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龍

慢龍

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都認為慢龍是一種獸腳類恐龍。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他們卻對這種恐龍感到越來越疑惑,尤其是慢龍骨盆的出現,更讓他們對慢龍的分類產生了疑問。慢龍骨盆上的髂骨即腸骨很低平,前方的骨突發育良好並向外伸出,恥骨呈直線型,外緣很厚並斜向後方與坐骨挨在一起,這些特徵與鳥臀目恐龍相同,而大部分蜥臀目恐龍的恥骨都是斜向前方或向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慢龍
  • 拉丁學名:segnosau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蜥形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鐮刀龍科
  • :慢龍屬
  • 體長:6--7米
基本信息,分布範圍,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基本信息

慢龍
恐龍體重: 1.5噸
恐龍食物: 可能是植物
生存年代: 距今9300-836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早期
生存地點: 蒙古南戈壁省和東戈壁省,巴彥思楞組
辨認要決: 上肢短小,生有三根手指,指尖上有利爪。
恐龍種類: 蜥臀目·慢龍類

分布範圍

慢龍(segnosaurus,在拉丁文中segn是緩慢和懶的意思)生活在距今93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早期,其化石發現於蒙古南戈壁省和東戈壁省。慢龍既不同於蜥臀目,又不同於鳥臀目,像是兩者的混合,有一部分科學家傾向於將它獨立為一個目。慢龍類共有5個屬,其中4個屬均發現於蒙古共和國,中國廣東發現的南雄龍(nanshuonosaurus)是在蒙古共和國外發現的唯一慢龍類代表。

形態特徵

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兩足行走的恐龍,目前被歸入蜥腳類,但它同時具有獸腳類、原蜥腳類和鳥臀類的特徵!它體長約6~7米,與現今最大的鱷魚差不多。慢龍頭部小而窄,下頜單薄,吻端是無齒的喙,口中生有類似原蜥腳類的尖銳頰牙,兩頰有肉質頰囊。前肢較短,手有3指,指端是彎鉤狀大爪;後肢較長,足部可能長有蹼,4趾具爪。不過,慢龍的下頜顯得無力,捕食滑溜溜的水中動物可能不是易事;第三種觀點認為慢龍吃植物,無齒的喙、具脊牙齒、兩頰具頰囊,說明它可以很有效地齧食葉子並切成碎片,而且它趾骨向後的特徵,使它腹部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容納植物所需的很長的腸子。如果第三種觀點正確,那么慢龍應該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吃植物的獸腳類。而且慢龍大腿比小腿長,足部短寬,不能像其他獸腳類那樣快速奔跑和捕食活的動物,只能輕快地行走,至多慢跑,它多是懶洋洋地緩慢踱步,因此得名。
錯誤的慢龍復原圖,缺乏羽毛錯誤的慢龍復原圖,缺乏羽毛

生活習性

關於慢龍的生活方式,科學家眾說紛紜。一種觀點認為,慢龍以蟻為食,它有力的前肢和長長的爪子可以輕易地挖開蟻巢取食,類似於現今南美的大食蟻獸;另一種觀點認為,慢龍在水中捕食,因為曾在慢龍化石附近發現一串具蹼的4趾腳印,人們認為這可能是慢龍留下的,若慢龍腳具蹼說明它會游泳。
慢龍的蛋巢,展覽於萊姆里吉斯慢龍的蛋巢,展覽於萊姆里吉斯
慢龍是一種兩足行走的恐龍,身體比一輛小轎車略長些。它的頭就身體來說顯得頗小。慢龍上肢短小,生有三根手指,指尖上有利爪。專家們還不能確定,慢龍到底以什麼為食。同其它兩足行走的肉食恐龍一樣,它頜後部生有能切割食物的利齒,但頜前部卻是一個無牙的喙嘴,這又與某些草食動物特徵相同。慢龍的腿也與普通食肉動物不同。它兩腿粗短矮壯,腳板寬厚,生有四趾。有些專家認為,慢龍的腳可能是蹼足。1979年,給慢龍命名的科學家猜測,慢龍在水中或涉或游,用爪或無齒的喙捕捉魚吃。但這點尚無定論,慢龍仍有可能只是個食草龍,它的喙僅用來咬撕樹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