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憑什麼成就卓越
- 作者:張在軍
- 出版者:四川辭書出版社和黃海數字出版社
- 策劃:張國文 白雅
序言:,書本簡介:,編輯手記,四川辭書出版社 白 雅,序言1:人生的魅力哪裡來,序言2:感悟在軍 成就夢想,序言3:永遠都不能丟掉那些不該丟掉的,專家書評1:卓越,也可以複製,專家書評,網路評價《卓越》,捐贈媒體報導,
序言:
1、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郭永福
2、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厲彥林
3、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志勇
出版時間:2010年4月
定價:36.00元
作者:張在軍資料
張在軍,語文特級教師。
從事中國小語文教學、研究30年。著述多部。主編《教師人文教育讀本》《中學生魅力閱讀》《閱讀作文全優突破》《讀美文寫日記》《小美文大智慧》等“青蘋果閱讀”系列書籍300餘冊。9種獲全國優質教育成果一等獎。
因對教育的特殊貢獻,多次獲得全國、省部級獎。1996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12名,教育系統1名)事跡被中組部拍成電教片《時代楷模》。中宣部、中組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五部委拍攝大型黨史文獻記錄片《使命》介紹。電視劇《無悔的選擇》主人公原型。央視“東方之子”欄目曾上下集專訪。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建黨75周年、80周年座談會及建國60周年天安門觀禮活動。胡錦濤、江澤民等政治局常委多次接見。
致力於“教師成功學”研究,給全國教師作《憑什麼成就卓越》報告200餘場。他對教育的思考、感悟,感動了億萬聽眾。
從一個基層教師成長為教育名師,並多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受獎,張在軍是從基層教師成長為教育名師的典範。他的從教之路、人生之路或許能給渴望成功的教師以啟迪。
書本簡介:
有這樣一位教師,16歲踏上三尺講台,因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突出貢獻,事跡在中央電視台 “東方之子”上下集播出。不到30歲就評為特級教師。1996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當時獲此殊榮的全國只有有12位,教育系統僅他一位。又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獎章”,他還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了建黨75周年、80周年座談會及建國60周年天安門觀禮活動。他的教育改革事跡被中組部拍成電教片,江澤民題寫片名《時代楷模》,作為學習教材發行。
這位山村教師就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在軍。
但是,一個真正卓越的人不會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更不會陶醉於各種榮譽稱號當中。在中國基礎教育的田野里,張在軍從來沒有停下腳步,一直勤勤懇懇地探索著、發現著、積累著、傳播著。在新聞媒體,不斷出現有關他教育改革的報導;在新華書店,經常能看到他的新著。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先後出版各類著述200多本。十幾年後,他已經是一位有著自己較為完善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名師了。
從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到萬眾矚目的“東方之子”,從解疑答惑的教書先生到獨具風采的教育名師,張在軍給人的啟迪是多方面的。很多青年教師包括社會上的一些人容易抱怨懷才不遇,認為命運不公,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但是張在軍的成功卻告訴人們:快樂成功並不難,每個人都可以成功而且幸福。最重要的是,要堅持理想,永不放棄。做好手上的工作,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做精,做成專家。同時要保持開放的胸襟,善於學習新鮮東西,跟外界保持密切聯繫。
很多專業做得很棒的人,往往事業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原因就在於缺少不斷學習、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在穩定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了自己思維的定勢,在不知不覺中原地打轉,無法繼續前進了。張在軍以自身的親身經歷證明:成功是一種簡單而快樂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堅守,是一種一往無前的追求。
張在軍經常受邀給基層的老師們上課,經常遇到老師們關於“如何從平凡走向卓越”的困惑。於是,張在軍開始了“教師成功學”的研究。十多年來,他對古今中外幾百位成功的教師、教育大家進行了系統研究,總結出了他們怎樣從普通走向成功的經驗,先後在全國作《你憑什麼成就卓越》等報告200多場。這些適合“複製”的寶貴經驗,為眾多渴望成功的教師撥雲見日,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而今,張在軍集多年實踐和研究之心血的《憑什麼成就卓越》一書,已經由四川辭書出版社和黃海數字出版社聯合出版。
“我國為什麼培養不出一流人才?”這一振聾發聵的“錢學森之問”,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國人深思。破解這個難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更需要深刻反思、大力改革中國的教育。而在這方面,儘快提高中國教師素質是當務之急。
《憑什麼成就卓越》避開了枯燥的理論說教,用生動、傳神的語言,講述了幾十位教育名家的一個個動人鮮活的教學案例,講述了他們從普通走向卓越的震撼心靈的教育故事,揭示了名滿天下背後的智慧之路、成功之源。本書就是基層教師的“成功學”。書中文字如同和風細雨、涓涓細流,滋潤著讀者的心田,可以幫助渴望成功者走出迷茫,圓人生的成功之夢。難怪很多讀者把該書比作千萬一線教師、師範院校學生要實現人生夢想的智慧啟迪和成功秘笈。
讀過這本《憑什麼成就卓越》,苦於找不到進門鑰匙,一直徘徊在成功殿堂外的你,很可能會會心一笑:呵,成功是有章可循的,每個平凡的教師都可以卓越。成就卓越,我也能!
編輯手記
讓師愛從有限到無疆──《憑什麼成就卓越》編後感
四川辭書出版社 白 雅
我是去年年底拿到張在軍老師的書稿《憑什麼成就卓越》的,讀後對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我崇敬他,不是因為他頭頂上耀眼的光環,而是因為在《憑什麼成就卓越》這本書里,我感到他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里,都充滿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學生無私的愛。他的真誠、淳樸、無私為我們所有人樹了一個榜樣。這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寫張在軍老師的追夢人生。講述他如何從一名普通的民辦教師成長為名師的歷程。下篇是他分享給讀者的成功經驗。他曾給全國各地的教師做《憑什麼成就卓越》的演講報告,本書中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就是在演講報告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在偏僻的西棋盤村,缺水缺糧,但在他的心裡,這是人間桃花源。他在貧窮的山區廣播愛的種子,又見證這些種子因他的愛茁壯成長。他的教育人生從這裡開始,他的教育理念從這裡萌芽。他推廣國語教學,克服複式教學的困難,背著地瓜上講台……這一系列基層教育實踐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從教人生,也讓我從中感受到他心中時時充盈的濃濃親情和他骨子裡透出的對教育的熱愛。他的文章樸素無華麗之辭藻但字字動人。閱讀他的文章,我感覺他仿佛一個閃光體,不停地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也成為有光芒的人。一次偶然踏上的教育之路,竟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他,憑什麼成就卓越?這也正是他在成為名師之後努力想與1000萬教師分享的。他在全國各地做了很多次《憑什麼成就卓越》的演講報告,他與大家分享的,並不是偉大的、傳奇式的經歷,而是親身經歷的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他說,“生活中的小事不僅會使你的人生豐富而精彩,還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使你走向偉大,走向崇高。”這就是一位成功名師在教育基層30年的探索、30年積澱得到的最深感悟。 感謝他為我們帶來了取之不盡的珍貴精神財富,這筆財富飽含在《憑什麼成就卓越》一書之中,它需要我們精心呵護、用心珍藏,更需要我們著眼未來好好發掘和利用。師德如光,師愛無涯。願張在軍老師這種師愛從西棋盤村這個有限之地傳播到廣無邊疆的世界。 (作者系《憑什麼成就卓越》責任編輯)
序言1:人生的魅力哪裡來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郭永福
我與張在軍老師相識於1994年。那年的教師節前夕,中國教育學會和《光明日報》聯合舉辦第一屆“全國十佳民辦教師”的評選活動,張在軍老師憑著驕人的業績名列榜首。
頒獎會上,張老師作為獲獎代表發了言。他對中國教育,特別是對基礎教育的感悟、理解、探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頒獎會後,我和很多同志都一直關注著他。事實證明,這個來自沂蒙山區的教師沒有辜負社會各界對他的期待。在新聞媒體,不斷出現有關他教育改革的報導;新華書店裡,經常能看到他的新著。這位樸實而執著的基層教育工作者,一直懷揣著自己的教育夢想,穩健前進。
1996年,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對他進行了專訪,分上下集播出,引起很大反響。後來,張在軍老師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當時獲此殊榮的有12位,教育系統只有他。他還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獎章”,當年度獲此獎章者只有50位。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了建黨75周年、80周年座談會。他的教育改革事跡被拍成專題片,江澤民題寫片名,作為全國黨員的學習教材發行。
但是,張在軍老師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更沒有陶醉於已取得的各種榮譽中,忘記了前進的步伐。他一直勤勤懇懇地探索著、發現著、積累著和傳播著。十幾年後的2008年春天,當他借調在中國教育學會的時候,已經是一位著述幾百冊、有自己較為完善的教育理念的語文名師了。
相信當今的中國小教師、學生對《中學生魅力閱讀》《閱讀作文全優突破》《小學生經典閱讀》《小美文大智慧》《讀美文寫日記》《中華文化測試簡明讀本》等不陌生。這便是是張在軍主編的幾套高質量的閱讀書。
我翻閱了他的教研成果,發現他既是有真知灼見的研究者,又是腳踏實地的實踐者。他致力於“快樂語文”和“魅力讀寫”課題的研究,他編著的《小學生日記快樂導航》叢書,在圖書出版普遍不景氣的年代,竟然在港澳台地區連續暢銷八年。
從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成為萬眾矚目的“東方之子”,從一位每天三點一線解疑答惑的教書先生成為有獨到見解的語文教育名師,張在軍給人的啟迪是多方面的。
很多青年教師包括社會上的青年人老覺得懷才不遇,覺得命運不公,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但是張在軍的成功卻告訴人們:快樂成功並不難,每個人都可以成功而且幸福。最重要的是,要堅持理想,永不放棄。做好手上的工作,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做精,做成專家。同時要保持開放的胸襟,善於學習新鮮東西,跟外界保持密切聯繫。
很多專業做得很棒的人,往往事業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原因就在於缺少不斷學習、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在穩定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了自己思維的定勢,在不知不覺中原地打轉,無法繼續前進了。
張在軍老師還是一個善於實踐的教育工作者。不好高騖遠,也不眼高手低。他多年來一直大力提倡青少年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他在教育一線的那些年,也把日記課題探索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自己就堅持寫日記幾十年了。他是真正的“生活的有心人”,他的點點滴滴的積累,成為了他事業輝煌人生充實的一個個能量塊兒,總會在一個個不期而遇的事情上發揮作用。
在本書里,我們看到了動人鮮活的教學案例,震撼心靈的教育故事,閃爍著智慧之光的教學心得。這是我感覺最有價值、值得讚賞的地方。
我們也許不缺乏誇誇其談的理論家,把簡單搞成複雜的專家,不缺乏學富五車的學問家,但是要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要把一切先進的有用的東西在中國的土地上發芽生根開花結果,沒有全身心的投入生活、擁抱生活,是不可能的。
我要提醒讀者的是,最好不要把這本書當成是一個先進英模人物的事跡展覽。
這是作者自己寫的自己的故事,你會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獨特的靈氣、生氣和生活智慧。
文如其人。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會清晰地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氣息充盈在文字中。
這就是張在軍的魅力,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懷揣夢想而且善於實現夢想而讓自己的人生魅力無限。
序言2:感悟在軍 成就夢想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厲彥林
我知道張在軍那還是在1996年。
他當時在沂水縣泉莊鄉西棋盤村擔任國小教師。當時他創造的“作文興趣教學法”被普遍推廣,創辦的以提高農民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宗旨的“沂蒙書屋”影響也很大。他已先後獲得沂水縣“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臨沂市十大傑出青年”、“臨沂市勞動模範”、“山東省十大傑出去年”“山東省勞動模範”、“特級教師”、“全國十佳民辦教師”等各種榮譽稱號。
建黨75周年前夕,中組部要求各省推薦中央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張在軍因為紮根山區、教書育人、事跡突出,很榮幸地成為推薦人選。這也是那年中央表彰的12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唯一一位教育戰線上的代表。
我和張在軍見面卻是在共和國60周年大慶的前幾天。去年9月,中央要求各省推薦參加國慶60周年觀禮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此時才得知張在軍同志在中國教育學會幫助工作期間又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在陪同省委領導為他們送行時,才第一次見到張在軍同志。因我也站過幾年講台,所以對教師懷有敬仰之情,彼此距離容易拉近,也容易找到共同話題。
流走的是歲月,沉澱的是經典,銘記的是精神。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和政府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師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尤其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深厚歷史背景和文化土壤的國度,要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讓黨放心、讓學生成才、家長滿意的教育發展道路,很重要的一條,是需要廣大教師牢記使命、立足本職、拼搏奉獻。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共產黨員,它不僅僅直接傳遞黨的聲音,體現黨的形象,更承載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人民民眾的期望。提起黨員,人們更多地會讚揚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奉獻精神;提起教師,人們自然會想到敬業愛生的紅燭風格和園丁精神;黨員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和骨幹,優秀黨員教師,必定是廣大教師的旗幟、典範和標兵。張在軍來自沂蒙革命老區,工作在基層,從1980年開始,就在偏僻艱苦的山村國小開始了他教育人生。他牢記歷史使命和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始終能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無私奉獻,以高尚的師德、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專業化教學水平贏得了家長好評和學生愛戴,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績,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品讀《憑什麼成就卓越》一書會發現:張在軍取得的驕人成績的背後,有黨組織的引導、培養和激勵,有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學生的熱愛,有他執著的性格、寬容的胸懷和敢於創新的精神。他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步伐穩健而踏實,成績平凡而榮耀,他先後成為縣、市、省教育系統的先進代表人物。作為一名黨員,我為他所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作為山東人,我為這位被山東省委推薦、中央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而自豪。
張在軍的成功昭示了一個道理:只有將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的不簡單,將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才能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石。張在軍的教學,絕非單純地教學,而是傾心竭力,試圖綜合利用各種手段,把中華傳統文明和道德融會貫通,種植進孩子們的稚嫩的心靈,努力改變孩子們人生的寬度、厚度和高度,校正孩子們人生的方向,為學生提供健康成長的思想、智慧、精神和韌性。一名優秀教師的存在,對於學生們來講就是一盞燈,就是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開闊天地,就是一束可以取暖和引路的光明,就是一根青春涌動、希望萌生的生命縴繩!
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快速變革、人們生活方式快速變化,社會浮躁病和急功近利的行為也在漫延,張在軍同志不受干擾和誘惑,潛心致力於“快樂語文”和“魅力讀寫”課題的研究和實踐,試圖還原中華民族的語言最豐富、最具內涵和魅力,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張在軍的執著追索和拼搏是為了圓自己的夢,那就是把自己默默耕耘和求索成果與大家共享,在培育人才的舞台上實現共贏。本書用生動、傳神的語言,記敘一批成功的中國教育專家動人而鮮活的教學案例,震撼心靈的教育故事,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智慧的芳香和成功的啟示。
相信張在軍同志定會牢記使命,繼續不懈地拼搏和奮鬥,努力成就屬於自己的夢想和未來,為民族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在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歷史上留下屬於他自己的身影、聲音和足跡。
序言3:永遠都不能丟掉那些不該丟掉的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志勇
張在軍老師的教育事跡和成長故事我早就有所耳聞。
2007年12月,為啟動山東省新一輪素質教育,我在全省巡迴調研,作為沂水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在軍老師參加了我在臨沂市召開的座談會。他的發言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中國教育學會借調張老師去工作,我曾作過推薦。
欣聞張老師的專著《憑什麼成就卓越》即將出版,從內心為他高興,也樂意為大作的出版寫幾句話。 我生活在農村,從農村長大,直到1981年考上大學才離開農村。讀張老師的書讓我再次回到了30年前的農村,喚醒了我對那時農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男女老少的那些至今乃至終生都無法抹去的印記。
我在村里上國小,上國中;在鄉鎮上高中。大學畢業後,從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對農村教育、對教我的那些農村老師有著無法割捨的感情。是他們的循循善誘、不厭其煩的教育,引我走向了求知的道路;是他們對自己點點滴滴進步的熱情鼓勵,使自己對學習越來越自信;是他們的善良純真、真誠期盼,促使我走向了積極進取的人生道路;……讀著張老師的書,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農村求學時代,他的書是對那時農村教育圖景的自然真切地最好寫照。
談到農村教育,就不能不提到民辦教師。我當時上國小、上國中,除了李月章校長之外,都是民辦教師。這些民辦教師是回到村裡的文化人,沒有他們就沒有當時的農村教育,他們無愧於中國農村教育的脊樑。我以為,張在軍老師最光彩的教育生涯就是當民辦教師時寫就的,他是那一代民辦教師的傑出代表。
“憑什麼成就卓越?”,反覆咀嚼張老師這句發人深省的話,我想起了北宋哲學家張載說過的“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這句話。
閱讀張老師的著作,審視他從千千萬萬平凡的民辦教師,成長為一位卓有建樹的教育名家的歷程,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與“命運”進行不平凡的抗爭的奮鬥史。在張老師身上浸透著沂蒙人特有的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那種堅忍不拔、堅苦卓絕的奮鬥精神,那種山里人於無路處走出新路的“闖勁”。
可貴的是,在那個窮的連娶媳婦都成為“奢望”的由這“崮”那“崮”圍成的山坳里,在那個除了幾間破房根本談不上任何設施的教育環境裡,張老師的生活、教育字典里,卻沒有給彷徨、抱怨、得過且過……留下任何“容身”之地。
今天的教育,與張老師當年的教育相比,人們恐怕早已有恍然隔世之感。人們丟掉了我們早該丟掉的貧困,可也丟掉了我們永遠都不該丟掉的純真的教育情懷。這就是:善良純樸、充滿嚮往、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鑄造“真教育”的靈魂。
讀過張老師的書,我相信,每個人的耳畔都會有一個聲音在迴蕩:你憑什麼成就卓越!
專家書評1:卓越,也可以複製
廣西大學文學院院長 張廷興
因為師生關係和從未間斷聯繫的30年,我有幸先讀到了張在軍的《憑什麼成就卓越》書稿。
《憑什麼成就卓越》其實就是基層教師、草根教師的“成功學”,其中的閃閃發光的思想、真知灼見的道理,條分縷析的闡述,堪比一些專家、大家的成功學精華。只不過比起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學術著作,增加了很多感人至深震撼心靈的事例,添加了很多可操作的案例,具有了強烈的情感薰陶和具體的示範作用。它是作者經歷過奮鬥收穫著成功的心理歷程和事業成就的真實寫照,又像一位智者和朋友,用和風細雨和涓涓細流,滋潤著每一位讀者的心田,啟迪著每一位讀者的心智。
張在軍是我踏上講台後教的第一批學生。那是1979年,我師範畢業,19歲。本來是高二的農業基礎課,我總是留出一些時間來講我喜歡的文學,古典的,現代的,國內的,國外的。我發現,每次文學課上,瘦弱的在軍,眼睛總閃爍著一種振奮的探究的光芒。多少年後在軍常常說,永遠忘不了我給他們講過的陸游與唐婉“釵頭鳳”的故事,永遠忘不了我講的關於李白人生解析的課,改變了他還有很多同學的人生軌跡。他從中悟出的是經典的對人生的影響,傳統文化對人生的作用。山區學校啊,辦公經費匱乏的,村裡的訂的《人民日報》《求是》報刊成了十來歲孩子們的課外讀物。用經典啟迪學生,讓學生愛上閱讀與寫作,作為教育改革的切入點,作為語文教學的突破口。於是,他輔導的學生的作文多次在全國獲獎;於是,祖祖輩輩沒出過一個秀才200來口人的西棋盤村有了幾十個大學生。
作為一位貧困山區的民辦教師,他不可能只做潛心教學的工作。他還要面對著貧窮的壓力。沂蒙山區腹地蒙山沂山山山相連,七十二崮崮崮相望。西棋盤村就坐落在棋盤崮下。我去過在軍的家,在我的眼裡,是低矮的石牆小屋,家徒四壁,非常貧寒。民辦教師那一點點微薄的收入,他還要拿出來給學生買書訂閱雜誌,父母身體又不好,家境十分貧寒。每當回想起我見到的那些情景,我總是心酸想掉淚。白天除了教學,他還要乾一些繁重農活,本來身體單薄的他,患上了腸胃病、頭疼病。明月清風,酷暑嚴寒,唯有昏暗的油燈,跳著豆苗大的火苗,伴著他通宵達旦的批改作業、備課,思考問題,思考人生。
第二次見到他是五年後的沂水一中的會議室里。那是一個冬夜,會議室里座無虛席。作為知名的優秀教師,他被我校請來給全體老師作報告。我坐在最後一排,還是被他一眼看到,他說:“今夜,對我人生啟蒙的張廷興老師也坐在這裡,我同時向我的老師匯報我的工作情況。”全場教師自發起立,為他,為我報以長時間的掌聲。我眼睛濕潤了。講台上的在軍還是那么瘦削,但是目光炯炯有神。他已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他曾經有很多機會走出大山,但想到鄉親們因沒有文化知識而無法擺脫貧窮的情景,望著孩子們那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多少次徘徊,多少次猶豫,他始終無法離開家鄉,離開父老鄉親,離開孩子。一個人有了理想,而且把自己理想和周圍人的命運連在了一起,一定會產生出巨大的情緒力量,這樣的人,一定會有豐碩的收穫。
後來我離開沂水到省城工作。這期間,他到了縣教育局從事了教育行政工作。有年夏天我去看他,從他清瘦的面龐上,我讀到了他這些年來從事的基層教育與改革的艱辛,讀到了這些年來他為教育事業付出的努力以及由此磨礪出的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我感到非常欣慰。
他的這些成功歷程和追夢人生的感悟,都在《憑什麼成就卓越》這本書里了。
建國60年來,我們的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很多人不滿意。我們似乎沒有培養出多少大師級的人物。教育要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教師。儘快提高中國教師的素質是當務之急。
沒有一位教師甘願碌碌無為人生迷茫,沒有一位教師不想成為名師激情飛揚。面對學生疑問,想要解惑,卻又感覺無能為力,你盼望得到怎樣的點撥?探索出的教改成果想要總結,卻又感覺言辭匱乏,你會產生怎樣的渴望?怎樣成為家長擁戴、學生歡迎、社會認可的名師、同行羨慕的榜樣?多少教育家感慨,他們的成功,僅僅因為幾本好書的導航。一千多萬教師渴望成功,數百萬在校師範生需要了解教師的成功的秘訣。
我覺得,《憑什麼成就卓越》這本書可以幫助渴望成功的青年人撥開迷霧,走出迷茫,圓人生的成功之夢。
專家書評
2 懷著感恩的心前行
馬建華(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
認識張在軍是在兩年前,擬借調到中國教育學會之時。一位衣著樸素、面帶微笑、話語不多的山東漢子。當時只知道他曾是一位特級教師、一位基層教育幹部,一位優秀共產黨員。但是一年後,當他拿出主編的《教師人文讀本》四卷書稿時,我對其肅然起敬。
和他交流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兩個字是“感恩”。他是位名師,編寫過很多中小學生喜愛的優秀書籍,獲得過很多榮譽,上過央視接受過專訪,走進人民大會堂受到共和國領袖的接見,可謂功成名就。但他沒有忘記家鄉父老的養育,沒有忘記黨和政府的關懷。在中國教育學會依然如此,為教師心靈的純淨,為學生素養的提升,構思每一個選題,編寫每一本書,不計報酬地徹夜工作著。在當代中國教育版圖上,他對教育的了解不是專家學者、博導碩導那樣到下邊發發材料收收卷子,走馬觀花指手劃腳,他是置身其中、無所不在、用全部生命來灌注的“體驗式研究”,其感悟、其成果,一定可以給大多數教師、學生以智慧、以啟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願他的夢想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趙煥祥向教師捐贈《憑什麼成就卓越》50萬元圖書 (四川線上白雅張國文報導)近日,城市建設雜誌社常務副社長趙煥祥向綿陽師範學院和北川羌族自治縣共捐贈價值50餘萬元的教師成功勵志書《憑什麼成就卓越》和《論語感悟》10000餘冊,支持四川教育災後恢復重建。 趙煥祥,現任《城市建設》雜誌社常務副社長,1990年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在各大媒體發表訊息、通訊、報告文學、散文、業務論文等作品上千篇,達1000多萬字。趙煥祥曾在基層做了十年的教師,他深知教師的甘苦和教師渴望進步、渴望學習、渴望充實自己的心理。他後來從事新聞媒體工作,一直關注著中國教育的發展。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報導基層教師和教育改革的文章。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高校他都給予了深深的關注,採訪了上百位基層教育工作者,謳歌了廣大教師那種求知探索、無私奉獻的精神。他深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他一直渴望為基層教師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中國的教育增磚添瓦。
一個偶然的機會,趙煥祥同志讀到了於中華老師的《論語感悟》、張在軍老師的《憑什麼成就卓越》,他覺得這兩本書很適合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幫助渴望成功者走出迷茫,圓人生的成功之夢,於是,他用自己積累的稿酬購置了以上兩本書捐贈給教師。
首次捐贈,趙煥祥選擇了綿陽的教師。他曾經14次在四川採訪,他被北川人民那重建家園,奮勇向前、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北川精神所感動。他希望四川的廣大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儘早超越平凡、成就卓越。
網路評價《卓越》
朋友很熱心的推薦我看這本書,開始是顧及他面子裝樣拿回去翻翻,翻了幾篇就放不下了,感覺真是無法形容,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多少年了一直在苦悶事業啊理想的定位,在這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打了幾個通宵看完了,之後就推薦給了幾個愛書的好朋友。
——江蘇海安大公鎮國小教師李海燕
見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這是我用一生要讀的書。於是,這基本書真的成了我經常翻閱的枕邊書,更是很少能讓我買五本郵寄給同學好友的書。
——河北正定職教中心 教師 閆榮霞
這或許是一套啟迪心靈,開啟智慧之書。它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小我”向“大我”走近。讓我生活得自在、開心、快樂……也讓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自我的源頭。面對教師平平凡凡的生活時,我多了些定靜和平和。
——安徽六安市壽縣小甸學校教師 陳艷
周末到書店買書,營業員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買回來,起初看時沒有按照順序,信手翻到哪裡看到哪裡,翻了一遍吧,又從頭系統看了看,真的很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它讓我對前途理想思考了很多。如何調整自我,如何好好活著,真是好書呢!反正幫助多多。
——北京昌平回龍觀幸福童年雙語兒園 教師 李莉
很溫馨的一套書,關於理想,關於人生,關於生命,關於追求,關於價值,
關於夢想實現的可能。伴隨著窗外斜陽,迷迷糊糊中,讀讀,想想,很耐看的一本書,搬家、工作調動,也許以後的日子會一直帶著它,累了,煩了偶爾會再翻翻它,離自已想要的狀態也許會近一些。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影視 教師 艾美麗
我不喜歡什麼大篇大理的書籍,本書第一眼就勾起了我閱讀的興趣。它不是什麼大師級別的高談闊論,也不是什麼教育家的有感而發,而是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的教育故事,本書納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數百個中外教育藝術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枚閃亮的藝術珍貝,都閃耀著教師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藝術。閱讀這些小故事是件令人輕鬆愉快的事,幾百個教育故事並不是幾百種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而是幾百次對教育生命的審問、感懷和確認。
——湖南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學校李婷
為教師培訓四處找書,偶然見到本書,就買了幾套。沒想到大家爭相借閱的同時,又紛紛自費購買。這是我校近年來自費購買最多的書。後來又邀請到了本書的主編中國教育學會的張在軍老師來校作報告,老師們感覺此書很給力。
——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教育集團校長 原綠色
捐贈媒體報導
2010年8月,著名媒體人《城市建設》 雜誌社常務副社長趙煥祥向四川綿陽師範、汶川縣教育局,捐贈《憑什麼成就卓越》2500冊。
2011年4月,“日記對青少年成長的研究”課題組組長劉加民向基層學校捐贈500冊《憑什麼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