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門遺址位於中州中路與定鼎路交叉口以南,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雖歷經千年風雨,應天門東西兩闕巨大的夯土台基保存較好處依然有4米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天門遺址
- 外文名:The site should be Tianmen
- 類型: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
- 地址:中州中路與定鼎路交叉口以南
應天門遺址位於中州中路與定鼎路交叉口以南,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雖歷經千年風雨,應天門東西兩闕巨大的夯土台基保存較好處依然有4米高。
應天門遺址晚期門址的規格顯然高於定鼎門遺址三期和四期門址。應 天門遺址西飛廊破壞嚴重,僅知其殘存早期門址西飛廊的夯築基槽。經拼接,早期門址西飛廊與晚期 門...
應天門遺址位於中州中路與定鼎路交叉口以南,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雖歷經千年風雨,應天門東西兩闕巨大的夯土台基保存較好處依然有4米高。
經過數月精心清理,東闕遺址顯露出昔日宏偉風貌。這是一座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規模恢弘,氣勢壯觀,為當時發現的...
河南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 時代:隋唐 發掘地點:河南省洛陽市周公廟與洛陽日報社之間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
應天門是紫微城正南門,原名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又稱五鳳樓,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及接見萬國來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場所。唐...
宮城遺址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城牆寬約15—20米,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已經勘查出南牆正中的應天門(隋名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隋名興教門)、西邊的長樂門(隋名光...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
為配合洛陽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文物部門歷時4個月對應天門西闕台進行了考古發掘。市文物隊研究員朱亮介紹,20世紀6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開始對應天門遺址進行考古勘察,...
“日本國遣隋使遣唐使訪都之地”紀念碑亭,是1985年由全日本文化團體聯合會、日本奈良縣文化協會聯盟會、日本橿原市文化協會等團體在中國洛陽紫微城應天門遺址處...
[1] 亦號“新開門”,大致位於今洛陽市西工區,在隋唐應天門遺址西南。門內築有麗景夾城,是紫微城與上陽宮之間的通道。武后曾於此置獄。 今日老城區的麗景門占地...
麗景門,是金明洛陽城西門,始建於金興定元年(1217年),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西關,在隋唐應天門遺址東北。 據《老城區志》載:“金明洛陽城四面開門,東為建春門...
1985年,全日本文化團體聯合會、奈良縣文化協會、橿原市文化協會等團體於洛陽應天門遺址處立“日本國遣隋使遣唐使訪都之地”紀念碑亭, [4] 以示紀念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