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寺磚塔

感應寺磚塔

感應寺磚塔,又稱西寺塔,位於曲沃縣城與曲沃古城之間,曲沃縣西環路西、樂昌二中南,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感應寺磚塔始建於宋代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因地震塔身破裂為兩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感應寺磚塔
  • 地理位置:位於曲沃縣城與曲沃古城之間,西南街中學對面
  • 占地面積:七百多平方米
  • 景點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又名:西寺塔
  • 建造時間:1165年
歷史沿革,建築結構,寺塔文化,重新修整,

歷史沿革

感應寺磚塔,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城中西門外,座北朝南,始建於宋乾道元年(即金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塔高十二層。不幸的是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八月,曲沃發生了毀滅性地震。“房舍倒塌,地裂成渠,感應寺塔墜四層,余裂為二”。所以,感應寺磚塔又被鄉民們稱為之裂破塔。
感應寺磚塔從興建至今,遭受了多次自然或人為的損害。其中有記載的大地震就有多次。除元大德七年的地震對塔損害較大以外,還經歷了明嘉靖三十四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的兩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大地震,但並沒有對感應寺塔造成重大損害的記載。1941年,日軍在華北地區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駐守曲沃的日軍因城防需要,燒掉了曲沃城外的感應寺,並企圖用炸藥炸毀寺內磚塔,結果只在塔身下方炸陷了一小部分,古塔整體巋然未動,只好作罷,古塔仍屹然矗立在原地。這也從一個方面驗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築技術水平。
感應寺塔現存塔體僅餘七層,黃泥砌磚,素麵。一層較高,塔檐部為磚雕仿木結構造型,斗拱較大。二層以上檐部均為疊澀檐,每層檐部拐角處上端有木質殘存,似為懸掛風鈴之用。各層塔檐最外一層雕有曲線花紋,略像勾頭、滴水。塔內空間較大,內壁八角形南面設磚券門道,北面磚砌小佛龕頂部磚砌藻井。內壁上部除東西兩面外,其餘六面都有構件榫洞,可以判斷樓板梁架結構為井字形,用以承載木梯攀登。

建築結構

感應寺磚塔的塔基約七百多平方米,塔高十二層,總高 44.1 米。三層以上向中部磚木結構塌落,形成東西開裂的一條縫,又俗稱裂破塔,該塔為八角樓閣與密檐結合式磚塔,其基礎上層為標本樓閣層,檐部施磚刻斗拱五鋪作,二層以上皆為密檐結構,塔身為八角形。工程艱巨,歷來少見。
感應寺磚塔的形制為遼金時期北方地區盛行的密檐塔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中空,塔身造型端正。塔身一層以上的密檐部分隨高度將每一層出檐深度都往裡作不等量的遞減,使塔的外形顯得更加高挺、碩壯,顯示了北方民族勇健豪放的氣質。元大德七年大地震,塔體墜落四層,剩餘的二層以上裂為兩部分,故又有“裂破塔”之稱。至上世紀中葉,感應寺塔是曲沃最高的建築物和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曲沃的標誌性建築。
據老輩人傳說建塔之初,先在四周打上土堆,塔建一層,土堆積一層,直到磚塔竣工,再用車把土拉掉,這種施工方法匯集了曲沃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寺塔文化

曲沃早先流傳有一首童謠:“曲沃人,愛想家,一天不能離開媽,三天不見裂破塔,眼窩通紅淚嘩嘩。”童謠中的“裂破塔”就是曲沃感應寺磚塔。
感應寺塔自建成至今已有842年,元代地震古塔裂分為兩部分也已700餘年,可謂飽經滄桑,閱世深遠,飽覽了歷朝歷代曲沃本土的興衰變遷,可以說是一個默默的歷史見證者。
因感應寺塔所在的感應寺在舊城中西門外,距城較近,所以在歷代就是本地人們拜佛進香經常光顧的地方,香火異常旺盛,同時也是曲沃歷史上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吟詩會友時常聚會的地方。
明代曲沃城內人、吏部右侍郎李尚思在其《城四寺夏集》詩中這樣寫到:避暑花宮集,清飈敞客襟。一峰當牖靜,雙樹抱台深。席引青蓮色,尊移古塔陰。因君起妙悟,瀟灑白雲心。詩中正是描寫了感應寺塔下的一次聚會,說明古塔之下在當時還是人們消暑乘涼的好去處。愛國學者顧炎武居於曲沃東韓村宜園、講學絳山書院期間,也常徜徉於古塔之下,據說他看到感應寺塔後曾經感言“仰寶塔而懷志,訪東韓而溫故,沃國春光可尋”。

重新修整

感應寺磚塔時代久遠,遭受了八百年風雨侵蝕,戰火紛擾。雖聳立在古城一隅,也曾經順治十年、解放初期的兩次維修,但其地基略微下沉,造成塔體略微傾斜。元大德七年地震開裂成兩部分的塔體也分別出現細微裂隙,頂部的殘磚風雨中也時有墜落,因此急需重新維修。
感應寺磚塔
2007年4月,曲沃縣委、縣政府成立感應寺塔維修工程籌備領導組,以政府名義向社會各界廣發捐資倡議書,主管部門縣文物旅遊中心和熱衷於文物保護的社會人士也四處募捐。
維修工程從2007年5月開始,至2007年11月結束,歷時半年有餘,完成了塔體搶險加固,恢復了一層斗拱挑檐,修補了被日寇炸陷部分,總耗資40餘萬元,終使古塔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曲沃人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