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膽道出血

感染性膽道出血指由感染所致的膽道出血。單純性細菌感染引起的膽道出血較少見,多為膽道蛔蟲、膽道結石或狹窄等因素造成膽道系統繼發性感染引起的出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感染
  • 常見症狀:上腹部絞痛、上消化道出血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感染是國內所見膽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誘發因素有膽道蛔蟲病、膽管結石和膽管性肝膿腫等。發病機制有3種:①肝膽管在急性化膿性炎症時,黏膜面形成潰瘍,有些較深潰瘍,可穿透膽管壁,累及伴行血管壁,從而導致血管壁破潰,血液流入膽管內。②感染引起肝內急性瀰漫性膽管炎、小膽管炎和膽管周圍炎,在匯管區可形成多個小膿腫,在某些區域由於肝組織壞死液化而發生多個肝膽管-血管瘺,這種病變常合併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③多發性肝膿腫的後期,膿腫間肝組織遭到破壞,累及鄰近的肝膽管和血管,形成感染性動脈瘤或門靜脈擴張,隨後擴張的血管壁突入受損的肝膽管內,引起血管壁糜爛破潰而出血。

臨床表現

多發生在有嚴重的膽道感染或膽道蛔蟲病的基礎上,患者突發上腹部絞痛,隨之發生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血雖然經過處理後可以暫時停止,但由於膽汁的特殊作用,經數天至2周時間,出血又復發,由於感染及出血,患者的情況迅速嚴重惡化,不少患者可並發多發性膽源性肝膿腫。

檢查

1.B超檢查
可發現肝內、外膽管擴張,發現膽囊及肝膽管結石,肝、胰的占位性病變。
2.CT及肝核素掃描
顯示占位性病變。
3.胃腸鋇餐X線檢查
可除外由食管下段曲張靜脈破裂及潰瘍引起的出血。
4.選擇性肝動脈造影
可發現肝內占位性病變、肝動脈的瘤樣病變、肝動脈膽管瘺、肝動脈門靜脈瘺及肝動脈的異常病變。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的陽性結果可為膽道出血提供治療依據。
5.纖維內鏡檢查
內鏡下發現血液自壺腹開口處流出,則確診為膽道出血。同時了解並排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的出血病變。

診斷

根據膽石症、膽道蛔蟲病、肝膽或胰腺腫瘤等病史,結合反覆上消化道出血表現,一般診斷不難。根據B超、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纖維內鏡等檢查結果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治療

感染性膽道出血患者,需要在較短時間準備後,即行手術治療,以治療膽道感染及控制出血。目前常用的控制出血的方法有。
1.結紮出血的肝葉肝動脈或當定位不夠明確時,亦可結紮肝固有動脈。
2.肝葉或肝部分切除術。通過經皮選擇性肝動脈造影了解出血的部位,同時可經動脈插管作該肝動脈支栓塞術,但此方法需要複雜的設備和熟練的技術,同時不能處理膽道的病變,因而使用有所限制。對於肝外膽道出血,手術可以查清出血的來源,若出血來自膽囊,應行膽囊切除術;若出血來自肝動脈,則應切除或結紮該破潰的肝動脈支,單純縫合膽管黏膜面潰瘍,一般不能達到止血目的,手術後可再次破潰出血。手術應同時處理膽道病變,建立充分的膽道引流以控制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