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主題·意識——里夏爾主題批評探索

感覺·主題·意識——里夏爾主題批評探索

《感覺·主題·意識——里夏爾主題批評探索》是2016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京明。

基本介紹

  • 書名:感覺·主題·意識——里夏爾主題批評探索
  • 作者:魯京明
  • ISBN:9787513041614
  • 頁數:256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5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選題研究的主題是法國文學批評家讓-皮埃爾·里夏爾的主題批評,主題批評的開創者是加斯東·巴什拉,但是最有影響的主題批評家卻是里夏爾,雖然里夏爾並未發表過系統性的文藝理論專著,卻以自己的批評實踐昭示了他的批評觀,表達了他對文學本質的深刻見解,以及對感覺,對人的生存體驗的關注。
主題批評涉及的“主題”(thème)概念其涵義並非是人們通常賦予該詞的意義,羅傑·法約爾(Roger Fayolle)在《批評:方法與歷史》中指出“主題”的概念用於文學評論中,指作品中無意識出現的與創作主體“對世界的看法直接有關的事實。”杜博維茨基(S.Doubrovsky)認為主題是一切人類關係的情感色彩,它與存在的基本關係,即每個人看待他與世界、與他人和上帝之間關係的特殊方式有關。
從上述學者對“主題”的定義中可見“主題”與情感、世界觀有關。里夏爾把“主題”定義為一種“表達內涵意義的個人的形式”,他把“主題”概括為“一項具體的組織原則、一種形式或一個固定的對象,圍繞它,可以構成並發展起一個世界”。根據里夏爾的表述,我們不妨把文本看成是由主題編織而成的一個思想意識結構,它集合了文本中包含的一系列主題要素。這個結構不是雜亂無章的,它的構成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個結構有一個核心,即核心主題,一個作品中可以有多個主題,主題與主題通過一種暗含的相似性,或者說通過它們所共有的語義要素聯繫起來。一個主題可以呈現為不同的主題素(motif),它們圍繞著主題形成一個主題星座,一個星座與另一個星座通過主題連結起來構成主題網。這便是里夏爾說的組織原則。
這裡所說的“主題”,其含義是非明示的,不具有普遍意義。它不是文化共同體中的成員共享的,老生常談的主題,而是被賦予了個人情感內涵的特殊主題。這樣的主題構成的網路反映出人與世界建立關係的特殊方式。主題批評家往往從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或意象入手,找出它們之間的關聯和相似性,抽象出它們共同包含的核心因子,一部作品中起統攝作用的主題可能只有一個,但是在這個主題之下可以有無數個包含核心主題因子的主題,主題通過一系列包含主題素的物象和意象得以呈現,從而構成一個一個主題因子束,每一個因子束又和別的因子束髮生關聯,從而構成一個巨大的主題網路。
在《司湯達作品中的認識與溫情》中,“雙重唯一的司湯達”就是里夏爾確定的司湯達意識結構中最核心的主題,它反映出司湯達的創作意識受到“認識”與“溫情”這對矛盾的困擾,他既不能一味追求認識使作品失去想像空間和美感,又不能容忍模糊對認識的阻礙,這種矛盾的困擾在作品中表現為各種包含著這個核心主題因子的主題,它們通過各種具體的情節、景物和意象表現出來,“確定”、“限定”、“數學”、“法律”、“赤裸”等都可被看作聚合在一個同位項上的主題,它們都包含了追求明析的認識這一核心主題因子,而“模糊”、“虛偽”“漫畫”、“陰暗”“不確定”等都可被看作與“溫情”同位的主題項。紅與黑中的主人公於連總是通過各種方式掩藏自己的真實感情和內心活動,他喜歡黑暗,總是在關緊房門,夜深人靜時拿出藏在褥子下的拿破崙的像來看,類似這樣的情節就是具體的主題表現形態。

作者簡介

魯京明,女,1961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法語專業,同年留校任教,已從事法語教學30年,期間作為訪問學者曾先後到法國巴黎八語言科學系、魯昂大學語言科學系,巴黎八法文學系研修,獲得法國DEA文憑,
2009年晉升教授,2014年在廈門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
學術專長為法國文學與批評、外語教學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在國核心心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文學和外語教學研究論文出版譯著4部,有《昆蟲記》的第8、第9和第10卷(花城出版社,2001)、《個體在藝術中的誕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目錄

摘 要
導論
第一章 里夏爾對作家作品的整體研究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批評實踐)
第一節 對作品中作家深層意識的建構 (對司湯達作品中主題網路的建構)
第二節 對司湯達作品認識與溫情這一恆常主題的把握
第三節 從人物的形態創造到深層意識的探索(對福樓拜存在深處之困擾的揭示)
第四節 對詩人深層意識的探索 (對現代詩的批評)
第五節 里夏爾早期批評的特徵
小結
第二章 20世紀60年代裡夏爾對主題批評理論的建構
第一節 里夏爾的批評原則
第二節 里夏爾對主題的定義
第三節 主題的物質性
第四節 確定主題的方法
第五節 作品的意義與存在之間的關係
第六節 風景
小結

第三章 20世紀70~80年代:從整體閱讀到微觀閱讀
第一節 何謂微觀閱讀?
第二節 微觀閱讀的特點
第三節 微觀閱讀與整體閱讀的關係
第四章 20世紀90年代後的批評
第一節 從物出發
第二節 里夏爾的批評觀
第三節 批評家的創作之維
小結
第五章 里夏爾的主題批評與比較文學的“主題學研究”辨析
第一節 比較文學中的“主題”(thème)和”母題”(motif)概念
第二節 主題學中“主題”與“母題”的關係
第三節 主題批評中的主題概念
第四節 主題的表現方式
第六章 主題批評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資源
第一節哲學基礎
第二節 主題批評的方法論資源
小結
第七章 主題批評與結構主義批評的互動
第一節 里夏爾主題批評與結構主義的交集點
第二節 里夏爾對結構主義理論的借鑑
第三節 兩種批評話語的特徵
第四節 對待理論的態度
第八章 主題批評與精神分析的互動
第一節 主題批評與精神分析的結合
第二節 主題批評與精神分析結合的基礎
第三節 里夏爾對精神分析的創造性吸納
第九章 里夏爾式批評對中國文學批評的借鑑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