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黽池寄子瞻兄

《懷黽池寄子瞻兄》是由宋代詩人蘇轍所著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懷黽池寄子瞻兄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蘇轍
詩歌原文,作者簡介,兄弟情深,

詩歌原文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游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
按:轍嘗為此縣簿,未赴而中第。轍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其老僧奉閒之壁。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 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蘇轍蘇轍

兄弟情深

“蘇門三學士”中的老爸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在27歲那年才開始發奮讀書做學問,為蘇軾(字子瞻,號東坡)、蘇轍(字子由,號穎濱)兄弟做表率。“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蘇洵刻苦學習的動人事跡,被寫進《三字經》,激勵後世。
蘇軾、蘇轍就是在蘇洵言傳身教之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成就“蘇門三學士”的不二法寶。蘇軾十分疼愛弟弟,有一塊糖他總是塞到弟弟嘴裡,有兩塊他也不肯吃,全留給弟弟。看著弟弟開心,蘇東坡笑在臉上甜在心裡。
學習是枯燥的,當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學習也是快樂的。多年父子成朋友,一起讀書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清風明月之際,父子三人對月抒懷不亦樂乎,一邊享受天倫之樂,一邊鞏固學習成果。
北宋嘉佑年間,蘇洵帶著蘇軾、蘇轍兩個翩翩美少年從老家四川挺進中原開封,哥倆在那年科舉中一鳴驚人。北宋文壇大家歐陽修十分推崇蘇軾,宰相韓琦則喜歡蘇洵的老道,力薦蘇洵出山,蘇洵推說多病。蘇軾天資絕倫,是一輪冉冉升起的明月蘇轍知道月亮只有一個,儘管自己也可以發光,但只能是一顆星星。蘇轍淡泊名利,把更多的精力用來照顧多病的父親,膝下承歡盡孝,為蘇軾免除後顧之憂。
蘇軾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才。“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的詞開豪放先河,大手筆大寫意,一瀉千里。他是北宋頂尖級的書法家之一,他的墨竹遒勁挺拔,呼之欲出。他為人正直,敢說敢為。為官清正廉潔,杭州西湖的蘇堤是他被貶後修建的“民心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