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首(南唐李煜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感懷二首》是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一組詩,共兩首。第一首詩情融景中,從桐花開放觸發情思,描繪的自然景色打上了詩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反映出詩人寂寞、痛苦、迷茫的心態。第二首詩由“佳節”引起無限的哀戚,將節日的特定意涵與昔日情景聯繫起來,致使詩人悲泣失聲,透出詩人極力按捺內心悲痛而最終未能成功的克制。兩詩以平易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無限懷念之情,感情真摯深沉,悽惋感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感懷二首
  • 創作年代:南唐
  • 作品體裁:詩
  • 作者:李煜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感懷二首
  • 其一
又見桐花發舊枝1,一樓煙雨暮淒淒2
憑闌惆悵人誰會3?不覺潸然淚眼低。
  • 其二
層城無復見嬌姿4,佳節纏哀不自持5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桐花:指梧桐的花,清明節的節花,常表示鄉愁、相思、祭祀等義。白居易寒食江畔》:“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2. 淒淒:暗含心理的悽愴和暗淡。
  3. 憑闌:憑欄,身依欄桿。會:理解,體會。
  4. 層城:指京師,王宮。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十六》:“宮女多怨曠,層城閉蛾眉。”嬌姿:嬌媚的姿容。
  5. 纏哀:纏綿哀怨。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
  6. 芙蓉城:古代傳說中的仙境,這裡指金陵。歐陽修六一詩話》:“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雲,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芙蓉,荷花。城,一作“池”。蛾眉:蠶蛾觸鬚細長而彎,藉以形容女子所畫之眉的姣好,也代指美女,這裡指大周后周娥皇

白話譯文

  • 其一
又一次見到桐花發於舊枝,淒淒細雨如煙,雨聲在日暮時充溢滿樓。
我身依欄桿,因失望失意而哀傷,有誰理解?不知不覺就潸然落淚,低頭哀思。
  • 其二
如今再次登上城樓,卻無法再見她嬌媚的姿容,在此佳節時分更覺哀不自勝。
雲霧中的月亮還像當年一樣空自照著,我只能在金陵城頭為你哭泣。

創作背景

據《南唐書·女憲傳》,大周后周娥皇於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二日病故,詩人“每於花朝月夕,無不傷懷。”為其作詩若干,其中有此二首,而詩中說“又見桐花發舊枝”,則兩詩應作於乾德三年(965年)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從桐花開放觸發情思,描繪的自然景色打上了詩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即所謂情融景中,反映出詩人寂寞、痛苦、迷茫的心態。詩以“又見”二字領起,語調淒涼,飽含著傷感。因是“又見”,此前就一定有已見。而此前的已見是夫婦並肩,共賞桐花,依偎笑語,情意綿綿,是快樂而溫馨的時光。年來年去,此刻又見桐花開。樹依然是那棵樹,花也如同往年一樣的美麗潔白,不同的是,身邊少了相依共語的賞花人,喚起了詩人的無限傷心。“發舊枝”是透過樹與花而言人,花依舊,人不同,透出的物是人非之感格外沉重。“一樓煙雨暮淒淒”,看那滿天的紛紛雨絲,伴著黃昏的暮氣,煙一般地瀰漫,霧一樣地發散,直向人的心頭籠罩而來。人在樓台,四望所及,無處不是濕漉漉的,感覺都是沉甸甸的。暮色中的煙雨,仿佛再織出舊日的情景;暮色中的桐花,又分明在提醒那是過去的時光。“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夫妻間的情意有多少具體入微的細節在其中,無人可以訴說,也就無人可以理解,無人可以體會。此時內心的傷痛只有自己感受,獨自咀嚼,除了淚水的流淌,別無語言可以表達。一個“低”字不僅摹寫出詩人眼垂淚落那一霎的細小動作,更表現出詩人在那一時刻無語沉痛的心境。
第二首詩由“佳節”引起無限的哀戚。“層城無復見嬌姿”,詩人穿行於空寂的宮殿之中,雖依然是宮娥侍女簇擁,雖然是一樣的金爐焚香,一樣的紅錦鋪地,可就是沒有了相伴十年的妻子。此情此景,無不將往年此時的所有回憶都推上了詩人心頭。而樓台之外,那輕煙般的暮色,那月光的明媚,都曾經是繁華過後夫婦倆獨處時的私語與共賞,如今喚起了往昔二人共賞的甜蜜,卻又殘忍地摧殘著詩人這個孤獨者的心靈,讓人嘆息,煙月如舊而只是“空有”。接著的“佳節纏哀不自持”一句是詩中的承重點,上接“層城無復見嬌姿”的迷惘,下啟“空有當年舊煙月”的惆悵,將節日的特定意涵與昔日情景聯繫起來,致使詩人有“哭蛾眉”的悲泣失聲,透出詩人極力按捺內心悲痛而最終未能成功的克制。這裡,“纏哀”一詞用得生動。哀痛本是人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的事物無乾。這裡卻說“佳節纏哀”,仿佛哀痛不在人的內心,而是節日的全部就是哀痛,緊緊地纏繞著過節的詩人,以至於詩人不能自我把持,在節日之際大放悲聲。
兩詩以平易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無限懷念之情,感情真摯深沉,悽惋感人。

名家點評

山西師範學院副教授王曉楓:詩中的“一樓煙雨暮淒淒”、“芙蓉城上哭蛾眉”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詩句,意象迷離,令人感傷。(《李煜集》)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號鐘隱,初名從嘉,南唐中主李昇第六子。文獻太子卒,以尚書令知政事被立為太子。建隆二年(961年)即位。開寶八年(975年),宋軍南征,曹彬攻破金陵後出降,被俘至京師,封違命候。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服牽機藥而死。他通曉音律,工書畫,善詩文曲詞,詞的成就尤高,開拓了詞的境界,被俘後,尤多慷慨悲涼之音,所作詩詞,今有輯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