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其他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憫農》是當代的一首五言絕句,作者是劉小烽。該詩通過描述農民們的辛苦耕種的景象,來勸誡世人要珍惜糧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憫農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天有霓裳》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劉小烽
  • 表達主旨:對勞動者的同情
作品原文
憫農
劉小烽
老天不憫農,
遍地起黃風
無雲難下雨,
百姓少收成。
作品評析
此詩四句皆因果順承。首句“老天不憫農”以擬人化手法突顯天公無情。次句由“老天不憫農,引出“遍地起黃風”。三句“無雲難下雨”寫黃風將雲吹走,故致天旱無雨。末句寫天旱無雨的結果:“百姓少收成”,從而引出全詩主題。全詩明白如話,氣韻深沉,於樸實鋪敘中顯出對民生艱難的悲憫。作之似娓娓道來,讀之則如泣如訴.愴然於胸。
苦旱
百村連年旱,
地底無墒情。
天爺懶布雨,
秋來又是空。
註:墒情:農業生產術語,指土壤的濕度情況。
 作品評析
憫農、苦旱作品頁憫農、苦旱作品頁
首二句“百村連年旱,地底無墒情”寫連年天旱導致深在地底的土壤都沒有一點墒情。末二句“天爺懶布雨,秋來又是空”,用擬人化的寫法,表現了對秋來無望豐收的失望。
傷農
天上飄來布雨雲,
不見甘霖只見風。
白日田間無農影,
夜月卻照哭禾人。
作品評析
天旱雨難之時,苦苦盼來一片仿佛會下雨的雲彩,往往又被一陣風兒吹跑。首二句“天上飄來布雨雲,不見甘霖只見風”講的就是這種叫人乍喜還憂,哭笑不得的無奈。末二句“白日田間無農影,夜月卻照哭禾人”寫白天太陽毒熱,田間見不到農民的影子,夜晚的月亮卻能照見哭焦禾的農民。此詩讀來,頓生酸楚,民生多艱,實可傷懷。
旱日偷灌
東鄰爭水打死架,
西鄰趁機偷灌田。
三小時澆一分半,
戰戰兢兢心難閒。
作品評析
作者所處的呂梁山區十年九旱,每逢天旱都會有農民爭水打架的事情發生。此詩記錄了一個“西鄰”趁“東鄰”與人爭水打架之機,偷水灌田,而又忐忑不安的滑稽場面。首二句講述偷灌情節。第三句“三小時澆一分半”,以澆水之慢突顯當地水量之少,從而更體現出“東鄰打架”與“西鄰偷灌”在當時當地的必然性。末句“戰戰兢兢心難閒”,描寫西鄰偷灌時的慌張心態,以喜劇的手法寄予了作者對同處旱日的“東鄰”與“西鄰”的同情。
傷農、旱日偷灌作品頁傷農、旱日偷灌作品頁

八月初二淫雨感懷
自古天旱紅棗收,
萬戶糜谷曬已休。
八月初二淫雨降,
粱農空嗟棗農愁。
作品評析
紅棗耐旱不喜雨,故遇天旱則紅棗豐收。糜子穀子則不耐旱而喜雨。詩寫八月初二糜子穀子均已曬壞,無望豐收。而紅棗卻眼看就要豐收。但是一場淫雨既
破壞了棗農的好夢,也沒能給粱農帶來希望。首二句“自古天旱紅棗收,萬戶糜谷曬已休”,以“糜谷”的悲慘遭遇告訴人們雖然糜谷已無希望,但紅棗快要豐收了。其中之辛酸雖很明顯,但畢竟又給人們留下了一絲喜悅。末二句“八月初二淫雨降,粱農空嗟棗農愁”,恰如當頭一棒,把人們僅有的一絲喜悅全部撕扯成七零八落的碎片,而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全詩格調低沉,用筆蒼勁有力,既充滿憂思與無奈,又含有對大自然的抗議與不平。
(原載劉小烽《天有霓裳》)
憫農 唐 李坤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作品評析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著。農民的汗滴到了田裡的土地上。誰知道自己正在吃的飯,每粒都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告誡我們不能浪費每一粒糧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