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二首

《感寓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組詩作品。第一首通過對古代寶劍的描述,感嘆沒有人像風鬍子識劍一樣賞識自己;第二首通過辭賦家揚雄與“輕薄兒”的強烈對比,表達了詩人刺世諷時之意。這兩首詩都是借古喻今,意存高遠,節奏明快,風格豪放。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感寓二首
其一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電騰不可沖
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
風胡歿已久,所以潛其鋒。
吳水深萬丈,楚山貌千重。
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其二
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
意氣人所仰,冶遊方及時。
子云不曉事,晚獻長楊辭
賦達身已老,草玄鬢若絲
投閣良可嘆,但為此輩嗤。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感寓:寄託感慨。
⑵“寶劍”句:謂干將、莫邪事。《晉書·張華傳》:晉人雷煥妙達緯象,與張華共觀天象,雷煥言鬥牛之間頗有異氣,乃寶劍之精上徹於天,並言在豫章城。張華補雷煥為豐城令。雷煥在豐城縣獄屋基掘得一石函,中有雙劍。雷煥送一劍與張華,留一劍自佩。張華得劍,給雷煥的信中說:“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後張華被誅,劍失所在。雷煥卒,其子雷爽為州從事,侍劍行,經過延平津。劍忽從腰間躍出墮水。雷煥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須臾,光彩照水,波濤驚沸。雷爽嘆曰:“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乎?”
⑶“雪花”句:謂劍之光華。《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越王勾踐召薛燭相劍。越王將寶劍取出,薛燭手振拂,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
⑷騰:賓士。不可沖:即不可當之意。
⑸風胡:即風鬍子。春秋時楚國人,傳說中的相劍士。歿:死。
⑹會當:應當、須當。神物:指干將、莫邪,具有神通之物。
⑺鹹陽:秦朝都城,此代指長安。
⑻“宮柳”句:宋本作“百鳥鳴花枝”。
⑼“綠幘”二句:此用漢董偃事。《漢書·東方朔傳》:“(漢武)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轡,入則侍內,為人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財交士,令府中曰:‘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與偃善,謂偃曰:‘足下私侍漢主,挾不測之罪,將欲安處乎?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如是則上知計出於足下,則安枕而臥者,無慘怛之憂。’偃入言之主,主立奏書獻之。上大悅,更名竇太主園為長門宮。上以錢千萬從主飲。後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蔽膝,道入,未坐定,上曰:‘願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有詔謝,主簪履起,自東廂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傅鞲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庖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主乃請賜將軍列侯從官金錢雜繒各有數。於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綠幘,綠帽子,賤人之服。此二句宋本作“玉劍誰家子,西秦豪俠兒”。
⑽意氣:意態,氣概。仰:一作“傾”。
⑾“子云”二句:漢代辭賦家揚雄,字子云,中年時曾向皇帝獻《長楊賦》等。《漢書·揚雄傳》:“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孝成帝時,待詔承明之庭,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以諷。哀帝是,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訪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又,“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收雄,雄從閣上自投下,幾死。”不曉事,不通達時務。
⑿草玄:撰寫《太玄經》。揚雄晚年曾作有《太玄經》。
⒀投閣:此用漢揚雄事。揚雄校書天祿閣時,劉棻曾向揚雄問古文奇字。後劉棻被王莽治罪,株連揚雄。當獄吏往捕時,雄恐不能自免,即從閣上跳下,幾乎摔死。後有詔勿問,但京師紛紛傳語:“惟寂寞,自投閣。”

白話譯文

其一
寶劍如一雙蛟龍,劍面鑄著芙蓉般的花紋。
其精光照射天地,劍光電騰,上不可擋。
一旦飛出金匣,雌雄劍各自分離。
善相劍的風鬍子久已不在,因此它們才潛其鋒芒,不再出現於世。
雖然中間隔著萬丈深的吳水,以及千重楚山,
但像干將、莫邪雌雄二劍這樣的神物,終當有一天會相會合的。
其二
二三月的鹹陽城,宮柳發出像黃金一樣的嫩枝。
有一個戴著綠頭巾的傢伙,原本是賣珠子的輕薄少年。
日暮之時,他醉酒而歸,騎在白馬上,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
他冶遊所到之處,人們都仰而避之,害怕他的氣焰。
揚子云老不曉事,到了晚年還獻什麼《長楊賦》。
到了皇帝手中時,揚雄已老,滿頭白髮還在寫《太玄經》。
他的投閣之舉實在令人嘆息,只落得個為此輩小兒嘲笑的下場。

創作背景

此為李白感事而諷之作,約作於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在京供奉翰林之時,當為在長安所見所感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其一
第一首詩主要是感嘆沒有人像風鬍子識劍一樣賞識自己,推薦給皇上;但是,仍然抱著與皇上風雲際會的希望。
此詩分三段。前四句寫雙寶劍的華美:玲瓏剔透,光華四射。中四句寫雙寶劍因相劍士久沒而潛藏其鋒。末四句寫雖然山高水深,但雌雄必會,寶物終現,表現了詩人樂觀向上的思想。“風胡歿已久,所以潛其鋒”為全詩主旨。“胡風歿”、“潛其鋒”,“終不隔”、“會當逢”是全詩脈絡。
這首詩對寶劍的描述出神入化。詩歌節奏明快,精神飽滿,希望強烈,充滿用世的激情。
其二
第二首詩可以分為兩段。“冶遊方及時”之前八句為第一段,“子云不曉事”之後六句為第二段。兩段詩將社會上身份不同,生活態度不同,境遇也不同的兩種人並放在一起,通過他們的反襯映顯,表現出詩人對人生和文人命運的思考。
第一段前兩句描寫春景,點明時節和地點,景色艷麗。三四句用漢朝董偃的故事。“幘”是包發的頭巾,當時按人們身份貴賤的不同,頭巾的顏色是有區別的,“綠幘”是平民百姓的用物。《漢書·東方朔傳》載:董偃少年時隨母賣珠,以維持生計。他因此出入武帝姑母館陶公主家,後得館陶公主寵幸,與她同居,成為她的情夫。一天,武帝至館陶公主家飲宴,董偃頭戴綠幘謁見,受到武帝的封賞,後來又被武帝寵用。據此,這首詩的第一段乃是針對得勢的外戚,譏刺他們驕縱放蕩,洋洋自得。詩歌描寫:深春的長安,宮院旁邊的柳條吐出金黃色的芽顆,秀嫩鮮麗。在這春光媚麗的季節,外戚的“輕薄兒”們更加放肆恣樂,招搖過市。你看:他們不知又在哪裡飲酒作樂了一天,直到日暮才醉醺醺地回去。連他們坐下的白馬也神氣活現,趾高氣揚地賓士在長安道上,更何況它們的主人,其驕橫的“意氣”實在使人仰慕企羨。他們享有特權,自然要及時尋歡浪玩,否則豈非太傻。“人所仰”三字的作用在於顯出“輕薄兒”“意氣”驕橫之意,“冶遊方及時”既是詩人描述“輕薄兒”及時作樂的行為,也是替他們說出處世的態度。李白“凡所著述,言多諷興”。(李陽冰《草堂集序》)這一段詩自然會使讀者產生詩人不僅是刺古也是諷今的聯想,它將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唐天寶年間楊國忠外戚集團,感受出詩人的厭惡之情。
第二段寫揚雄的遭遇。揚雄字子云,西漢著名的辭賦家、哲學家。《長楊賦》是他的辭賦代表作之一,《太玄經》是他的哲學著作。“不曉事”指揚雄書生習氣太濃,不熟諳世故吏道。《長楊辭》即《長楊賦》,是揚雄四十多歲時的作品。加“晚獻”二字,是為了強調他在仕途上可供利用的機會到來得太晚。後面緊接以“賦達身已老”,意謂揚雄獻上《長楊賦》等辭章,然而等他以辭賦揚名,年歲已老。其實揚雄賦名稱著,不算甚晚,李白以“老”視之,語氣帶有誇張。《玄》即《太玄經》。漢哀帝時,董賢等佞臣得勢,對趨附者授以高官厚祿,揚雄在家著《太玄經》,泊如自守。“鬢如絲”形容頭髮斑自。詩人說揚雄苦心精思作賦著書,至老仍不能得志,這已經是相當可哀了。可是更可悲的是,他在晚年又受了一場很大驚嚇。《漢書·揚雄傳》載:揚雄的學生劉棻被王莽治罪,將株連揚雄。當獄差前來收捕時,揚雄從他校書的天祿閣跳下自殺,幾乎摔死,後被赦。揚雄求聞達既已不易,暮年又遭到這一場禍難,這實在令人感慨萬端。然而得勢的外戚及其“輕薄兒”們,不需要刻苦努力,只憑藉他們特殊的關係和背景,就可以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他們對揚雄又是寫什麼《長楊賦》、《太玄經》,又是畏禍“投閣”,心裡覺得這個書生愚蠢之極,因此揚雄只可供他們嗤笑而已。
前後兩段詩,一邊寫外戚權貴、“輕薄兒”們耀武揚威,花天酒地,一邊寫文人困頓坎坷,禍隨身危,通過他們遭遇的強烈反差,表達了詩人刺世諷時的意圖。

名家點評

其一
明代林兆珂《李詩鈔述注》:以比賢者雖危,終當見用於時,不久淪落耳。此亦太白自負之詞。
其二
元代蕭士贇《分類補註李太白詩》:此時戚里驕縱逾制,動致高位,儒者沉困下僚,是詩必有所感諷而作。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感慨逖盪,歸於和平,所謂有大力者不動。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唐仲言曰:此刺戚里驕橫而以子云自況,所謂“綠幘”必有所指。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世所謂曉事者及時行樂耳。而至老矻矻者,晚節末路,又復可嘆。白氣骨自負,豈願以辭人終老?兩兩夾照,不是漫作詼調語。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此言少年乘時,賢者無位。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云:悲憤語不堪再讀。謝疊山云:此篇見人情可悲。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