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神天皇

應神天皇

應神天皇(日本語:応神天皇/おうじんてんのう Ōjin Tennō),是傳說中日本第15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譽田別尊(日本語:譽田別尊/ほむたわけのみこと Homutawake no mikoto),《古事記》里則名為品陀和氣命(日本語:品陀和気命/ほむだわけのみこと Homudawake no mikoto)。神道教尊為戰神八幡神。配合考古學發掘與書面資料研究,自應神起天皇在位時間和事跡的可信度大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応神天皇
  • 外文名:おうじんてんのう
  • 別名:譽田別尊、品太天皇、來紗別尊
  • 國籍:日本彌生時代
  • 出生地九州
  • 出生日期:200年12月14日
  • 職業:日本第15代天皇
  • 信仰:神道教
  • 在位前期:270年1月1日
  • 在位後期310年2月15日
  • 母親神功皇后
  • 父親仲哀天皇
  • 皇后:仲姫命
  • 陵墓:譽田御廟山古墳
  • 子女:仁德天皇
簡介,政績,史實,

簡介

根據史書記載,應神天皇本名來紗別尊,是仲哀天皇第四子,也是神功皇后唯一的孩子。由於是在皇后親征新羅時所懷之子,故又稱作“胎中天皇”。據說天皇年輕時曾赴越地(今北陸地方),而在當地拜祭角鹿笥飯大神並交換名字,故號大神改名為去來紗別神,身為太子的天皇則改名譽田別尊
天皇早在三歲時便由神功皇后立為太子。在皇后長達69年的攝政里,太子似乎與皇后共同治理國家。皇后百歲過世後,譽田別尊於隔年登基天皇。比起過去的天皇,應神天皇的后妃與子女可謂十分眾多:在《日本書紀》中,天皇共有七位后妃生有十男十女。而在《古事記》里,天皇共有九位后妃生有十一男十五女。
續日本紀》說應神天皇有尾巴。他最大功勞是引入漢字與邀請百濟學者阿直岐與王仁到日本。
他統治時期日本秦氏等氏族來到,為日本帶來真正文明。
神道教尊之為戰神八幡神,因為神佛習合,又通稱為八幡大菩薩。是日本天皇的祖神、源氏的氏神,軍人與將領的守護神。

政績

應神天皇陵,位於大坂府羽曳野市譽田,又稱譽田山古墳,或許就是品陀別命的葬身之所。應神天皇,日本第15代天皇(270年1月1日至310年2月15日)。他有過開發池溝,大力發展農業,在當時,鐵制農具與武器已相當普及,為政權強大時期。 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在位270-310) 應神天皇即是神功皇后九州生下的嬰兒。他在位41年,活了111歲。應神天皇以前,日本沒有文字,使用刻木結繩的方法記事。應神十六年(285),百濟人王仁攜帶《論語》10卷,《千字文》1捲來到日本,漢字始傳入日本。日本開始使用漢字--正式文書用漢字,且用漢字為日語注音。 應神時代,大陸人--中國人、朝鮮人開始了大批移居日本的浪潮,那時正是東漢末年的戰亂時期。大陸人給日本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如,統織、制陶、製鹽等--那時日本人帶專門派人去吳國學習縫衣服的技術,這些都促進了日本生產力的發展。從應神天皇開始,日本出現了象徵王權的巨大墳墓,史稱古墳時代。 應神天皇死後,因為皇子眾多而出現繼位危機,以至三年皇位空缺,無人治理國家。

史實

根據史書記載,應神天皇本名來紗別尊,是仲哀天皇第四子,也是神功皇后唯一的孩子。由於是在皇后親征新羅時所懷之子,故又稱作“胎中天皇”。據說天皇年輕時曾赴越地(今北陸地方),而在當地拜祭角鹿笥飯大神並交換名字,故號大神改名為去來紗別神,身為太子的天皇則改名譽田別尊。  天皇早在三歲時便由神功皇后立為太子。在皇后長達69年的攝政里,太子似乎與皇后共同治理國家。皇后百歲過世後,譽田別尊於隔年登基天皇。比起過去的天皇,應神天皇的后妃與子女可謂十分眾多:在《日本書紀》中,天皇共有七位后妃生有十男十女。而在《古事記》里,天皇共有九位后妃生有十一男十五女。  人們說他是神道教中的戰神八幡神續日本紀說應神天皇有尾巴。他最大功勞是引入漢字與邀請百濟學者阿直歧到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