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明珠

戈壁明珠

一提戈壁灘,人們很自然地就聯想到風沙乾旱荒涼一類的字眼,似乎和“明珠”這樣美麗的詞兒無論如何也連不到一塊。其實,這是一種陳舊的印象。如今的戈壁灘上,出現了數不盡的翡翠般的明珠。石河子新城,就是以它獨特的風姿和詩意的美,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來訪者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戈壁明珠
  • 外文名:Gobi Pearl
  • 國家:中國
  • 簡稱:壁珠
  • 主要代表:石河子
  • 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介紹,壁珠績效,壁珠——石河子,歌頌詩歌,

介紹

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一片方圓7500多平方公里的綠洲上,鑲嵌著一座綠寶石般美麗的城市,它就是新中國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這是著名詩人艾青對石河子的描述。
1950年7月,和平解放新疆的10萬人民解放軍官兵來到石河子,開荒生產、屯墾戍邊。石河子市這座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的城市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蹟,以優美的環境、卓越的成就被譽為“戈壁明珠”。
戈壁明珠

壁珠績效

石河子從1950年開始開發建設,1976年建市。目前,石河子市依託棉花、畜牧業和番茄等資源優勢和鄰近中亞地區的區位優勢,積極吸引外資,重點做大做強棉紡織、綠色食品、現代農業裝備和化工四大產業。走過近60年的發展歷程,石河子市已基本形成人與環境、城市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良性格局。
2000年獲得聯合國“改善人類居住環境良好範例城市”杜拜獎;
2002年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007年被國家列入“循環經濟試點城市”。
戈壁明珠

壁珠——石河子

石河子是座年輕的城市,她與共和國同齡。這座由廣大轉業官兵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在戈壁灘上建起的軍墾新城,是兵團的縮影和視窗,最集中地體現了兵團在特定條件下所肩負的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特殊任務。
戈壁明珠
1964年7月5日,陳毅副總理陪同周恩來總理前來石河子視察時觸景生情地賦詩一首:“烏魯木齊欣暫住,石河子尋訪得逍遙,白楊梯堤護農地,水稻縱橫育稻苗,戈壁驚開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濤,人人勤奮為集體,集體生根最自豪”。
據不完全統計,1955~2005年,先後有董必武、朱德、周恩來、陳毅、賀龍、李先念、華國鋒、 鄧小平、鄧穎超、楊尚昆、彭真、李鵬、江澤民、王震、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吳官正、李長春、羅乾、黃菊、曾慶紅等46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石河子視察指導工作。越南胡志明主席、高棉西哈努克親王等都到過石河子。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時為石河子題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發揚艱苦創業、開拓奮進的軍墾精神,把石河子建設得更加美好。
八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區域面積7 5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8萬畝,常住人口64萬。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2%。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 黨委領導、領導班子分設、八師和石河子市政府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體制。八師轄14個團場、2個河系管理處。石河子市行政區域規劃面積460平方公里,建成行政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辦事處和北泉鎮、石河子鄉,人口32萬。
在石河子的居民中,土生土長的石河子人不足1%,99%以上的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全國有56個民族,石河子就占37個。外地人來石河子觀光旅遊、出差辦事,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老鄉,聽到他們的鄉音。從石河子的居民結構上看,有老紅軍、老八路,有起義官兵,有轉業軍人,有山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蘇等 地的支邊青年,有來自各省市建設邊疆的志願者,有上海、北京、武漢等大中城市的大中專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知識青年),還有支援邊疆建設的各地、各行業的專家、教授、學者。這些來自各地區、各行業、各年齡段、各條戰線的人員,在石河子組成民族團結和睦的大家庭。這種移民優勢不僅給語言交流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而且使人口素質大大提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移民優勢給信息傳播提供了廣闊渠道。全國的語言在石河子“升華”,人才在這裡匯集,各種信息在這裡傳播……石河子成為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上海的服裝新潮幾天即可湧進石城,北京的市場行情幾小時便可傳遍墾區。
石河子人生活美好,他們以不同方式盡情享受人生的歡樂。這裡的老年人大都有文化、有追求,活得充實,健康長壽。據199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石河子人平均壽命74.35歲,其中男性為73.16歲,女性為76.51歲。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自然環境保護的加強、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壽命更呈現延長趨勢。
海內外友人經過戈壁沙漠的長途跋涉來到石河子,仿佛走進了浩瀚的林海。他們都夸石河子是戈壁明珠、園林城市。石河子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綠地面積8平方米,全市區的花園式單位占30%,成為國家級綠化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建設部副部長毛如柏和李振東先後視察石河子,都很動情地說:“昔日的戈壁荒原,現在已成為現代化園林式城市,石河子的軍墾戰士創造了人間奇蹟”。清代名將左宗棠率領湖湘健兒“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水度玉關”,使羌笛不再怨楊柳。而今朝石河子的軍墾戰士,使沙漠變綠洲,植樹面積達26萬多畝,若以兩米的株距排成單行,長度將超過10萬公里,可繞地球好幾圈。街道兩旁各種景觀樹種經科學搭配,長得錯落有致,形成了路、樹、花三位一體的綠化格局。有路就有樹,有樹就有花,道路、林帶、花帶相配套,喬灌花卉搭配相宜,花帶最長的達10多公里。市內有松樹、柏樹、白蠟樹、果樹、垂榆,城市四季見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一位來自南國的詩人,在石河子激動地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城在綠雲中,人住花叢里,描繪荒灘錦繡春,屯墾好兒女。”許多慕名而來的遊人,下車伊始不顧旅途勞頓,都要先看看石河子的樹、石河子的花、石河子的路、石河子的居民小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這裡是人們工作、生活的理想世界。
戈壁明珠
石河子城雖不大,但名聲卻遠揚海內外。
這裡有供人們瞻仰的周恩來總理紀念館和王震將軍銅像,有再現當年屯墾戍邊的軍墾第一犁大型塑像,還有北湖、南山等旅遊景點,是不容錯過的旅遊勝地。冬季這裡有典型的北國風光,夏季到處瓜果飄香、環境優美、氣候涼爽宜人,是天然的避暑樂園。因地處內陸腹地的沙漠地帶,尤其在5~9月,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石河子盛夏的夜晚,清涼宜人,睡覺蓋不好被子還真要著涼。正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和氣候溫差較大,石河子的西瓜、哈密瓜和葡萄等水果品質優良,西瓜味道甜美,甜瓜既脆又香。每年都有不少的西瓜、甜瓜漂洋過海,成為海外賓朋餐桌上的佳品。
每年的7、8、9三月,是石河子的旅遊高峰期。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成千上萬名遊客和貴賓在石河子遊覽觀光、考察訪問。石河子交通發達,通信便捷,金融服務機構齊全。電話號碼率先在新疆升至七位數,可直撥世界各地,“的士”招手即停。行路難、通話難、貨幣兌換難已成為歷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各下榻賓館的服務功能齊全,服務態度一流。
石河子是以農業為依託、以輕紡和食品加工為兩大支柱的新型輕紡工業城市。截至2005年,石河子墾區每年播種面積達250萬畝,是新疆重要的棉花、糧食、肉食、蔬菜瓜果生產基地。幾百畝乃至上千畝的農田,顯示了石河子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大農業氣魄,使世人大開眼界。農場的種植業、養殖業成為城市工業的第一車間,工業的後續加工為農產品找到了市場。工農結合、城鄉結合、依農興工、以工補農,拉長了農業的增值鏈,形成了對農業的“反哺”,增強了農業的發展後勁。
石河子文化具有濃郁的多元文化特色。石河子文化事業伴隨著軍墾事業一起發展,經歷了同軍墾事業一樣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艱難歷程。石河子文化既含有軍隊文化特色及當地墾區的文化特徵,又帶有東西方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特點。因此,它具有開拓性、民眾性、開放性、多樣性和強大的生命力。軍墾文化培育了一代文藝新人,其書畫攝影、文學創作等都具有很強的軍墾特色和移民特色。這兩個特色還反映在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上。石河子人的穿著打扮緊隨全國新潮流,全國各地、各城市的時尚服裝都在這裡匯集。從服飾可以看出,石河子的服裝文化是多彩的。石河子的飲食文化別具一格,有南方沿海的海味甜食,有天府之國的川味麻辣,各色各味應有盡有,文化城變成了美食城。
在住房文化上,東西結合式、西式和中式建築五彩繽紛,建築風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別是各居民小區更像城中之城,融合了中外各地的文化,室內裝修更顯示了不同省區、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們對美的追求及對生活的嚮往和 熱愛。
石河子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通過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調整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創新教育模式、強化教學管理,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2004年石河子已擁有各類學校101所,在校生12.23萬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1.93萬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0.69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07萬人,國小在校生5.54萬人。此外,石河子還擁有幼稚園28所,在園兒童0.97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6萬人。在全國和自治區各類競賽活動中,石河子各級教師獲獎381項,學生獲獎3 344項。
石河子市現有3所大學:石河子大學、石河子廣播電視大學、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石 河子大學下設20個學院,專業涵蓋農、醫、工、經濟、管理、文、理、法、教育、歷史等十大學科門類。石河子的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在自治區名列前茅。因此,新疆各地甚至首府烏魯木齊的許多家庭都把孩子送到石河子上學,從幼稚園直至高中畢業。
石河子既是教育城,又是科技城。目前,石河子各類科技人才約4萬餘人,平均每千人有專業技術人員614人。科委、科協機構健全,科技實力日益增強。
一個富裕、文明、進步的軍墾城出現在浩瀚的戈壁灘上,躋身於現代化城市群中……
戈壁明珠

歌頌詩歌

戈壁明珠
在白雪皚皚的天山之巔
你會看到一片 古老的戈壁荒漠
她 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
見慣了 秦時明月、漢代風雨
就是那 曾經繁華的絲綢之路
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留下的 只是風的足跡。
幾世的黃沙 幾世的淒涼
如今 倒成就了一顆璀璨的戈壁明珠。
風,席捲黃沙露出了前人堅定的足跡。
他們 踏上古人西來的絲綢之路
感嘆著 大漠孤煙、戈壁落日
雖然 勁爆的冬雪封鎖了大地
雖然 狂烈的風沙遮擋了視線
雖然 貧瘠的土地滿目蒼夷
但是 他們從未想過放棄
哪怕 寒冷的 連汗水都被凍結成冰
也要讓奇蹟 上演在
這片被上帝遺忘的土地上
從此 “軍墾第一犁”的嘹亮號角唱響中國。
山前丘陵 不再寂寞
水草豐美 引來群群
美利奴細毛羊
荒原葦湖不再淒涼,
土壤肥沃 孕育片片 麥田棉田
蘑菇湖邊 天鵝、仙鶴 翩翩起舞
天山草場 牛群、羊群 悠然漫步
北部沙漠 那雄偉的井架 屹立不倒
珍貴的石油汩汩流出
南部天山 深藏著 歷史的痕跡
煤礦 便在這裡興建
地窩子 已不復存在
磚瓦房 也無須欣羨
幢幢高樓 才是 時代發展的潮流
車水馬龍、燈紅酒綠
盡情演繹著都市情懷。
維族少女們翩翩的舞姿
帶給您一場視覺盛宴
下野地香甜的瓜果
讓您飽嘗自然風味
很有特色的新疆小吃
使您流連忘返。
戈壁 已變桑田
前人的汗水與淚水
鑄就了 今日的
戈壁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