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德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社區轄自然村)

懷德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社區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懷德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社區,位於虎門鎮東北部,總面積13.98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村內有龍頭山,海拔約77米;境內有懷大河,位於村西南部;有花燈盞、石陂頭、大溪水、懷德4個水庫。東鄰大嶺山鎮,東南與長安鎮毗鄰,西南接居岐村,西接北柵社區,北靠大嶺山林場。2015年末,懷德村戶籍人口5994人。

懷德村始建於南宋時期。明代,屬東莞縣恩德鄉第九都。清末,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九區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懷德生產大隊,虎門鎮懷德鄉,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管理區,虎門鎮懷德行政村、懷德社區。

2015年,懷德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五金、電子、模具、製衣、塑膠、家具等。是年,村集體經營總收入6477萬元,純收入430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德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社區
  • 地理位置:虎門鎮東北部
  • 面積:13.98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5994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懷德村始建於南宋時期。
明代,屬東莞縣恩德鄉第九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九區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懷德生產大隊,虎門鎮懷德鄉,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管理區,虎門鎮懷德行政村、懷德社區。

行政區劃

懷德村為東莞市虎門鎮懷德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懷德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08。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懷德村位於虎門鎮東北部,總面積13.98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村內有龍頭山,海拔約77米;境內有懷大河,位於村西南部;有花燈盞、石陂頭、大溪水、懷德4個水庫。東鄰大嶺山鎮,東南與長安鎮毗鄰,西南接居岐村,西接北柵社區,北靠大嶺山林場。
懷德村

人口

2015年末,懷德村戶籍人口5994人,其中男3082人,女2912人;80歲以上153人,最年長者101歲(女);海外留學人員1人。外來暫住人口2.7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問胞665人、澳門同胞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6人。
懷德村
懷德村

經濟

懷德村傳統經濟以農、林、畜牧業為主,盛產大米、食油、蔗糖。改革開放後,大力發展養殖和蔬菜種植,開發種植荔枝、龍眼等果樹。
2015年,懷德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五金、電子、模具、製衣、塑膠、家具等。是年,村集體經營總收入6477萬元,純收入430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懷德村內有國小1所,幼稚園3所。

文體事業

2015年末,懷德村有籃球場13個,廣場1個,文化中心1所,康樂中心1所,東莞圖書館虎門懷德分館1座(2015年藏書1.2萬冊)。

基礎設施

1966年,懷德村通電。1984年,通電話。199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1996年,通自來水。1998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懷德村有省道S256和縣道X241經過村境。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懷德村南宋時期取名勞德。清乾隆後期,東莞知縣史藻途經該村以“君子以德為懷”之意而改名“懷德”。
  • 傳統民居
懷德村村記憶體有傳統廣府民居約300座,其中建於清代的房屋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大部分破敗空置,少部分有居民居住。
  • 世居村民
懷德村世居村民以鄧姓為主。北宋初,鄧氏先祖鄧漢黻從江西吉水遷至東莞縣岑田(香港錦田),南宋初期遷至此地。
  • 本地方言
懷德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 當地風俗
懷德村民俗有舞麒麟,形成於民國年間,多於春節前後、農閒時節進行表演。每年農曆九月初五日,村組織長者到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沙埔社區祭掃四世祖墳和姑嫂墳。
  • 鄧氏族譜
懷德村村民鄧玉山於清朝同治年間,纂修《居易堂鄧氏族譜》。鄧應同於民國時期纂修《留耕堂鄧氏族譜》。
  • 民間傳說
懷德村村民間有“馬蹄石”傳說。相傳有位神仙騎一匹白馬趕路、有一天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並伴隨著大雨、大風,路滑難行。突然,前面出現一個大深坑,對面有一塊大石,有十多平方米。神仙拍馬揚鞭欲越過大坑,不料白馬失足,連人帶馬跌倒在大石上。於是大石上就留下四個馬蹄印和一雙神仙腳印,還有馬尾刮過的痕跡,故稱“馬蹄石”。
  • 相關歷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侵占虎門的日軍到懷德搶掠。懷德自衛隊奮起抵抗,打死日軍伍長,並割下其頭顱掛在大榕樹上示眾,被稱為“懷德榕樹懸敵首”。同年農曆十月初十,日軍調集1000多人向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掃蕩,部分日軍竄到懷德殺死村民20多人,燒掉房屋數十間,搶去大量財物。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一支隊(猛虎隊)和新生大隊(麥定棠大隊)300餘人,截擊圍攻懷德村的日、偽軍並擊斃100餘人。偽軍麥浩部敗退到居岐村炮樓內,被東縱游擊隊圍困兩天兩夜無法突圍。虎門、厚街的日軍前來增援,東縱游擊隊向大嶺山撒退。隨後,日、偽軍攻入懷德村,施行“三光”政策,放火燒掉房屋、祠堂、廟宇70多間,殺死老人大銀婆等5人。

風景名勝

  • 宗祠
懷德村村記憶體宗祠6座。其中鄧氏公祠,始建於明代,重修於2013年,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坐東向西,瓦面青磚結構,後改為老人活動中心。
  • 大圍村堡
大圍村堡,建於清代,向東南,四面圍牆,四角置哨樓,傍圍堡內牆建有房屋,圍外開塘蓄水環護,直巷分兩片,全部為泥磚瓦舍,直巷橫排十行,面牆包磚,巷道鋪紅石,門樓及後圍建神廟。圍堡設一個出入口,門樓用紅石封框。
  • 碑刻
碑刻有大坑醫靈古廟碑記,立於清乾隆時期,存懷德大坑居民組。
  • 楹聯
楹聯“丹荔南環香人社,青山北擁翠歸亭”,書於清代,存懷德水巷居民組。
  • 匾額
匾額“懷德維寧”,陽刻篆書,存懷德大禾居民組。
  • 洪聖宮廟
洪聖宮廟,始建於宋代,重建於1998年,供奉洪聖公,村民一般於春節、清明、重陽等節日到該廟拜祭。
玄帝行宮
玄帝行宮始建於明代。1989年,重修,供奉北帝公。村民多於春節、清明、重陽等節日前往拜祭。

著名人物

鄧琛(生卒年不詳)。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進士二甲第五名,官授南京戶部郎中,後任廣西桂林知府。
鄧應熊(生卒年不詳)。清嘉慶五年(1800年)中舉。嘉慶十年(1805年)中進士,授河南羅山知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