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
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目前的應急救援預案需要按照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安監管危化字[2004]43號)來編制。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組成員、危險源來源、事故發生後的應急措施和應急演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使用、運輸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單位需要編制應急救援預案。
作用
⒈應急預案確定了應急救援的範圍和體系,使應急管理不再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尤其是通過培訓和演練,可以使應急人員熟悉自己的任務,具備完成指定任務所需的相應能力,並檢驗預案和行動程式,評估應急人員的整體協調性;
⒉應急預案有利於做出及時的應急回響,控制和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應急行動對時間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許有任何拖延,應急預案預先明確了應急各方職責和回響程式,在應急資源等方面進行先期準備,可以指導應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將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
環境破壞將到最低限度;
⒊應急預案是各類突發事故的應急基礎,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突發事故起到基本的應急指導作用,成為開展應急救援的“底線”,在此基礎上,可以針對特定事故類別編制
專項應急預案,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應急預案、進行專項應急預案準備和演習;
⒋應急預案建立了與上級單位和部門應急救援體系的銜接,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確保當發生超過本級應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時與有關應急機構的聯繫和協調;
⒌應急預案有利於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宣傳、演練、教育和培訓,有利於各方了解面臨的重大事故及其相應的應急措施,有利於促進各方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流程概念
備案流程
備案流程圖:
定義概念
⒈應急預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⒉應急準備emergency preparedness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⒊應急回響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發生後,有關組織或人員採取的應急行動。
⒋應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應急回響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採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⒌恢復recovery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後,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採取的措施或行動。
基本要求
針對性
應急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事故、為迅速、有序的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因此,應急預案應結合危險分析的結果
⑴針對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是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性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據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位,重大危險源歷來就是生產經營單位監管重點對象,
⑵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在編制應急預案之初需要對生產經營單位中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進行分析和編制,在此基礎上編制預案,才能保證應急預案更廣範圍的覆蓋性,
⑶針對關鍵的崗位和地點,不同的生產經營單位,同一生產經營單位不同生產崗位所存在的風險大小都往往不同,特別是在危險化學品、煤礦開採、建築等高危行業,都存在一些特殊或關鍵的工作崗位和地點
⑷針對薄弱環節,生產經營單位的薄弱環節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重大事故發生而存在的應急能力缺陷或不足方面,企業在編制預案過程中,必須針對生產經營在進行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人力、物力、救援裝備等資源是否可以滿足要求而提出彌補措施
⑸針對重要工程:重要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單位應當編制預案,這些重要工程往往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局,一旦發生事故,其造成的影響或損失往往不可估量,因此,針對這些重要工程應當編制應急預案
科學性
應急救援工作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編制應急預案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實行領導和專家結合的方式,開展科學分析和論證,制定出決策程式和處置方案,應急手段先進的應急反應方案,使應急預案真正的具有科學性
可操作性
應急預案應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即發生重大事故災害時,有關應急組織,人員可以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的迅速、有序、有效的開展
應急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
完整性
⑴功能完整:應急預案中應說明有關部門應履行的應急準備、應急回響職能和災後恢復職能,說明為確保履行這些職能而應履行的支持性職能
⑵應急過程完整,包括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預防、準備、回響、恢復四個階段
⑶適用範圍完整:要闡明該預案的使用範圍,即針對不同事故性質可能會對預案的適用範圍進行擴展
合規性
應急預案的內容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範的要求
可讀性
⑴易於查詢
⑵語言簡潔、通俗易懂
⑶層次及結構清晰
相互銜接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應相互協調一致、相互兼容
注意與應急預案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