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梅笙

應梅笙,出生於1921年10月,溫嶺市溫嶠鎮張老橋人。1935年畢業於張老橋國小。中學曾就讀於溫嶺中學和天台大公中學,並在大公中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梅笙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1949年10月17日
  • 畢業院校:大公中學
  • 出生地:溫嶺
個人簡介,革命經歷,人物評價,

個人簡介

1935年畢業於張老橋國小。中學曾就讀於溫嶺中學和天台大公中學,並在大公中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革命經歷

1939年1月,經天台大公中學黨組織的介紹去安徽新四軍教導隊學習。結業後,被分派到新四軍部隊當排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應梅笙被捕入獄,化名王之郎,關押在江西上饒集中營里。他與周丕振編在同一個班裡。這個班,秘密建立了黨支部,應梅笙是支部里表現較好的一名黨員。他經常同監獄當局鬥爭——頂嘴、發牢騷,說監獄當局虐待“政治犯”,天天做苦工,飯也吃不飽。敵中隊長找他多次談話,妄想說服他,他天不怕、地不怕,敢於同敵中隊長當面頂撞。
1942年修築浙贛鐵路,這條鐵路要經過上饒,國民黨決定把上饒集中營遷到福建去,應梅笙被押到福建關押。
1943年應梅笙被保釋回家,那時中共溫嶺黨組織由於陳方汀等人的出賣,被國民黨中央統計局浙江省調查室行動股長陳家壁等破壞殆盡,應梅笙找不到黨組織,就閒居在家。
溫西焦桐人陳桂蒔和程季笙,與李小旺都是台州師範同學。李小旺系樂清大荊人,中共黨員,因黨組織被破壞後,遭到浙保四團丁昌周部的追捕,來溫西隱蔽。程季笙是焦桐國小校長,安排李小旺任代課教師。陳桂蒔經同學陶萍天(路橋小板橋人,屬中共椒南工委黨員)介紹入黨後,隱蔽在太平鎮橫湖國小教書。
1949年初,陳桂蒔和李小旺根據陶萍天的意見想搞武裝,但缺乏懂軍事的人才。應梅笙曾在皖南新四軍部隊當過排長,於是陳桂蒔和李小旺兩人會同應梅笙商談,決定組建“三臨大隊”,舉行武裝起義,反對國民黨,投靠浙東共產黨組織,他們一拍即合,在三月中旬拉起隊伍,集中祗園寺宣布“三臨大隊”成立,應梅笙任大隊長,下設兩個中隊。
1949年5月中旬,國民黨浙江省內河水警局局長童葆照帶領兩個水警大隊來溫嶺接任縣長:一面修理縣城四周碉堡,進行負隅頑抗;一面派吳益青去溫嶠鎮做說客,收編“三臨大隊”。吳益青是溫嶠鎮人,與應梅笙父親有舊交,曾任國民黨上海市警備師參謀,是童葆照的親信、老部下。吳益青單身直入張老橋應梅笙家。為了革命利益,應梅笙果斷地將他抓起來,經審明後槍決。
吳益青被“三臨大隊”處決後,童葆照如失一顆眼珠,立即派出一個中隊去溫西“清剿”。應梅笙聞訊後,立即集合部隊,分別埋伏在江廈、姆坑、溫嶠鎮後山。當敵軍到達溫嶠至江廈途中的鵝冠山和度狼山之間時,應梅笙下令開炮,“三臨大隊”居高臨下,向敵軍猛烈射擊,衝鋒號響徹雲霄,殺得敵軍狼狽逃竄。
1949年5月26日下午,應梅笙帶領數名警衛人員在湖霧嶺腳碰到浙南遊擊縱隊第三支隊,找到周丕振支隊長。他向周丕振匯報了“三臨大隊”組建的情況,並要求收編。周支隊長表示同意,並命其27日夜配合三支隊解放溫嶺縣城。 ’
5月27日夜,根據周丕振的指示,應梅笙發動岙口農民60多人,攜帶鋸子分兩路破壞國民黨的電話線柱:一路從馬公的碗豆山至神童門;另一路從後嶼廟至樓旗橋。他又發動溫嶠鎮上街農民攜帶鋸子破壞新嶺一帶電話線柱。當夜10時,應梅笙率領“三臨大隊”駐紮吳岙嶺、神童門、莞渭蔡等地伏擊增援敵軍及城內逃跑之敵。28日凌晨,丁昌周從澤國率領部隊來溫嶺增援,丁部開到石粘時,得悉溫嶺解放了,就立即匆匆地向橫峰撤退。駐紮莞渭蔡的“三臨大隊”立即前往橫峰追擊,駐紮在橫峰的大溪武工隊和民兵,對丁部同時進行攔擊。丁部不知游擊隊虛實,丟掉輜重,沿河向澤國倉惶逃跑。
6月初,三臨大隊開往黃巖縣城整編為第三支隊第十中隊,應梅笙任中隊長。19497月17日,第三支隊與二十一軍一八六團三營聯合作戰,一舉殲滅了盤踞在松門的王仙金匪部。除海島外,溫嶺全境解放。後來,第三支隊奉命開往溫州整編為浙江軍區第一旅第二團。第十中隊編為第二團第三營第九連,應梅笙任連長。
1949年10月17日,應梅笙奉命去南京軍區學習,從溫州出發,準備取道溫嶺探親後前往。應梅笙在樂清東山埠下船來溫嶺江廈。路過王家弄洋面時,他被海匪打傷後拋人海中犧牲。時年僅28歲。

人物評價

1953年6月11日,經華東軍區政治部批准追認應梅笙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