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流產

發病機理,診斷要點,感染性流產危害,臨床表現,輔助檢查,併發症,治療措施,

發病機理

感染性流產的病原菌常常是陰道或腸道的寄生菌(條件致病菌),有時為混合感染。厭氧菌感染占60%以上,常見的有厭氧鏈球菌、類桿菌、梭狀芽胞桿菌等。需氧菌中以大腸桿菌和假芽胞桿菌為多見,也見有β-溶血鏈球菌及腸球菌感染。
1、風疹、麻疹、腮腺炎、流感以及弓形蟲感染均可能引起流產。
2、皰疹病毒感染早孕期間的生殖器皰疹病毒感染也會導致流產,同屬性傳播性疾病。
3、衣原體、解脲支原體感染它們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類微生物,是一個新的感染菌群。這一感染可通過性交傳播。因此,感染的夫婦雙方必須同時治療。妊娠期婦女宜用紅黴素類藥物治療。此感染可能無明顯臨床症狀,但可以引起反覆流產。
進入生育期,首先要避免反覆的人工流產,偶爾一次人工流產,若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先進的人流技術,對子宮的損害能夠降到底線,但多在短時間內反覆進行的人工流產術,對於子宮的傷害相當大,也是日後子宮患病、不育乃至早衰的重要原因。私自服藥墮胎者,則更加危險,很容易引起子宮破裂、子宮大出血或感染性疾病。不僅直接摧殘了子宮,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是引起習慣性流產的一個危險因素,習慣性流產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調理和治療,將對女性孕育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孕婦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

診斷要點

根據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感染性流產的診斷並不困難。感染性流產應當作出病菌診斷;此外,還應注意併發症的診斷,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DIC等。

感染性流產危害

1.術時併發症:子宮出血在200毫升以上;人流綜合徵又稱心腦綜合徵,發生率12%,受術者突然出現心動過緩,心律失常,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昏厥和抽搐;子宮穿孔;漏吸,胚胎組織未能吸出,以至妊娠繼續發展。
2.近期併發症:人工流產不全,術後陰道出血長達15天以上;術後2周內由於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現子宮內膜炎,附屬檔案炎,盆腔炎等;宮腔積血;宮腔粘連,術後閉經或經量顯著減少,有時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宮增大積血。
3.遠期併發症:慢性盆腔炎;月經異常;繼發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
4.再次妊娠時的併發症:不孕症;晚期流產偏高;早產偏高;圍生期死亡率偏高;產前、產後出血率增加;新生兒溶血症增加。因此,選擇可靠安全的避孕方式是使女性免於流產危害的重要手段。

臨床表現

病人除了有各種類型流產的臨床表現和非法墮胎史外,還出現一系列感染相關的症狀和體徵。根據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感染性流產的診斷並不困難。感染性流產應當作出病菌診斷;此外,還應注意併發症的診斷,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DIC等。
1.感染的一般臨床表現:畏寒發熱、脈搏增快、噁心、嘔吐等。
2.腹痛:常表現為下腹部或盆腔部位的持續性疼痛;當存在瀰漫性腹膜炎時疼痛可波及全腹。
3.白帶異常:白帶量增多,常為膿性或膿血性,有臭味。
4.婦科檢查:宮口可見膿性分泌物流出,宮頸舉痛明顯,子宮體壓痛,附屬檔案區增厚或有痛性包塊。
5.腹膜炎體徵:下腹部或全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和肌衛。

輔助檢查

常規檢查
感染性流產孕婦可視病情輕重選擇檢查項目:
(1) 尿液分析:除尿常規外,還可做培養及藥敏試驗。
(2) 子宮腔及子宮頸分泌物培養: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除做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外,還可做直接塗片革蘭染色檢查。
(3) 血培養:最好在入院時或有寒戰時做。
(4) 電解質等檢查:包括鉀、鈉、氯、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動脈血氣分析。
(5) 血液檢查:凝血因子,如第Ⅴ、Ⅷ等因子,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纖維蛋白裂解物檢查,以及血漿乳酸、乳酸鹽水平等測定。
(6) 放射線檢查:探測有否肺膿腫、肺炎、感染性肺栓塞。
(7) 腹部檢查:腹部平片或超聲、CT檢查,了解有否腸梗阻、內臟穿孔、盆腔膿腫。子宮或內臟穿孔時可見膈下積氣,產氣桿菌感染時盆腔積氣,嚴重者形成蜂窩狀。
(8) 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檢查:了解心臟功能,必要時監測中心靜脈壓,記錄出入液量。
實驗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
2.凝血功能檢查:感染性流產可以進一步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此時可見凝血參數異常,如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3P”試驗等異常。
3.病原菌檢查:宮頸分泌物塗片直接做革蘭染色查找病原菌。血、宮頸管或宮腔內容物做厭氧菌及需氧菌培養可見菌群生長。培養同時應做藥敏試驗。
4.其他:重症病例應做血氣分析、水電解質及腎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發生子宮穿孔或內臟穿孔時,做胸部、腹部透視或攝片可見膈下積氣。產氣桿菌感染時可見盆腔積氣,嚴重者形成蜂窩狀改變。

併發症

感染性流產重症者可並發感染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DIC、盆腔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併發症,臨床上應加以重視,及早防治。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是迅速控制感染,儘快清除宮腔內容物,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1.控制感染:可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及抗生素的抗菌譜決定使用藥物的種類、劑量及給藥途徑。在致病菌及藥敏試驗未明確之前,應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用藥。常用的聯合用藥方案有以下幾種。致病菌藥敏試驗明確後可選擇1~3種敏感的抗生素。
(1)青黴素G(1 000萬~2 000萬U/d)+慶大黴素(16萬~24萬U/d)。
(2)先鋒黴素Ⅵ(2~3g/d)+甲硝唑(1~2g/d)。
(3)新青黴素Ⅱ(4~6g/d)+慶大黴素(16萬~24萬U/d)。
(4)紅黴素(2g/d)+氯黴素(2g/d)。
2.手術治療:感染性流產的潛在危險是感染灶擴散,並發感染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及DIC等嚴重併發症。因此應及早進行手術,去除病原。
(1)清宮術: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病情穩定者宜及早清宮。術前可先用宮縮劑(靜脈點滴或肌注),以防子宮穿孔。術時可先用卵圓鉗將宮腔內大塊組織鉗出,用大刮匙搔刮宮壁一周,感染的子宮組織很脆弱易發生子宮穿孔,故最好由有經驗的醫生施術。另外,清宮術有加速細菌血行擴散的危險,應加強術後抗感染治療,並注意對生命體徵的監護。
(2)子宮切除術:一般來說,感染性流產在清除感染的胚胎組織以後,炎性多能控制,但也有個別病例炎性難以控制,進而出現感染性休克、腎功能衰竭及DIC等,同時還證明存在子宮穿孔或子宮實質嚴重感染時應考慮做子宮切除術。
3.支持治療:嚴重感染的病例應予以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輸血及輸人體白蛋白、補充熱量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手術的耐受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