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剝奪效應

感覺剝奪效應

是讓個體與周圍環境的刺激完全處於隔絕的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覺剝奪
  • 外文名:sensory deprivation
定義,由來,

定義

是讓個體與周圍環境的刺激完全處於隔絕的狀態。感覺剝奪常發生在處於特殊環境中的個體身上,如身陷沙漠的遠征者、飄落孤島的遇難者、長期隔離監禁的囚犯,往往會產生這種現象。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感覺剝奪一周之後即會出現病理心理的現象,導致視、聽錯覺幻覺,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緊張恐懼、焦慮不安、情緒不穩、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受暗示性增高等。對感覺剝奪的研究表明,豐富多彩的環境刺激是個體生存與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由來

美國心理學家黑伯曾做過一種“感覺剝奪”的實驗。在實驗中,他讓被試者在小房間裡,躺在床上,除了吃飯睡覺不許起來,他們的眼睛戴著護目鏡,手上戴著厚手套,耳朵戴上了耳塞,看不到,聽不到也摸不到外部的世界。這樣隔離了12小時、24小時、48小時後,再讓被試者接受算術、字謎及組詞等測試,結果是隔離時間越長,嚴重的甚至出現難以集中精力、容易激動、對刺激過敏、緊張焦慮、思維遲鈍、出現錯覺、幻覺。
這個實驗證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須不斷從外界獲得新的刺激。遺憾的是很多孩子的父母由於具有“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地錯誤觀念,對孩子探索學習地行為橫加干涉,關閉鎖住他們地嘴——不許說話;捆住他們地手——不許動,讓他們成為木頭人,家長省心了,可孩子傻了。有些家長虛榮、代償心理嚴重,害怕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在家裡孩子的一切生活家長全部包攬;在校不允許孩子參加實踐活動,這樣的做法使孩子遠離豐富多彩的現實,最後成為只會讀書和考試的“書呆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