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清真寺

周口市懷慶清真寺,位於人民西路路南,東臨寧莊,原有面積20餘畝。該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至21世紀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口市懷慶清真寺
  • 地點:人民西路路南
  • 年代:清朝康熙年間
  • 阿訇:竇清品、楊少華、劉強、馬富賢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地理交通,阿訇,

歷史沿革

當時正值康乾盛世,社會安定之時,周口由於水陸交通便利,萬商雲集,市場繁榮。時有黃河北岸懷慶府桑坡一帶姓買、白、丁、楊、張、劉、拜等姓氏的回民來周口經商,為了謹守伊斯蘭教的五番功課,便於宗教活動,在寧莊興建清真寺一座,定名“懷慶清真寺”。歷經幾十年逐漸發展至1805年(清嘉慶十年)建成。至1870年(同治十三年)清真寺進行翻修。重建後的清真寺規模宏大、建築宏偉、環境幽雅。頭門是高大的牌坊式門樓,二門與頭門相照,對應整齊。頭門至二門之間有一條寬大的磚砌大道,路兩邊空地上栽種兩排古松,翠綠崢嶸,莊嚴大氣。二門以內有東廊房一排,院內建南北講堂屋兩座,西邊有禮拜大殿與望月樓相連,雄偉高大,莊嚴肅穆。大殿北邊是水房屋,這是男寺的規模。男寺南邊有一拱形圈門與女寺相通。女寺建有北講堂屋和女大殿。院內有月牙形花壇,清雅肅靜。女寺南邊是清真寺開辦的志遠學校,由花翎候補道丁殿邦任校長。有高小和初小各1班,後發展為4班(分為甲、乙、丙、丁班)。私辦公助,以地方屠宰稅款補助學校經費。開設課程有國文、算術、歷史、地理、英語、圖畫等科。教師有韓超凡、馬朝選等人。該校至抗日戰爭爆發後停辦。
周口市懷慶清真寺周口市懷慶清真寺
宗教改革時期,寺內房屋場地被皮毛三廠占用。後皮毛三廠與皮毛一廠合併定名為周口市皮毛工藝廠。清真寺南院八畝多地也先後被陳州辦事處所屬磚瓦廠、石灰窯廠、綜合廠、車馬挽具廠及周口市政工程處無償占用。
1994年11月22日懷慶清真寺恢復宗教活動。1995年11月,清真寺重建男寺大殿、卷棚各五間,新建望月樓一座,女寺大殿三間,大殿屋頂鋪設琉瓦帶卷棚。1997年元月新建阿拉伯建築格式水房屋一處,東西寬三間,南北深十間,上下兩層,計四十餘間。1998年5月,修建男寺南北講堂各五間,女寺北講堂五間。現今寺內建築功能完善,衛生設施先進,環境優美,是回族教胞頌經、禮拜、聚會從事宗教活動的理想場所。

規模建制

懷慶清真寺原有面積20餘畝。

地理交通

周口市懷慶清真寺位於人民西路路南。
懷慶清真寺

阿訇

該寺自恢復宗教活動以來的首任阿訇是竇清品、楊少華、劉強、馬富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