筆成交量 1.當股價呈現底部狀態時,若“每筆成交”出現大幅跳升,則表明該股開始有大資金關注;若“每筆成交”連續數日在一較高水平波動而股價並未出現較明顯的上升,更說明大資金正在默默吸納該股。在這段時間成交量倒未必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當我們發現了這種在價位底部的“每筆成交”和股價及成交量出現明顯“背馳”的個股時,應予以特別關注。一般而言,當個股“每筆成交”超過平均水平50%以上時,我們可以認為該股已有主力入駐。
2.機構主力進入某股後,不獲利一般是不會出局的。進入後,無論股價是繼續橫盤還是呈現“慢牛”式的爬升,其間該股的“每筆成交”較主力吸納時是有所減少還是持平,也無論成交量有所增加還是萎縮,只要股價未見大幅放量拉升,就說明主力仍在盤中。特別是在淡靜市道中,主力為引起散戶注意,還往往用“對敲”來製造一定的成交假象,甚至有時還不惜用“對敲”來打壓震倉,若如此,“每筆成交”應仍維持在一相對較高的水平。此時用其來判斷主力是否還在場內,十分靈驗。
3.若股價放量大陽拉升,但“每筆成交”並未創新高時,應特別提高警惕,因為這說明主力可能要派發離場了。而當股價及成交量創下新高但“每筆成交”出現明顯萎縮,也就是出現“背馳”時,投資者切不可戀戰,要堅決清倉離場,哪怕股價再升一程。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當“每筆成交”與其他價量指標出現明顯“背馳”時,應特別引起我們的注意。同時,我們應注意“每筆成交金額”(股價*每筆成交量)。因為10元/股的每筆成交顯然比5元/股的主力實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