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人之美》由岑燮鈞編著。黛玉葬花,花是她的替身。我們葬的是文字,文字是我們的生涯。二十年來,是這些文字陪我度過春恨愁。
作者簡介
岑燮鈞,1973年2月生,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以散文為主,兼及詩歌,發表作品七十餘萬字。
圖書目錄
做一個寬闊的寫作者--《慈谿文叢》總序
序
【第一輯 文人之美】
高樹多悲風“
紛紛暮雪下轅門
孤鴻海上來
凝碧池頭奏管弦
剌手拔鯨牙舉瓢譽寒拘酌天漿
天容海色本澄清
故鄉何處是
提攜漢節同生死
墨點無多淚點多
西風吹冷長安月
天將愁味釀多情
梅花老去杏花勻
縱有歡腸已似冰
【第二輯 三教九流】
墨子--現代升級版
鄧析:春秋之際的“民主鬥士”
氣吞萬里如虎
千古史記李將軍
王家風度
謝家風度
王安石的私生活
于謙:鐵石猶存死後心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
鄒容之死:都是章太炎的錯?
【第三輯 戲裡戲外】
百年剡溪水
越之曲
越劇:柔情似水
老樹幾度發新花
夕陽無限好
新追魚記
回歸戚派
戲之夢
丁是娥:化蛹成蝶?
袁雪芬:在政治與藝術之間
【第四輯 胸中海岳】
胸中海岳夢中飛
懷念閱讀
退思錄
浴乎沂,風乎舞雩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保存與刪除
俠之三夢
紙上山川作雄行
雲南之行
斯文白馬湖
梁祝尋蹤
江南一夢到周莊
海上生明月
【第五輯 人間有昧】
春天,在菜花地里散步
“兩千後”進行時
徐玉蘭的小“冬粉”
我的詩人生涯
人間有味是清歡
與屋俱老
行到水窮處
破山江記
懷念一棵梨樹
另一種鄉村
懷念張日銑老師
【第六輯 一孔之見】
《大地》:賽珍珠的中西混血兒
《獨唱團》:韓寒來了,你們閃一邊去?
《心術》:藝術對現實的妥協
徐志摩:一束難得的陽光--讀韓石山《徐志摩傳》
一場扼殺與救贖的心靈糾結--讀莫言近作《蛙》
用積木搭起的城堡--讀謝志強小小說集《享受錯誤》
約束與自由--讀余華的《兄弟》
在藝術與現實之間--我看電影《梅蘭芳》
有形的墓,無形的塔--我看電店鑽再設影《唐山大地震》
生命之輕與生命之重--我看電影《集結號》
後記
後記
人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而我的第一本書,也就是這一本書,卻幾乎是我文字生涯的全部,算起來,不下二十年了吧。
對於一個孩子的降生,大抵是皆大歡喜的,但據說也有得產婦憂鬱症的。而我此刻的心情,就怎么也興奮不起來,仿佛它的降生,掏空了我的全部,我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二十年來,是這些文字陪伴我度過春愁秋恨。我不是什麼大作家,只不過是一個三家村的小文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不奢望它登上大雅之堂。如果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文學青年,也許會是別一種心情;但現在,似乎是三世單傳,老年得子,多少有些悲欣交集。有一回,我在一個與我相當的部落格主人處留言,羨慕他的乎項匙年輕。他以為我是虛辭,可我是肺腑之言。人在時光面前,實在是很無力的。
一個人過於早熟,不是什麼好苗頭。記得多年前,許多人看著我的名字,以為是個老頭;而那時,我還只是一個小後生。如今,人到中年卻四顧茫然,更多地感到一種虛無。世界上的文字千千萬,恰似恆河沙數,而我僅是其中之一簇。我自以為把人生的感悟都參透,卻在佛前賣弄一點小聰明。面對永恆,寫與不寫幾乎一個樣。這就難怪,一個寫了半輩子小說的朋友遇著我,忽然說,其實小說很沒勁。此刻想來,與我心有戚戚焉。
於是,又想起了另一句古話: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況且,在文字的小徑中踽踽獨行,也算得是一種優雅。黛玉葬花,花是淚組棕您她的替身;我們葬的是文協雅字,文字是我們的生涯。人是不好去想時光盡頭的事的,四大皆空的確道出了我們無可迴避的尷尬。就是魯迅,也多次感嘆佛是大哲,大概也覺得佛已把一切世相窮盡,後人沒什麼好說了。於是,他只好反其道而行之,與虛空搗蛋。如此一來,虛空在他面前,連連潰退,於是魯迅乃得救。我們學點皮毛,未必得救,卻也自得其樂。繪事後素,虛空里任我胡畫,也算是一根救命稻草吧。
所以,我對於這些文字的集成,既沒有大歡喜,也沒有更悲涼。一條直線,是無數點的連線,點與點,不過是難兄難弟而已。但從俗世的一面來講,我卻又打心底里感謝出版這些文字的人,是他們的努力,把這些文字送上了一條適合它們自己的路。此後,就不是我能主宰的了。
我原先也出過一個極小滲戒煮的冊子,題名《文人之美》。本想這本書換一個題目,可是擬來擬去,大家以為還是“文人之美”好——寫古代文人的,固然合得這個題目;寫自己的,又何嘗蘭頸辨離題,算是一個活的標本,也契合“文人”兩字的,只是狗尾續貂,只能“臭美”了。
末了,要特別感謝童銀舫先生作序,使拙作增色不少。
序言
我與岑燮鈞是老朋友,是屬於淡淡如水的書友,彼此關注對方的閱讀和寫作。記得十多年前,我在上林湖西邊的一個鎮政府辦事處閒得發慌,燮鈞騎著腳踏車從十多里外的上林湖東邊的學校專程來訪,我們肆無忌憚地談古論今了整個下午,直到落日西斜,各自回家。從那時起,我才知道他看的書也很博雜,並且興趣廣泛,文學、戲曲、歷史、書畫,或許所謂中國傳統文人的琴棋書畫,他都懂,都有興趣。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余秋雨。他當時就在余秋雨的老家一所中學任教,離余秋雨的老屋不過二里路。不久,他被借調到慈谿中學任教,邀我為他的學生講課,我重點介紹了余秋雨,恰好當時我印了一本書,書名《揮不去的鄉愁》就是余秋雨所題,結果帶去的一捆書被搶購一空。我現在想想,臉會發紅,真不該收學生的錢,慚愧呵。
燮鈞寫作很勤奮,在一些報刊開了專欄,有文學時評,也有歷史隨筆,自成系列,引人注目。我一直希望他能把這些文章編成集子,他都一笑了之,說是沒有多大意思。直到2010年春,在我的再三慫恿下,他選了九篇描寫古代文人的散文,印成一本小書,書名也叫《文人之美》,加盟由我主持的“上林文叢”第二卷。
燮鈞自己認為“對文學並不認真”,其實他是極為認真的。為文也好,為人也好,他都極不馬虎。如那本32頁的《文人之美》,是他精選出來的滿意作品,現在全部收入本書的第一輯中。即便本書所收的六輯文章,也是他從大量已經發表的作品中精心挑選的。
本書的前二輯作品,都寫人,而且寫的都是歷史人物。凡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人物難寫,難在對人物的把握,難在把人物寫活,即難在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面貌。燮鈞寫人物,並不在意人物的一生經歷,而是截取其人生中最糾結、最灰暗或最具個性的一面。如張九齡的孤傲,王維的自責,韓愈的率性,蘇東坡的灑脫,范成大的豪邁,姜宸英的冤屈,八大山人的創痛,納蘭容若的憂愁……以及霍去病的壯麗青春,李廣的晚年悲歌,王謝兩家的大家風度,描述得如歌似泣,細膩生動。我感到欽佩的是,燮均從大量繁複的史料中爬梳剔抉,然後把枯燥的史料蛻化成文學形象,這就需要悟性與功力了。寫此類文字,一般作者容易掉書袋,佶屈聱牙,令人生厭。我有時也染有此病,好像不把史料塞進去,文章就沒分量似的。而燮鈞的文字,完全跳出窠臼,甩掉書袋,輕鬆隨意地與古人晤談,走入他們的心靈。他態度從容,語調有時凝重,有時調侃,感情濃郁,非常投入,仿佛在舞台上體會甚至表演一個個角色。
說起表演,第三輯“戲裡戲外”,就與戲曲有關。在慈谿文壇,大家都知道燮鈞全家都是戲迷,都喜歡越劇,就連剛讀國小三年級的兒子跳跳,也是徐玉蘭的鐵桿“冬粉”,《新民晚報》曾用大版篇幅發表跳跳的口述文章,詳述與徐大師的戲緣。我們可在第五輯“人間有味”的《徐玉蘭的小“冬粉”》一文中,領略跳跳對戲的痴迷與發噱。由此也可以說明,家庭的薰陶,對一個幼小心靈的成長和藝術的萌芽發端,無疑是較為重要的方式。
燮鈞讀書善於思考,第六輯“一孔之見”便是他思考的記錄。有些人一生讀書不少,有的是工作需要,不讀不行,功利使然;有的人讀書為了趕時髦,專讀暢銷書,跟風很緊,心得全無,博得虛榮心的滿足;更有的讀書為了剽竊,賊眼炯炯,將人家坐冷板凳鑽故紙堆所得成果毫無羞恥地占為己有。而岑燮鈞的書評、影評,都是經過自己品味咀嚼,或剖析原作宗旨,加以引申發揮,或與作者心靈撞擊,產生新的思想火花,是兩者交融的產物,絕非抄抄簡介、拾人牙慧的文字。
燮鈞收在本書的絕大多數作品,我都曾拜讀過,有的還是經我的手首次發表的。現在重新閱讀,仍覺新鮮,富有感染力。文學的魅力,或在於此。
斯文白馬湖
梁祝尋蹤
江南一夢到周莊
海上生明月
【第五輯 人間有昧】
春天,在菜花地里散步
“兩千後”進行時
徐玉蘭的小“冬粉”
我的詩人生涯
人間有味是清歡
與屋俱老
行到水窮處
破山江記
懷念一棵梨樹
另一種鄉村
懷念張日銑老師
【第六輯 一孔之見】
《大地》:賽珍珠的中西混血兒
《獨唱團》:韓寒來了,你們閃一邊去?
《心術》:藝術對現實的妥協
徐志摩:一束難得的陽光--讀韓石山《徐志摩傳》
一場扼殺與救贖的心靈糾結--讀莫言近作《蛙》
用積木搭起的城堡--讀謝志強小小說集《享受錯誤》
約束與自由--讀余華的《兄弟》
在藝術與現實之間--我看電影《梅蘭芳》
有形的墓,無形的塔--我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生命之輕與生命之重--我看電影《集結號》
後記
後記
人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而我的第一本書,也就是這一本書,卻幾乎是我文字生涯的全部,算起來,不下二十年了吧。
對於一個孩子的降生,大抵是皆大歡喜的,但據說也有得產婦憂鬱症的。而我此刻的心情,就怎么也興奮不起來,仿佛它的降生,掏空了我的全部,我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二十年來,是這些文字陪伴我度過春愁秋恨。我不是什麼大作家,只不過是一個三家村的小文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不奢望它登上大雅之堂。如果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文學青年,也許會是別一種心情;但現在,似乎是三世單傳,老年得子,多少有些悲欣交集。有一回,我在一個與我相當的部落格主人處留言,羨慕他的年輕。他以為我是虛辭,可我是肺腑之言。人在時光面前,實在是很無力的。
一個人過於早熟,不是什麼好苗頭。記得多年前,許多人看著我的名字,以為是個老頭;而那時,我還只是一個小後生。如今,人到中年卻四顧茫然,更多地感到一種虛無。世界上的文字千千萬,恰似恆河沙數,而我僅是其中之一簇。我自以為把人生的感悟都參透,卻在佛前賣弄一點小聰明。面對永恆,寫與不寫幾乎一個樣。這就難怪,一個寫了半輩子小說的朋友遇著我,忽然說,其實小說很沒勁。此刻想來,與我心有戚戚焉。
於是,又想起了另一句古話: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況且,在文字的小徑中踽踽獨行,也算得是一種優雅。黛玉葬花,花是她的替身;我們葬的是文字,文字是我們的生涯。人是不好去想時光盡頭的事的,四大皆空的確道出了我們無可迴避的尷尬。就是魯迅,也多次感嘆佛是大哲,大概也覺得佛已把一切世相窮盡,後人沒什麼好說了。於是,他只好反其道而行之,與虛空搗蛋。如此一來,虛空在他面前,連連潰退,於是魯迅乃得救。我們學點皮毛,未必得救,卻也自得其樂。繪事後素,虛空里任我胡畫,也算是一根救命稻草吧。
所以,我對於這些文字的集成,既沒有大歡喜,也沒有更悲涼。一條直線,是無數點的連線,點與點,不過是難兄難弟而已。但從俗世的一面來講,我卻又打心底里感謝出版這些文字的人,是他們的努力,把這些文字送上了一條適合它們自己的路。此後,就不是我能主宰的了。
我原先也出過一個極小的冊子,題名《文人之美》。本想這本書換一個題目,可是擬來擬去,大家以為還是“文人之美”好——寫古代文人的,固然合得這個題目;寫自己的,又何嘗離題,算是一個活的標本,也契合“文人”兩字的,只是狗尾續貂,只能“臭美”了。
末了,要特別感謝童銀舫先生作序,使拙作增色不少。
序言
我與岑燮鈞是老朋友,是屬於淡淡如水的書友,彼此關注對方的閱讀和寫作。記得十多年前,我在上林湖西邊的一個鎮政府辦事處閒得發慌,燮鈞騎著腳踏車從十多里外的上林湖東邊的學校專程來訪,我們肆無忌憚地談古論今了整個下午,直到落日西斜,各自回家。從那時起,我才知道他看的書也很博雜,並且興趣廣泛,文學、戲曲、歷史、書畫,或許所謂中國傳統文人的琴棋書畫,他都懂,都有興趣。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余秋雨。他當時就在余秋雨的老家一所中學任教,離余秋雨的老屋不過二里路。不久,他被借調到慈谿中學任教,邀我為他的學生講課,我重點介紹了余秋雨,恰好當時我印了一本書,書名《揮不去的鄉愁》就是余秋雨所題,結果帶去的一捆書被搶購一空。我現在想想,臉會發紅,真不該收學生的錢,慚愧呵。
燮鈞寫作很勤奮,在一些報刊開了專欄,有文學時評,也有歷史隨筆,自成系列,引人注目。我一直希望他能把這些文章編成集子,他都一笑了之,說是沒有多大意思。直到2010年春,在我的再三慫恿下,他選了九篇描寫古代文人的散文,印成一本小書,書名也叫《文人之美》,加盟由我主持的“上林文叢”第二卷。
燮鈞自己認為“對文學並不認真”,其實他是極為認真的。為文也好,為人也好,他都極不馬虎。如那本32頁的《文人之美》,是他精選出來的滿意作品,現在全部收入本書的第一輯中。即便本書所收的六輯文章,也是他從大量已經發表的作品中精心挑選的。
本書的前二輯作品,都寫人,而且寫的都是歷史人物。凡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人物難寫,難在對人物的把握,難在把人物寫活,即難在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面貌。燮鈞寫人物,並不在意人物的一生經歷,而是截取其人生中最糾結、最灰暗或最具個性的一面。如張九齡的孤傲,王維的自責,韓愈的率性,蘇東坡的灑脫,范成大的豪邁,姜宸英的冤屈,八大山人的創痛,納蘭容若的憂愁……以及霍去病的壯麗青春,李廣的晚年悲歌,王謝兩家的大家風度,描述得如歌似泣,細膩生動。我感到欽佩的是,燮均從大量繁複的史料中爬梳剔抉,然後把枯燥的史料蛻化成文學形象,這就需要悟性與功力了。寫此類文字,一般作者容易掉書袋,佶屈聱牙,令人生厭。我有時也染有此病,好像不把史料塞進去,文章就沒分量似的。而燮鈞的文字,完全跳出窠臼,甩掉書袋,輕鬆隨意地與古人晤談,走入他們的心靈。他態度從容,語調有時凝重,有時調侃,感情濃郁,非常投入,仿佛在舞台上體會甚至表演一個個角色。
說起表演,第三輯“戲裡戲外”,就與戲曲有關。在慈谿文壇,大家都知道燮鈞全家都是戲迷,都喜歡越劇,就連剛讀國小三年級的兒子跳跳,也是徐玉蘭的鐵桿“冬粉”,《新民晚報》曾用大版篇幅發表跳跳的口述文章,詳述與徐大師的戲緣。我們可在第五輯“人間有味”的《徐玉蘭的小“冬粉”》一文中,領略跳跳對戲的痴迷與發噱。由此也可以說明,家庭的薰陶,對一個幼小心靈的成長和藝術的萌芽發端,無疑是較為重要的方式。
燮鈞讀書善於思考,第六輯“一孔之見”便是他思考的記錄。有些人一生讀書不少,有的是工作需要,不讀不行,功利使然;有的人讀書為了趕時髦,專讀暢銷書,跟風很緊,心得全無,博得虛榮心的滿足;更有的讀書為了剽竊,賊眼炯炯,將人家坐冷板凳鑽故紙堆所得成果毫無羞恥地占為己有。而岑燮鈞的書評、影評,都是經過自己品味咀嚼,或剖析原作宗旨,加以引申發揮,或與作者心靈撞擊,產生新的思想火花,是兩者交融的產物,絕非抄抄簡介、拾人牙慧的文字。
燮鈞收在本書的絕大多數作品,我都曾拜讀過,有的還是經我的手首次發表的。現在重新閱讀,仍覺新鮮,富有感染力。文學的魅力,或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