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晉祠風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憶晉祠風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注釋,
作品全文
懸瓮山前境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群峰環聳青螺髻,合澗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龍和霧起,淩波仙女弄珠游。願將一掬靈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注釋
晉祠
周 代 晉國 開國君主 唐叔虞 的祠廟。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懸瓮山 麓。 晉水 發源於此。風景優美,為當地名勝之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唐 李白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時時出向城西曲, 晉祠 流水如碧玉。”
風景
(1).風光景色。 南朝 宋 鮑照 《紹古辭》之七:“怨咽對風景,悶瞀守閨闥。” 唐 張籍 《送李司空赴鎮襄陽》詩:“ 襄陽 由來風景好,重與江山作主人。”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遁》:“一路行來,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真箇好風景也。” 老舍 《貧血集·不成問題的問題》:“專憑風景來說,這裡真值得被稱為亂世的 桃源 。”
(2).景況,情景。 宋 蔣捷 《女冠子》詞:“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吾觀孽龍之子,本是害人之物,得我救命,教我等‘七日七夜不動鐘鼓’。今止三日,風景異常,想必是他把言語哄我。” 清 顧炎武 《與李子德書》:“ 汾州 米價每石二兩八錢, 大同 至五兩外,人多相食,在此日用之費,三倍華下。至此間風景,大非昨年。”《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 安公子 ﹞看了看家中風景依然,只一個 張進寶 ,管了個內外嚴肅。”
(3).猶風望。《晉書·劉毅傳》:“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高義明,出處同揆。故能令義士宗其風景,州閭歸其清流。”
以致
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宋 司馬光 《諫西征疏》:“自古以來,國家富彊,將良卒精,因人主好戰不已,以致危亂者多矣。” 明 張居正 《議外史職疏》:“自職名更定之後,遂失朝夕記注之規,以致累朝以來,史文闕略。” 茹志鵑 《在社會主義的軌道上》:“我不覺渾身燥熱起來,以致火車已走過了 鎮江 ,我才想起我原來的打算。”
邑人
(1).封地上的人。《易·比》:“邑人不誡,上使中也。”《左傳·哀公十六年》:“ 子木 暴虐於其私邑,邑人訴之。”
(2).同邑的人;同鄉的人。《左傳·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馬相如 自言為此賦。’” 宋王安石《傷仲永》:“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剪燈餘話·月夜彈琴記》:“自 宋 元 至今,邑人義而祀之。”
雲是
如此。《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徂落固雲是,寂蔑終始斯。” 張銑 註:“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瀛洲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定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於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後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王禹稱《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陳夢雷《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參見“ 登瀛洲 ”。
青螺髻
(1).形如青螺的髮髻。 清趙翼《綿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詩謝》:“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皮日休《太湖詩·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蘇軾《蝶戀花·京口得鄉書》詞:“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明劉基《彭澤阻風》詩:“兩峰對擁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鉤。”
中分
(1).均分。《莊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 魯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乃與 漢 約,中分天下。” 唐白居易《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詩:“宮城煙月饒全占,關塞風光請中分。”
(2).從中間分開。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趙孟俯《岳鄂王墓》詩:“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顧炎武《羌胡引》:“是以禍成於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碧玉
(1).礦物名。含鐵的石英石,呈紅色、褐色或綠色。可作裝飾品。也稱碧石。《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三百里曰 維龍之山 ,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 晉王嘉《拾遺記·瀛洲》:“刻碧玉為倒龍之狀。”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余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 梅聖俞 以為碧玉。” 田漢《南歸》:“﹝湖水﹞綠得像碧玉似的。”
(2).人名。 南朝 宋 汝南王 妾。 北周庾信《結客少年場行》:“定知 劉碧玉 ,偷嫁 汝南王 。” 南朝 梁元帝《採蓮賦》:“ 碧玉 小家女,來嫁 汝南王 。”
洞神
(1).融會貫通、心領神會。 晉陸雲《移太常府薦張贍書》:“﹝ 張贍 ﹞探微集逸,思心洞神;論道屬書,篇章光覿。”
(2).道教神名。《雲笈七籤》卷六:“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雲笈七籤》卷六:“洞神之教以教主 神寶君 為跡,以冥寂玄通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 清龔自珍《王仲瞿墓表銘》:“掌中雷者, 神寶君 說洞神下乘法。”
淩波
1.行於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漢 嚴忌《哀時命》:“勢不能凌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 晉 束晰《補亡詩·南荄》:“凌波赴汩,噬魴捕鯉。”《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寺僧平時吃著十方,此際料沒得有凌波出險、載米上門的了。”
2.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三國 魏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南朝 梁蕭紀《同蕭長史看妓》詩:“寧殊值行雨,詎減見凌波。” 明 徐復祚《紅梨記·初會》:“想他凌波偏稱,羅襪內藏著可憎。”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錢舜舉《華清出浴圖》云:‘…… 沉香亭 北何人見,偷寫《凌波飛燕圖》。’”
3.奔騰的波浪;波濤。《文選·郭璞〈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李善 註:“《廣雅》:‘凌,馳也。’《上林賦》:‘馳波跳沫。’”
2.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三國 魏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南朝 梁蕭紀《同蕭長史看妓》詩:“寧殊值行雨,詎減見凌波。” 明 徐復祚《紅梨記·初會》:“想他凌波偏稱,羅襪內藏著可憎。”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錢舜舉《華清出浴圖》云:‘…… 沉香亭 北何人見,偷寫《凌波飛燕圖》。’”
3.奔騰的波浪;波濤。《文選·郭璞〈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李善 註:“《廣雅》:‘凌,馳也。’《上林賦》:‘馳波跳沫。’”
仙女
女仙人。 唐 沉佺期《昆明池侍宴應制》詩:“靈魚銜寶躍,仙女廢機迎。”《太平廣記》卷六二引《仙傳拾遺·蔡女仙》:“老父與仙女各乘一鳳,升天而去。”《西遊記》第五回:“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來,尋不見大聖,怎敢空回?’” 艾青《給烏蘭諾娃》詩:“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
弄珠
(1).玩珠。指 漢皋 二女事。《文選·張衡〈南都賦〉》:“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游女弄珠於 漢皋 之曲。” 李善 注引《韓詩外傳》:“ 鄭交甫 將南適 楚 ,遵彼 漢皋 台下,乃遇二女,佩兩珠,大如荊雞之卵。” 唐李白《峴山懷古》詩:“弄珠見游女,醉酒懷 山公 。”
(2).指鮫人泣珠故事。 南朝 梁陶弘景《水仙賦》:“弄珠於淵客之庭,卷綃乎鮫人之室。”參見“ 鮫人 ”。
(3).古時 百濟 雜戲的一種。《北史·百濟傳》:“有鼓角、箜篌、箏竽、篪笛之樂,投壺、摴蒲、弄珠、握槊等雜戲。”
一掬
亦作“ 一匊 ”。 兩手所捧(的東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數量。《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匊。” 毛 傳:“兩手曰匊。”《文子·上德》:“土之勢勝水,一掬不能塞江河。” 北魏 賈思協《齊民要術·種胡荽》:“一升子與一掬濕土和之。” 唐賈島《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清丘逢甲《去歲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憮然》詩:“西風一掬哀時淚,流向秋江作怒濤。”聞一多《收回》詩:“留心那一掬溫存,幾朵吻。”
靈祠
神祠,神社。 唐李商隱《賽古欖神文》:“惟神爰因碩果,遂啟靈祠。” 宋蘇軾《秋賽》詩之一:“惟神聰明,為民依庇,宜秩典祀,欽奉靈祠。” 劉師培《文說·宗騷篇》:“孔蓋翠旄,遺制仍沿皇舞;龍堂貝闕,巨觀半屬靈祠。”
甘霖
甘雨。 元乃賢《仙居縣杜氏二真廟》詩:“銜香赤腳禱龍湫,秋日甘霖起枯朽。”《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吾求三尺甘霖,以救萬民。” 峻青《秋色賦·在乾旱的日子裡》:“天旱了,人們去求它普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