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性啟發

態度性啟發是行為金融學中的一個理論,是造成投資者過度自信,產生行為偏差的因素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性啟發
  • 學科:行為金融學
  • 危害:投資者過度自信,產生行為偏差
  • 產生原因:錯誤的一致效應
詳解,原因,

詳解

態度,又稱社會態度,是由認知、情感和意向三個因素構成的、比較持久的個人的內在心理結構,是投資者和金融市場之間的中介因素。其中,認知因素規定了態度的對象;情感因素是個人對某個對象持有的好惡情感,是對態度對象的一種內心體驗;意向因素是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
安東尼·普卡特肯尼斯和安東尼·格林沃爾德認為,人們傾向於利用態度性啟發(attitude heuristics)決策和解決問題。當決策者對事物形成喜歡或不喜歡的態度時,就可能產生對事物真實情況判斷的偏差。
例如,假設投資者喜歡某個公司(如海爾)的產品,就會過度自信地認為該公司的股價會有良好的表現,實際情況是長期以來該公司的股價表現不是最好的。

原因

在社會心理學中,態度性啟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所謂的“暈輪效應”(halo effect)。暈輪效應,又稱光圈效果。決策者對金融市場的認知判斷是由於個人的好惡得出的。例如,如果投資者喜歡某個公司,就會被一種“好”的光環籠罩著,並被認為將會有不錯的表現;如果投資者不喜歡某個公司,就會被一種“壞”的光環和籠罩著,並被認為不會有上升的機會。
態度性啟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錯誤的一致效應”(false – consensus effect)。阿倫森認為,人們幾乎都有過高估計在某一問題上與其看法一致的人的數量的傾向性。如果我們相信某件事情發生的機率,就匆忙下結論,大多數人都與其感受相同,從而過於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