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迪,生、卒年份不詳,唐代循州(惠州)人,著名佛經翻譯家,其 譯梵文《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是佛教禪宗主要經典之一。初受法於羅浮山南樓寺,廣習經說,深通教義。因多與常游羅浮山的梵僧接觸,漸通梵文。701-704年(周長安元年至四年),被召至京(長安)中,參與翻譯《大寶積經》49卷,與僧人深亮等負責證義,並訂正舊譯之誤。懷迪的事跡,後被寫進《宋高僧傳·懷迪傳》。 基本介紹 本名:懷迪所處時代:唐朝出生地:循州(廣東惠陽東北)性別:男 事畢返羅浮山,請準於卓錫泉畔建中閣院。705年(唐神龍元年),與駐今廣州光孝寺的印度僧人極量等合譯梵文《楞嚴經》10卷。由極量提供梵語原本並口譯經義,然後由彌迦釋伽口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融記錄,最後由懷迪作文字修飾,“輯輟文理”。《楞嚴經》翻譯後,辭藻豐美,筆調優美,文字組織嚴謹,說理精妙,成為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淨土宗的一部重要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