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套用,
歷史背景
2015年,《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表一篇名為《Catenary optics for achromatic generation of perfect optical angular momentum》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利用對數餘弦函式形狀的亞波長結構調控光子的自旋-軌道相互作用,並用於產生光學軌道角動量和構造平面超構透鏡,該文標誌著懸鏈線光學作為一個學科分支的正式出現。2019年,《Advanced Science》中的另一篇論文將懸鏈線光學的概念推廣到懸鏈線電磁學,揭示了金屬超構表面中懸鏈線場和懸鏈線色散的數學關係,並將其用於寬頻超構表面的快速設計。同年,Springer出版了專著《Catenary Optics》。
根據定義,懸鏈線光學主要關注懸鏈線函式在亞波長尺度的新效應和新套用。在懸鏈線光學這一概念正式出現之前,已經有一些利用懸鏈線函式進行光學調控的研究。以金屬-介質表面的表面等離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為例,當金屬薄膜的厚度或金屬膜上狹縫的寬度小於SPP的衰減深度時,相鄰的SPP會耦合在一起,其電場和磁場強度滿足雙曲餘弦或雙曲正弦函式。2003年,研究人員通過光刻膠記錄的方法,實驗觀測到懸鏈線形狀的光場分布。由於懸鏈線光場的等效波長遠小於真空波長,其干涉所形成的條紋周期也遠小于波長,該現象被稱為“異常楊氏雙縫干涉(Extraordinary Young's Interference)”。
套用
利用懸鏈線光場的短波長和長焦深特性,可以構建超分辨成像透鏡,在365nm波長下單次曝光實現22nm分辨力,結合多重圖形等工藝,可將分辨力提升到10nm以下。
利用懸鏈線結構與圓偏振電場矢量流線的對應關係,可實現對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的有效調控,構建高效率的波前調控器件和平面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