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而後動,《禮記》關於知與物關係的觀點。出自《禮記·樂記》。人初生時是平靜的,這是天賦的本性;“感於物而動”,意為感應外界事物,使內心活動起來,這是人本性的一種表現。“物至 知(智)知”,意為事物來到之後,心智就能對它有所知覺、有所認識;認識事物之後,“好惡形焉”,意為人的好惡之類的情感就會表現出來。強調人的認識和情感是“感物而動”的結果,對“精合感應”及“知與物接”學說的提出有一定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而後動
- 出處:《禮記》
感而後動,《禮記》關於知與物關係的觀點。出自《禮記·樂記》。人初生時是平靜的,這是天賦的本性;“感於物而動”,意為感應外界事物,使內心活動起來,這是人本性的一種表現。“物至 知(智)知”,意為事物來到之後,心智就能對它有所知覺、有所認識;認識事物之後,“好惡形焉”,意為人的好惡之類的情感就會表現出來。強調人的認識和情感是“感物而動”的結果,對“精合感應”及“知與物接”學說的提出有一定影響。
感而後動,《禮記》關於知與物關係的觀點。出自《禮記·樂記》。人初生時是平靜的,這是天賦的本性;“感於物而動”,意為感應外界事物,使內心活動起來,這是人本性的一種表現。“物至 知(智)知”,意為事物來到之後,心智就能對它有...
謀而後動,漢語成語,拼音是móu ér hòu dòng,意思是指做事要先訂好計畫然後再行動。出自《法言義疏》。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義疏》卷三:“珍其貨而後市,修其身而後交,善其謀而後動成道也。”成語用法 示例 苞苴所入...
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作品注釋 (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2)噍(jiao)以殺(shai):急迫短促。(3)嘽(chan)以緩:舒展和緩。(4)發:振奮。散:奔放。(5)廉:端正方直。作品翻譯 樂是由聲音生成的,它產生的本源在於...
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闕)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壯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調。人之善惡非牲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
千聖語學,皆指中道,不落二邊。如言中、言仁、言知、言獨、言誠是也。若言寂,則必言感而後全言無,則必言有而後備,以其涉於偏也。心廓然如太虛無有邊際,日用云為,酬酢萬事,皆太虛變化也,非以內心而應外事也。若誤認...
難曰:“感而思室,飢而求食,自然之理也。”誠哉是言!今不使不室不食,但欲令室食得理耳。夫不慮而欲,性之動也;識而後感,智之用也。性動者,遇物而當,足則無餘;智用者,從感而求,倦而不已。故世之所患,禍之...
所謂智慧的運用。 《尸子》卷上:“行有四儀:一曰志動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義。” 三國 魏 嵇康 《答》:“夫不慮而欲,性之動也;識而後感,智之用也。性動者遇物而當,足則無餘;智用者從感而求,勌而不已。” ...
《記》曰:“物至知知,而後好惡形焉。”何者?好善惡惡,感於物理者也,好妍惡媸,好富惡貧,感於物慾者也。道不離物,物不離事,盈天地間,物物各有一理存焉,去欲求理,豈以空談悟哉?不曰理,而曰物者,踐其實耳。...
蓋言吾心之感,似涉於有矣。然雖顯而實微,雖見而實隱,又近於無。以其有無不形,故謂之幾。“幾善惡”者,言惟幾故能辨善惡,猶雲“非幾即惡焉耳”。必常戒懼,常能寂然,而後不逐於動,是乃所謂“研幾”也。今之議者...
而實際上,引起磁通量變化的原因不外乎兩條:其一是迴路相對於磁場有運動;其二是迴路在磁場中雖無相對運動,但是磁場在空間的分布是隨時間變化的,將前一原因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稱為動生電動勢,而後一原因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稱為感生電動...
”嘗試論聲實之先後曰:“民黠政頗〔42〕,須理而後動,斯實先聲後 也。民離政亂〔43〕,須感而後化,斯聲先實後也。立實以致聲,則難在經始〔44〕;由聲以循實,則難在克終〔45〕。操其柄者能審是理〔46〕,俾先後...
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無息者而謂之動,謂之陽之生,非謂動而後生陽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體不易者而謂之靜,謂之陰之生,非謂靜而後生陰也;若果靜而後生陰,動而後生陽,則是陰陽動靜,截然各自為一物矣。陰陽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