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10月,應城縣創建應城縣博物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四個縣級博物館之一。
1962年4月,應城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合併為應城縣文化館。
1985年5月,應城縣文化館恢復應城縣博物館。
1986年6月,拆縣建市時改名為應城市博物館。
建築布局
綜述
應城市博物館以“
紅旗人民公社舊址”為館址,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棟五開間磚木結構二層樓房“群躍樓”,建築面積400平方米。
展廳
應城市博物館常年舉辦有《紀念周恩來總理視察應城紅旗人民公社》和《應城歷史文化展覽》圖片形式陳列展覽,陳列布展面積約160平方米。
《紀念周恩來總理視察應城紅旗人民公社》主要展示1958年8月28日湖北省第一個人民公社一應城紅旗人民公社成立。同年11月26日,周恩來總理陪同以金日成首相為首的朝鮮貴賓,來紅旗人民公社參觀訪問。陳列展覽將再現當年的紅旗公社和總理視察的情景,展示紅旗公社的滄桑巨變。展覽分為"大膽探索”、“總理視察”、“滄桑巨變”、“深切懷念”四大部分。
《應城歷史文化展覽》以應城出土文物為主線,系統展示應城五千年優秀歷史文化。陳列分為“溯源文明五千年一新石器時代歷史文化遺產”、“青銅光輝鑄蒲騷一蒲騷歷史文化遺產”、“荊楚門戶存瑰寶一楚漢歷史文化遺產、“江漢望邑創輝煌一蒲陽歷史文化遺產”、“膏都鹽海寫春秋一膏鹽文化遺產”五個部分。
館藏文物
綜述
應城市博物館藏品主要通過徵集、考古發掘、捐贈、收購等途逕取得、現有的文物藏品中,以陶瓷器為主。藏品分為傳世文物、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以及工藝品四大類。其質地類別有石器、陶瓷器、銅器、鐵器、木雕、石刻、金銀器、玉器、字畫、錢幣等。截至2019年末,應城市博物館藏品有846件/套,珍貴文物48件/套。
重要藏品
應城市博物館重要藏品有:商青銅提梁鴞、青銅鄙、青銅斗。
藏品保護
應城市博物館藏品保護嚴格按照《藏品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進行管理,建有專門的文物庫房,配備有安全防火器材、電子監控和報警系統等保護設施。按照《博物館安全保衛規定》和三級風險等級安全防護規定要求,館內設立安全保衛科,選配轉職保衛幹部,建立各項安全保衛制度,配備專職保衛人員24小時執勤。藏品中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經省級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嚴格鑑定的二、三級藏品,建有文物藏品檔案和電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細。庫房內配備必要的溫、濕度計。
文化活動
綜述
應城市博物館每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內容豐富的文物圖片展覽。
學術研究
應城市博物館在《文物》《江漢考古》以及《應城文史書籍》上,主要發表有《湖北應城陶家湖古城址調查》《高廟林場南北朝墓葬發掘簡報》《新四磚瓦廠南北朝墓葬發掘簡報》《陶家湖古城遺址》《門板灣遺址》《蒲騷故城遺址》《三槨冢楚墓群》《膏鹽文化遺產》《聖家嶺天主教堂》《潘集往事》《龍集傳奇》《膏鹽公益的詩篇》《膏關遠埠》《細說應城之城》《應城古文化綜述》《應城典籍撰著筆談》《應城說古》《應城出土文物》《陳蕖》《洞商巨富韓誠記》《關於建立應城膏鹽博物苑建議書》等文章。
重要活動
1998年,應城市博物館配合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對門板灣遺址、獅子山遺址、上黃灣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同時對陶家湖遺址進行全面調查。
2005年,應城市博物館配合蘭杭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對沿線的太子廟遺址、神子台遺址、大古墳遺址、上小灣遺址、上小灣墓群、王墩墓群、趙家坡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021年5月19日,應城市博物館開展送“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國有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地方財政全額撥款。
機構設定:設有辦公室、業務組、安全保衛組、陳列宣傳組。
人員編制、組成:編制名額7人,其中館員1人,助理館員2人,高級技師1人,普工3人。
參觀信息
應城市博物館位於湖北省孝感市應城市文昌路53號。
公共運輸:乘坐應城4路、6路,文昌路站下車步行前往。
8:30—12:00;14:00—17:30。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