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岐村

居岐村

居岐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居岐社區,位於虎門鎮東部,距虎門鎮政府約6千米,面積1.6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地勢北高南低。村內有尾底山、牛公山、祠堂山、豬仔崗、金銀山、浪箕山,懷大河、南涌河分別流經村北和村南,村東南有蘆花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懷德村、村頭村、樹田村北柵社區。2015年末,居岐村有戶籍人口1349人。

居岐村始建於清末,由虎門懷德鄧氏家族支系族人遷徙落業此地而立村,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九區,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北柵生產大隊、居岐生產大隊,虎門區居岐鄉,東莞市虎門鎮居岐管理區、居岐行政村。

2015年末,居岐村村內有企業49家,其中外資17家、民營32家、個體商戶約300家,資產總額1.56億元,全年總收入2417萬元。主要產品有塑膠製品、家私、燈飾、五金、電子產品、汽車音響、印刷品、鞋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居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居岐社區
  • 地理位置:虎門鎮東部
  • 面積:1.6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1349 人(截止於2015年)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末,由虎門懷德鄧氏家族支系族人遷徙落業此地而立村,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九區,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北柵生產大隊、居岐生產大隊,虎門區居岐鄉,東莞市虎門鎮居岐管理區、居岐行政村。

行政區劃

居岐村為東莞市虎門鎮居岐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居岐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09。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居岐村位於虎門鎮東部,距虎門鎮政府約6千米,面積1.6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地勢北高南低。村內有尾底山、牛公山、祠堂山、豬仔崗、金銀山、浪箕山,懷大河、南涌河分別流經村北和村南,村東南有蘆花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懷德村、村頭村、樹田村北柵社區
居岐村

人口

2015年末,居岐村有戶籍人口1349人,非戶籍外來人口8000人。
居岐村
居岐村

經濟

居岐村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農作物及荔枝、番石榴等果樹為主。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村廣深公路口(現省道S358線)建有酒樓商鋪,形成鄉村式商貿區。1966年,居岐村在尾底山建立第一家磚廠。1990年後,村內90%的耕地被征,用於發展工商業,傳統農業逐漸衰退。1984年,引進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1988年,興建第一個工業園區。1993年,引進首家台資企業。1997年,建成兩條商業街,有鋪位240個。
2015年末,居岐村內有企業49家,其中外資17家、民營32家、個體商戶約300家,資產總額1.56億元,全年總收入2417萬元。主要產品有塑膠製品、家私、燈飾、五金、電子產品、汽車音響、印刷品、鞋材等。
居岐村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1年,投資50萬元興建居岐國小。2015年末,居岐村內有市一級幼稚園1所。

文體事業

2015年末,居岐村有籃球場4個,羽毛球場2個。文化廣場1個,公園2座,老人活動中心、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各1處(2015年藏書約8000冊)。

基礎設施

1968年,居岐村引水上山,將旱地改造成水田。東莞縣各公社紛紛組織人員到居岐參觀學習。1997年,建成兩條商業街,有鋪位240個,戶籍村民每4人分配1個。1972年,居岐村通電。1984年,村民每人集資10元建成村內第一條水泥路。1991年,通電話。1994年,通自來水。1998年,通網路。1999年,實現村民自治,由村民選舉產生第一屆居岐村委會成員。2001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5年11月,完成“村改居”以及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2009年8月,學生鄧婉文以669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居岐村考入北京大學第一人,村獎勵10萬元。

交通運輸

居岐村有省道S358貫穿村境。

歷史文化

清末,由懷德鄧氏分支立村。立村初期,受北柵、懷德兩村械鬥影響,家園屢遭損毀,旋遷至此。因與懷德村民“居之分歧”而取名居歧,後感到“歧”字存有貶義,而改作“居岐”。
居岐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存3座。
居岐村村民有鄧、郭、曾、李、劉5姓,以鄧姓為主,鄧姓先祖於北宋初從江西吉水遷至香港錦田,南宋初又遷至東莞縣虎門懷德,清末遷至此地落業。
居岐村村民均為漢族,屬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虎門話。
居岐村每年農曆九月初五日,組織村民到今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沙埔社區祭祀四世祖墳和姑嫂墳。每年重陽節後,香港鄧氏宗親會組織鄧氏族人到香港祭祖。
居岐村每年農曆正月十九日為補天機節。傳說很久以前,天上西北角突然塌陷一個大洞,天地昏暗,民間多災多難。玉皇大帝派女媧娘娘補天。女媧娘娘取3968塊石頭,於正月十九日將西北角的大洞補好。此後,人間風調雨順。人們為紀念女媧娘娘的功績,定正月十九日為“補天機日”。是日,村民採摘新鮮艾葉,磨碎,加麵粉、糖煎成薄餅,村民稱之為“鍋餐”。村民將與針線、鏡子、尺放於神台祭天,並在家裡所有的門上掛桃枝與大蒜,希望天神用“鍋餐”將天補好,祈求保佑家人平安。

風景名勝

鄧景雲舊居,建於民國初期,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房屋一側有一口古井。該民居保存完好,現仍有人居住。
宗祠為繡甫家塾,始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用青磚、木材等修築。
居岐公園內有鄧氏古慕,主人為懷德鄧氏支系第四代祖。2007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列為虎門鎮不可移動文物。
明代,東寶驛道在居岐村經過,也是懷德、蜀豎(樹田村)及北部山村的水運地。在該村設有羊彎尾遞(驛)鋪,當時舟楫沿古水道北上大寧集泊。

地方特產

居岐村傳統節慶食品有農曆正月十九艾鍋餐、五月初五鹼水粽、七月十五松糕、八月初三茶果仔、十月初一茶果等。
居岐村
居岐村

榮譽稱號

2003年12月,居岐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投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