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大師

懷素大師

懷素大師,是律宗東塔宗的創始人。俗姓范,祖籍南陽。父名強,作過唐朝的左武衛長史,所以他生於京兆。十歲發心出家,不久,玄奘法師回長安,他就堅決要求從玄奘受學。顯慶中,二十二歲時,從道成受戒並學律。學了法礪的“四分律疏”和道宣的“行事鈔”等,對於兩家著作,都感到不滿意,認為“古人義章未能盡善”,決心自己另撰新疏。鹹亨元年開始撰“四分律開宗記”,上元三年)奉詔住西太原寺,仍繼續聽道成講律業撰述。永淳元年撰成了新疏。又自講了五十餘遍,然後去世。年七十四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懷素大師
  • 所處時代:唐朝
  • 出生地京兆
  • 祖籍:南陽
個人作品,成實論,評價,社會評價,歷史評價,

個人作品

懷素的著作,現存有三種∶一、“四分律開宗記”二十卷,一稱“律疏”,或作十卷。因為“四分律”的傳譯較遲,建宗在後,直到法礪著“四分律疏”,還注重於開宗之說,懷素即在法礪著書的基礎上,發揮了自己的新意而寫成了這一部新的“四分律疏”。即以“開宗”為題。二、“四分僧羯磨”三卷(或作一卷,“宋高僧傳·懷素傳”同“尼羯磨”合為“四分僧尼羯磨文”二卷)。據本書自序說,因研究了曹魏康僧鎧、曇諦,元魏慧光、隋法願、唐道宣五人所集的羯磨,感覺未盡恰當,才集成此書。內容分∶方便、結果、授戒、師資、說戒、安居、受日、自恣、衣缽藥受淨、攝物、德衣、除罪、治人、設諫、滅諍、雜行、修奉十七篇,正文下並有略注。三·“四分尼羯磨”三卷(或作一卷),分十七篇,同上。
佚失的有∶“遺教經疏”二卷、“鈔”三卷、“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開四分宗拾遺鈔”二十卷、“俱舍論疏”十五卷(或作十卷)等。因懷素從玄奘受學,對於戒體採取有部的色法說,顯然是受自“俱舍”學的影響。

成實論

懷素住長安西太原寺的東塔,因而由他創立的這一派律宗即稱為東塔宗,這和道成另一弟子住在同寺西塔的滿意、定賓師弟們相對峙。東塔宗立說和律宗中南山(道宣)相部(法礪)兩宗不同之處,最重要的是關於戒體的問題。最初四分律家解釋戒體,原有兩種主張,一種以為戒體是色法,一種以為是非色非心。法礪疏中肯定了非色非心之說。他引證“成實論”,認為“成實論”是曇無德部的著作,謂須依據此論以解釋同部的“四分律”。道宣的著作,本來也主張非色非心,到了接受唯識思想之後,逐改變主張而以心法為戒體。懷素在兩家之外,獨樹一幟的肯定戒體是色法。他的理由是曇無德部的著作,中國不傳,但此部出於化地部,而化地出於說一切有部,故解“四分律”應依說一切有部之書,以色法為戒體(見“四分律開宗記”卷十二)。因此,他在疏文中引了不少“俱舍”、“婆沙”和迦濕彌羅諸大論師的主張。只許心、心所、及不相應行為戒因,而不認為是戒體。他的立說精神,始終不出於聲聞乘的範圍。
其次則為“四分律藏”的宗旨問題。懷素在“四分律開宗記”中以戒行為律藏之宗,而破斥七家異解。其中第二家以“受隨”為宗的,正是法礪。懷素破此說雲∶“受隨二法,對初行者分行不同,始終有異,如何即得以此為宗?”又雲∶“夫論宗者取‘詮’所顯,‘詮’既顯戒即是其宗。故‘婆沙’雲奈耶‘論’戒。又宗謂是族義、尊義、崇義、重義。此教始終崇尊戒行,故用戒行為宗。餘止作等是別明法,不可就別立以為宗。”“受隨”即包在止作之內,是戒行的前後兩部分;既有前後不同,就不好立以為宗。只有戒行才能通貫始終,算是宗旨。
由此,關於受隨的界限,懷素亦有二解∶一、約能詮之教說,以律藏中受戒犍度全文和比丘尼犍度中關於受戒的部分為受,餘文為隨。二、約所詮之行說,第三羯磨以前,根本和加行都能成辦戒體,判之為受,第三羯磨以後,所有說戒相等事都名為隨。其說亦與他家不同。

評價

不過,懷素學說原是淵源於相部和南山的。“四分律開宗記”的內容,基本上採用法礪舊疏的原文,其修正舊疏發明自己新意的只占了一部分。同時他也吸收了道宣的學說,如化制二教的建立等。他還從玄奘接受了俱舍學。所以懷素的學說性質,是比較複雜的。他尊重前人說的成果,也富於批判前人的勇氣。如說“相部無知”、“南山犯重”,都是大膽的批評。他又批評道宣的“刪補隨機羯磨”,說“近棄自部之正文,遠取他宗之旁義,教門既其雜亂,指事屢有乖違。”

社會評價

懷素對於前人的著作很能捨短取長,所以他的主張曾轟動了一時。他的弟子最有名的是法慎,也為當時的士大夫所推重。後來元載(八世紀時唐朝的宰相)支持東塔宗,其根源也許就在這裡。

歷史評價

西塔門下,不但出了著疏破懷素的定賓,還出了法藏等有名人物。他們都為相部宗張目南山宗也同情相部。因此,相部與東塔勢均力敵,“兩疏傳授,學者如林,執見相朋,互興違諍。”大曆十三年(西元七七八年)由於元載生前的建議,朝廷特令兩街臨壇大德十四人齊集安國寺,定奪新舊兩疏的是非(見“宋高僧傳”卷十五“圓照傳”及“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中)。主持其事的人是學“新疏”的如淨。當時簽定的原則是“新章有理義準新章,舊疏理長義依舊疏,兩疏有據二義雙全,兩疏無憑則依經律”(見“貞元續開元錄”),似乎很為公允,但元載的意思是要如淨從懷素的“新疏”中刪去一些引證和論辯,只留正義,以便學習。如淨主持其事,照此進行。到建中元年(七八○年)十二月簽定疏成,送上祠部,當日就有不服的學者,具狀出過。結果,只好仍讓新、舊兩疏並行,任學者所好。元載的同事韋皋,於貞元元年(七八五年)作劍南四川節度使,為了貫徹元載的遺志,自以俸錢寫“簽定新疏”四十本,使如淨弟子光翌在成都傳行,並且自製了“寶國靈壇傳授毗尼新疏記”(見“全蜀藝文志”卷三十八上),於貞元十八年(八○二年)十一月刻石。自此三宗並傳,直到宋初不替(見“宋高僧傳”卷十六“澄楚傳·系”)。但傳東塔宗的學者,在如淨、澄楚、圓照數人之後,著名的人物就很少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