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應余
- 字號:字子正
- 出生地:南陽人
- 去世時間:218年
侯音叛亂,世道苦難,侯音叛亂,太守危難,應余護主,同僚設計,侯音命殞,塵埃落定,應余揚名,歷史記載,《楚國先賢傳》,《三國志三少帝紀》,《三國志曹操傳》,人物評價,
侯音叛亂
世道苦難,侯音叛亂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當時吳、蜀二國不肯臣服漢室,戰場形勢難以預料,加上南陽百姓苦於徭役戰亂。冬十月,時任宛城守將的侯音於是煽動官吏、部屬、百姓、山賊一同反叛曹操,占據了城池發動叛亂,劫掠心向魏的無數官員、百姓,向南連結總督荊州的蜀漢前將軍關羽,投靠蜀漢。
太守危難,應余護主
侯音身為宛城守將,深受太守東里袞的信任。等到侯音發動叛亂後,就想要捉拿東里袞作為人質。當時身為郡功曹的應余,趁著全城混亂之際,隻身護衛著太守逃竄出了城。侯音知道後,立刻派遣騎兵追殺他們,在離城十里的地方追上了應余、東里袞二人。當時叛軍見二人沒有停下的意思,就拿箭射向太守東里袞,箭如雨下。應余見太守有生命危險,於是挺身上前,用身體為太守擋箭,身受七箭,卻屹立不倒。他撐著一口氣,怒斥追趕的叛軍士兵說:“侯音為人猖狂狡詐,為了私心造反成為凶逆,現在曹公的大軍馬上就要到來,他馬上就要被誅殺夷滅九族。我始終相信你們本是良善之人,素來沒有向惡之心,現在應當思考怎樣棄惡從善,為什麼還要聽從他的指揮?我用自己的身體生命替代太守,現在受了重創,如果我的一死能保全太守,即使是死了也沒有遺恨了。”說完仰天嚎啕大哭,血淚俱下。叛軍們見他忠義剛烈,就饒了東里袞的性命,只將他捉拿了回去。叛軍離開不久之後,應余的生命也到了盡頭。
同僚設計,侯音命殞
雖然應余以身護主,但太守東里袞還是被捉為人質,軟禁在城中。應余的好友兼同僚南陽功曹宗子卿,深受應余英勇犧牲的感召,於是暗地裡謀定計策營救太守。他前往太守府騙侯音說:“您順應民心,舉義大事,遠近州郡無不仰首瞻望;然而您捉住了太守,即使造反也對自己的前途名聲沒有益處,為什麼不遣返他。我願意與您一同努力,這樣等到曹公大軍到來,關羽的援軍也會到達的。”侯音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聽從宗子卿的建議,釋放遣送走了太守。當夜,宗子卿就趁著夜色翻牆逃出了城池,立刻與東里袞會合,收攏周邊剩餘的百姓圍困住了侯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駐守在樊城的曹仁大軍趕到,與東里袞、宗子卿軍隊會合,一同攻下了城池,斬殺了叛賊侯音以及一眾造反的所有官員、百姓,侯音叛亂就此平定。
塵埃落定,應余揚名
甘露三年(258年)六月,魏帝曹髦下詔說:“昔日南陽郡山賊擾亂,想要劫持故太守東里袞為人質,功曹應余獨身一人捍衛太守,所以東里袞幸免於難。而應余顛沛殞斃,殺身濟君。現在特下命司徒,任命應余的孫子應倫為司徒吏,使應余伏節的功績受到回報。”
歷史記載
《楚國先賢傳》
《三國志三少帝紀》
《三國志曹操傳》
?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曹瞞傳曰:是時南陽間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南陽功曹宗子卿往說音曰:“足下順民心,舉大事,遠近莫不望風;然執郡將,逆而無益,何不遣之。吾與子共戳力,比曹公軍來,關羽兵亦至矣。”音從之,即釋遣太守。子卿因夜逾城亡出,遂與太守收餘民圍音,會曹仁軍至,共滅之。
人物評價
1.《楚國先賢傳》:天姿方毅,志尚仁義。
3. 從應余的官職可以看出,應余其人在南陽郡有較高的德行名望,這從兩點可以看出來:一是他被太守任命為功曹和心腹,可見他在南陽的才幹名望非同一般;二是從他怒斥叛軍可以看出,他在南陽士人之中擁有著很高的名望,所以即使是叛軍也不敢太過冒犯他。
而從應余的事跡看,他德高望重,宣揚仁義,所以他名列《楚國先賢傳》;他秉性剛烈,忠心耿耿,所以一生不仕二主,不屈服於邪惡勢力,寧願一死也不低頭。綜上所述,應余其人,可謂是三國前期埋沒於郡縣之間的忠貞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