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內涵,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闡釋——教育是對孩子真善美的呼喚,對於特殊的孩子要給予特殊的愛。該書是“國小教育的大師”(孫雲曉語)孫蒲遠老師五十二年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和長期班主任工作、心理輔導工作經驗的完美總結,對目前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該書既有豐富、生動、典型的教學工作案例,又有紮實、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基礎,是難得一見的班主任工作的全方位指導用書,也是不可多得的師範院校學生的職業培訓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愛的教育啟迪:孫蒲遠班主任工作精華集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作者:孫蒲遠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32.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愛的教育啟迪:孫蒲遠班主任工作精華集萃》是當代國小教育大師孫蒲遠52年教育理念、工作實踐和教育智慧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生心理學和教育學著作,更是愛的教育的新濤篇和班主任工作的全方位指導用書。
作者簡介
孫蒲遠,教育專家,特級教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她獻身教育事業五十幾載,曾先後獲得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北京市先進少年兒童工作者、“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特等獎等榮譽。她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上百篇,其中《對小學生中的獨生子女應該怎樣看,怎樣教?》被《朝日新聞》轉載。其所著圖書《美麗的教育》獲得北京市第五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獎。
孫蒲遠老師是國小教育的大師,教育的真正內涵,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闡釋。
孫蒲遠老師是國小教育的大師,教育的真正內涵,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闡釋。
名人推薦
“《愛的教育啟迪》就像—個百寶箱,當我們遇到教育的難題時,當我們倦怠時,就對它說:芝麻開門吧!”
“一個淘氣又口吃的孩子,經孫老師培養,拍了兩部電視劇,這是愛創造的奇蹟!一個逃學的孩子,在全校大會上演出《我愛上學了》,再也不逃學,這是愛書寫的神話!”
“《愛的教育啟迪》是班主任的百科全書。書中寫的那些事就發生在我們的教學中,孫老師的處理總是那么恰到好處,佩服孫老師的同時,也有一種喜悅,我從孫老師這兒又學了一招兒,到班裡也試試。”
——感謝以上班主任的閱讀分享
“您是放任其閃光而不驕縱其無度,嚴格管理而不壓抑其熱情,激發其奮進而從不包辦代替,您教書育人,方法獨特,不可平凡而論。”
“這些文字不僅記載了孩子的成長足跡,也浸透了老師的心血。要觀察幾十個孩子的細微之處,並且又要如數家珍般的寫出來,這不是‘寫’的功夫,確實是用‘心’在做。”
——摘自學生家長《班級光榮冊》留言
“一個淘氣又口吃的孩子,經孫老師培養,拍了兩部電視劇,這是愛創造的奇蹟!一個逃學的孩子,在全校大會上演出《我愛上學了》,再也不逃學,這是愛書寫的神話!”
“《愛的教育啟迪》是班主任的百科全書。書中寫的那些事就發生在我們的教學中,孫老師的處理總是那么恰到好處,佩服孫老師的同時,也有一種喜悅,我從孫老師這兒又學了一招兒,到班裡也試試。”
——感謝以上班主任的閱讀分享
“您是放任其閃光而不驕縱其無度,嚴格管理而不壓抑其熱情,激發其奮進而從不包辦代替,您教書育人,方法獨特,不可平凡而論。”
“這些文字不僅記載了孩子的成長足跡,也浸透了老師的心血。要觀察幾十個孩子的細微之處,並且又要如數家珍般的寫出來,這不是‘寫’的功夫,確實是用‘心’在做。”
——摘自學生家長《班級光榮冊》留言
圖書目錄
序言教師的魅力來自人格
自序有一種幸福叫堅守
寬容與賞識成就愛的教育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尊重和愛是教育的前提
寬容和賞識讓教育發揮奇效
分數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手段
班主任是教師工作的根
班主任是班級科任教師的核心
教育成功的關鍵在於抓住教育契機
教師語言的忌和宜
和學生有效溝通
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
課堂提問的教育智慧
表揚與批評的藝術
否定一個學生就是在扼殺一個人才
重視身邊小故事的教育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怎樣開展
“誠實、謙讓、熱情”是道德教育的基礎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集體教育少“堵”多“引”
選拔培養小幹部
培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班風
班隊活動給孩子一個開闊的多彩世界
建立班級光榮冊
妥善化解學生對班主任的對立情緒
快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來
沉著應對課堂突發情況
巧妙引導不守紀律的學生
不發火解決問題有妙招
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
給轉來的學生一個美好的開始
指導學生正確對待友誼
淡化處理男女生問的小紙條
教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
寫評語的幾點注意
用耐心和堅持教育對待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做不偏向的老師
家長會這樣開效果好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
給“矯情”的學生一個“緩衝”
創造型學生的發現和培養
巧妙引導淘氣包、調皮蛋
善待生理機能有障礙的孩子
善待父母離異的孩子
幫自卑的學生樹立自信
攻擊性強的孩子怎么管
幫她找回樂觀自信
讓新生愛上學
變逃學為樂學
對學生的愛不因家庭背景而異
形成和諧教育合力
家校聯手共建和諧教育
獨生子女的“獨”問題
怎樣與家長溝通
該不該接受家長贈送的禮物
教育學生孝敬父母
幫助孩子接納“新爸爸”“新媽媽”
告訴家長怎樣給孩子零花錢
跟家長談談如何打扮孩子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
積蓄教育正能量
學習教育理論做研究型教師
工作中遇到大困惑是教育產生飛躍的前兆
重視教育案例的撰寫
發展業餘愛好,做有魅力的教師
要向自己的學生學習
我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正確對待榮譽
後記享受做班主任的幸福
教育需要理念
自序有一種幸福叫堅守
寬容與賞識成就愛的教育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尊重和愛是教育的前提
寬容和賞識讓教育發揮奇效
分數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手段
班主任是教師工作的根
班主任是班級科任教師的核心
教育成功的關鍵在於抓住教育契機
教師語言的忌和宜
和學生有效溝通
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
課堂提問的教育智慧
表揚與批評的藝術
否定一個學生就是在扼殺一個人才
重視身邊小故事的教育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怎樣開展
“誠實、謙讓、熱情”是道德教育的基礎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集體教育少“堵”多“引”
選拔培養小幹部
培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班風
班隊活動給孩子一個開闊的多彩世界
建立班級光榮冊
妥善化解學生對班主任的對立情緒
快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來
沉著應對課堂突發情況
巧妙引導不守紀律的學生
不發火解決問題有妙招
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
給轉來的學生一個美好的開始
指導學生正確對待友誼
淡化處理男女生問的小紙條
教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
寫評語的幾點注意
用耐心和堅持教育對待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做不偏向的老師
家長會這樣開效果好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
給“矯情”的學生一個“緩衝”
創造型學生的發現和培養
巧妙引導淘氣包、調皮蛋
善待生理機能有障礙的孩子
善待父母離異的孩子
幫自卑的學生樹立自信
攻擊性強的孩子怎么管
幫她找回樂觀自信
讓新生愛上學
變逃學為樂學
對學生的愛不因家庭背景而異
形成和諧教育合力
家校聯手共建和諧教育
獨生子女的“獨”問題
怎樣與家長溝通
該不該接受家長贈送的禮物
教育學生孝敬父母
幫助孩子接納“新爸爸”“新媽媽”
告訴家長怎樣給孩子零花錢
跟家長談談如何打扮孩子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
積蓄教育正能量
學習教育理論做研究型教師
工作中遇到大困惑是教育產生飛躍的前兆
重視教育案例的撰寫
發展業餘愛好,做有魅力的教師
要向自己的學生學習
我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正確對待榮譽
後記享受做班主任的幸福
教育需要理念
後記
學生的進步是我最大的幸福。當我看到膽子小的孩子變得開朗了,攻擊性強的孩子變得文質彬彬了,不愛學習的孩子知道主動寫作業了,情感淡漠的孩子變熱情了……都會從內心產生由衷的喜悅。
我愛我的學生,我的學生感到幸福,我也感到幸福;同樣,我也得到了我的學生的最真摯的愛。我記得一天中午,孩子們在午休,我趴在講桌上不知不覺睡著了。之後發生的事情我是在好幾個孩子的日記里看到的:全班安靜極了,一個同學要打開鉛筆盒,剛發出一點聲音,所有同學都把目光移向了他,並用動作示意不要出聲音,有的同學輕輕把窗子關上,以免風吹著我,有的同學用自己的大衣給我蓋上,以免我著了涼,忽然進來了一個同學,大家非常擔心他沒有發現老師在休息,一邊緊張地用手放在嘴邊,示意他不要出聲,一邊用另一隻手指著正在休息的我。我看完這些日記,非常感動。發日記本時,向孩子們表達了我深深的謝意。就這樣,我和孩子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一個孩子在畢業留言中寫道:“父母給了我肉體,是您,創造著、淨化著我的靈魂。在我的心目中,您要比爸爸高大,比媽媽可親。我永遠不會忘記您,靈魂的工程師!”我對孩子的愛,孩子像一面鏡子一樣又把它折射回我的身上。一次課間,我正在教室里批改作業,一個小女孩在我對面托著腮笑眯眯地盯著我看,好半天,好半天……我開玩笑說:“你這么看著我,我都讓你看得不好意思了。”她馬上走過來,趴在我耳邊悄悄地說:“我特別喜歡您,我想娶您。”我以為我聽錯了,問她:“你說的‘娶’是什麼意思?”她說:“就是結婚呀!”搞得我哭笑不得,只好說:“結婚是大人們的事,咱們不提。”她說:“那好吧。”這孩子的話雖然荒唐,但也足以說明孩子對我的愛了。我十分珍惜這份感情,因為我知道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礎。我對一個個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孩子是理解的。一個考入了中國芭蕾舞學校的孩子對他媽媽說:“我第一愛媽媽,第二愛孫老師,第三留著愛未來的妻子,第四愛爸爸。”這種排列使我啼笑皆非,卻也表達了學生對我的一片心意。這也是我當班主任的歡樂和幸福。
教育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教師的愛恰恰是在教育學生中科學與藝術結合的集中體現。因為教師愛學生可以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它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它是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因而說是科學的,是理智的,是深沉的,是偉大的:教師帶著愛心的教育不同於生硬的說教,教師的愛像灑向孩子心靈的陽光和雨露,滋潤著孩子的內心世界,煥發出孩子內心蘊藏著的熱情,讓孩子體驗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交流,啟發著孩子們去熱愛生活,引導著孩子們去追求光明。
再者,家長的信任也是我很大的幸福。當家長對我說“孫老師,把孩子交給您,放心”時,我就會感到非常自豪。二十多年前,一個孩子看不起並且不理睬以撿破爛維持生活的繼母,我費盡心思使孩子有了孝心,他能把萊里的肉夾給媽媽,摸著黑給有病的媽媽去買藥。他的媽媽非常感動,對我說:“這個孩子變得這么仁義了,這是隨了誰呢?他就是隨了您這個班主任了!”這話是對我的多么高的獎賞啊!
學生對班主任的愛也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巨大動力。我的一個後來上了清華大學的學生每到假期都來看我,無話不談。他的媽媽打電話給我:“孫老師,您真偉大。”我聽後說:“這詞用大了。”她說:“一點也不,孩子常提起您,不告訴我的事都去告訴您,我真有點‘嫉妒’您!”孩子對我的信任就是我的幸福。當孩子們第一次在報紙上看到參加國慶節宴會的人名單中有我的名字時,他們在教室門口列隊歡呼雀躍著向我祝賀,那場面使我想到了蘇聯鄉村女教師瓦爾娃拉·華西呈耶夫娜獲得列寧勳章時學生向她祝賀的情景。
當然,社會的認可也讓我覺得自豪。一次,北京市家教協會召開座談會,談談在家教諮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會議由《班主任》雜誌主編北京市親職教育協會副秘書長王寶祥主持,時任北京市婦聯少兒部部長甄燕也在。座談會上,王寶祥提出每人發言8分鐘,我就不打算發言了,因為參會的有專家、大學教師、中學校長等,只有兩名國小教師。當有的同志發言超過了時間時,王寶祥老師只好打斷說:“我再重申一下,每人發言8分鐘。不然,有的同志就發不上言了。”這時,甄燕說:“很多家長都問,哪天是孫老師值班,說明孫老師解決了他們一些問題,孫老師談談吧!”王寶祥說:“孫老師的照片上過我們的《班主任》雜誌的封面。”我不能不談了,於是就把我每個月值班時遇到的學生厭學情況歸納為7個類型,從表現、原因以及對策都非常簡要地做了闡述。我的發言用了4分鐘。王寶祥這時說:“再給孫老師8分鐘。”我說:“別,大家都說說。”就在這時,《中國教育報》的記者遞給我一個條子:“請您把剛才談的每種類型各寫一篇文章,我們為您開闢一個專欄。”北京市教育局德育研究室的主任閩樂夫同志也給我一個條子:“您把剛才的發言稿寫出來,去北京廣播電台錄音。”後來他們說的都實現了。等大家都談完,在涉及一個具體問題時,我又談了幾句,這時,王寶祥忽然又宣布:“孫老師發言不限時間}”這是我很有感慨的一天!說明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有著獲得教育動態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1986年5月份,北京市教育局小教科的劉科長電話通知我,讓我參加一個光明日報社關於教育獨生子女的座談會。會前一天通知,每人發言30分鐘。當天晚上,在孩子睡後,大約已經八點多了,我開始寫發言稿,寫到夜裡一兩點鐘,寫了4000多字。第二天,我去了光明日報社,我特意穿上為開會買的豆綠色外罩衣,背著一個綠色軍挎包,到了會場,我想坐在一個角落,但工作人員讓我坐在中間。簽到時,我發現我旁邊一位同志慢慢寫著“國家教委”幾個字,會議主持人一一介紹與會者的姓名和職位,原來他是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是來參加會的職位最高的人。還有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有團中央的領導……最後介紹到我這兒:“這位是史家胡同國小的孫蒲遠老師。”我站起來補充:“班主任。”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因為和別人的職位相差太遠,但我自己的確感到非常自豪。會上,我用班主任工作的鮮活的大量事實說明了教育獨生子女是有優勢可以發揮的,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我的發言內容全部登在《光明日報》的第一版上。我在文章中的署名是“北京市史家胡同國小四年級三班班主任孫蒲遠”。
座談的內容是獨生子女教育的問題。主持人很有禮貌地讓各位領導先發言,幾位領導剛剛說完,我就說:“我先說吧,說完我還上課去呢!”我就說開了,我用我們班孩子們的生動事例來說明獨生子女教育是有優勢可以發揮的,與會者不時發出笑聲,我說得很快,主持人說:“您慢點說。”我說:“每人不是只給30分鐘嗎,我不能超過,再說,你們不是錄著音呢嗎?”我繼續說著。我說完,柳斌同志說:“孫老師的發言很好,給人以信心。”一個專家說:“如果老師們都像孫老師這樣,獨生子女教育的問題就不成為問題。”我因有課,發完言背起綠色軍挎包就要走,四個編輯追出來,說已經和學校說好了,一定要在報社吃完飯再走,我又回去了。中午吃飯時,我坐在心理學專家吳鳳崗教授旁邊,問他我應該看哪本心理學的書。飯後,《光明日報》總編杜導正同志和我聊天,我說:“《光明日報》管教育?”他說:“管。”我問:“管全國的?”他說:“對。”我說:“那你們就好好表揚那些重視教育的省、市、縣、區。”他說:“我們就是這樣做的。”“人家朝陽區拿著住房的鑰匙釣走了我們東城區不少好老師,朝陽區有遠見。”他笑了。我說:“我得回學校了,下午我有課。”我往電梯間走,他也進了電梯,我說:“您乾什麼去?”“送您。”我心想,送我一個國小教師?就說:“不用送!”他還是隨我下來了。到了樓下,他說:“讓我的司機送您回學校。”我當時確實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動。當時我們國小教師坐轎車的機會是很少的,不像現在很多家庭都買了私家車。第二天,《光明日報》的編輯王勁松同志來到我們學校,把我發言的全部內容都拿走了,包括學生的作文。5月28日一早,聽新聞時,我愛人說:“剛才我在新聞里好像聽到了你的名字。”原來,這天,《光明日報》在頭版登了我的發言和我學生的作文。這一天,也是讓我受寵若驚的一天。
1986年元旦,十幾個已屆中年當了父母的畢業生把我接到翠華樓飯莊,在一個單問宴請我,他們問我:“孫老師,您高興嗎?”我說:“當然!”“我們就是為了讓您高興高興!”這時,我覺得我頭頂上的陽光最燦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04年教師節,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為我做了一場專題節目。電視台請來了我的各屆畢業生,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畢業生坐滿了台下的座位。他們的年齡從五十多歲到十多歲。當他們一起問候“孫老師好”的時候,我高興、激動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這就是多年來我當班主任的無限幸福和驕傲!
我愛我的學生,我的學生感到幸福,我也感到幸福;同樣,我也得到了我的學生的最真摯的愛。我記得一天中午,孩子們在午休,我趴在講桌上不知不覺睡著了。之後發生的事情我是在好幾個孩子的日記里看到的:全班安靜極了,一個同學要打開鉛筆盒,剛發出一點聲音,所有同學都把目光移向了他,並用動作示意不要出聲音,有的同學輕輕把窗子關上,以免風吹著我,有的同學用自己的大衣給我蓋上,以免我著了涼,忽然進來了一個同學,大家非常擔心他沒有發現老師在休息,一邊緊張地用手放在嘴邊,示意他不要出聲,一邊用另一隻手指著正在休息的我。我看完這些日記,非常感動。發日記本時,向孩子們表達了我深深的謝意。就這樣,我和孩子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一個孩子在畢業留言中寫道:“父母給了我肉體,是您,創造著、淨化著我的靈魂。在我的心目中,您要比爸爸高大,比媽媽可親。我永遠不會忘記您,靈魂的工程師!”我對孩子的愛,孩子像一面鏡子一樣又把它折射回我的身上。一次課間,我正在教室里批改作業,一個小女孩在我對面托著腮笑眯眯地盯著我看,好半天,好半天……我開玩笑說:“你這么看著我,我都讓你看得不好意思了。”她馬上走過來,趴在我耳邊悄悄地說:“我特別喜歡您,我想娶您。”我以為我聽錯了,問她:“你說的‘娶’是什麼意思?”她說:“就是結婚呀!”搞得我哭笑不得,只好說:“結婚是大人們的事,咱們不提。”她說:“那好吧。”這孩子的話雖然荒唐,但也足以說明孩子對我的愛了。我十分珍惜這份感情,因為我知道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礎。我對一個個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孩子是理解的。一個考入了中國芭蕾舞學校的孩子對他媽媽說:“我第一愛媽媽,第二愛孫老師,第三留著愛未來的妻子,第四愛爸爸。”這種排列使我啼笑皆非,卻也表達了學生對我的一片心意。這也是我當班主任的歡樂和幸福。
教育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教師的愛恰恰是在教育學生中科學與藝術結合的集中體現。因為教師愛學生可以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它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它是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因而說是科學的,是理智的,是深沉的,是偉大的:教師帶著愛心的教育不同於生硬的說教,教師的愛像灑向孩子心靈的陽光和雨露,滋潤著孩子的內心世界,煥發出孩子內心蘊藏著的熱情,讓孩子體驗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交流,啟發著孩子們去熱愛生活,引導著孩子們去追求光明。
再者,家長的信任也是我很大的幸福。當家長對我說“孫老師,把孩子交給您,放心”時,我就會感到非常自豪。二十多年前,一個孩子看不起並且不理睬以撿破爛維持生活的繼母,我費盡心思使孩子有了孝心,他能把萊里的肉夾給媽媽,摸著黑給有病的媽媽去買藥。他的媽媽非常感動,對我說:“這個孩子變得這么仁義了,這是隨了誰呢?他就是隨了您這個班主任了!”這話是對我的多么高的獎賞啊!
學生對班主任的愛也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巨大動力。我的一個後來上了清華大學的學生每到假期都來看我,無話不談。他的媽媽打電話給我:“孫老師,您真偉大。”我聽後說:“這詞用大了。”她說:“一點也不,孩子常提起您,不告訴我的事都去告訴您,我真有點‘嫉妒’您!”孩子對我的信任就是我的幸福。當孩子們第一次在報紙上看到參加國慶節宴會的人名單中有我的名字時,他們在教室門口列隊歡呼雀躍著向我祝賀,那場面使我想到了蘇聯鄉村女教師瓦爾娃拉·華西呈耶夫娜獲得列寧勳章時學生向她祝賀的情景。
當然,社會的認可也讓我覺得自豪。一次,北京市家教協會召開座談會,談談在家教諮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會議由《班主任》雜誌主編北京市親職教育協會副秘書長王寶祥主持,時任北京市婦聯少兒部部長甄燕也在。座談會上,王寶祥提出每人發言8分鐘,我就不打算發言了,因為參會的有專家、大學教師、中學校長等,只有兩名國小教師。當有的同志發言超過了時間時,王寶祥老師只好打斷說:“我再重申一下,每人發言8分鐘。不然,有的同志就發不上言了。”這時,甄燕說:“很多家長都問,哪天是孫老師值班,說明孫老師解決了他們一些問題,孫老師談談吧!”王寶祥說:“孫老師的照片上過我們的《班主任》雜誌的封面。”我不能不談了,於是就把我每個月值班時遇到的學生厭學情況歸納為7個類型,從表現、原因以及對策都非常簡要地做了闡述。我的發言用了4分鐘。王寶祥這時說:“再給孫老師8分鐘。”我說:“別,大家都說說。”就在這時,《中國教育報》的記者遞給我一個條子:“請您把剛才談的每種類型各寫一篇文章,我們為您開闢一個專欄。”北京市教育局德育研究室的主任閩樂夫同志也給我一個條子:“您把剛才的發言稿寫出來,去北京廣播電台錄音。”後來他們說的都實現了。等大家都談完,在涉及一個具體問題時,我又談了幾句,這時,王寶祥忽然又宣布:“孫老師發言不限時間}”這是我很有感慨的一天!說明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有著獲得教育動態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1986年5月份,北京市教育局小教科的劉科長電話通知我,讓我參加一個光明日報社關於教育獨生子女的座談會。會前一天通知,每人發言30分鐘。當天晚上,在孩子睡後,大約已經八點多了,我開始寫發言稿,寫到夜裡一兩點鐘,寫了4000多字。第二天,我去了光明日報社,我特意穿上為開會買的豆綠色外罩衣,背著一個綠色軍挎包,到了會場,我想坐在一個角落,但工作人員讓我坐在中間。簽到時,我發現我旁邊一位同志慢慢寫著“國家教委”幾個字,會議主持人一一介紹與會者的姓名和職位,原來他是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是來參加會的職位最高的人。還有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有團中央的領導……最後介紹到我這兒:“這位是史家胡同國小的孫蒲遠老師。”我站起來補充:“班主任。”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因為和別人的職位相差太遠,但我自己的確感到非常自豪。會上,我用班主任工作的鮮活的大量事實說明了教育獨生子女是有優勢可以發揮的,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我的發言內容全部登在《光明日報》的第一版上。我在文章中的署名是“北京市史家胡同國小四年級三班班主任孫蒲遠”。
座談的內容是獨生子女教育的問題。主持人很有禮貌地讓各位領導先發言,幾位領導剛剛說完,我就說:“我先說吧,說完我還上課去呢!”我就說開了,我用我們班孩子們的生動事例來說明獨生子女教育是有優勢可以發揮的,與會者不時發出笑聲,我說得很快,主持人說:“您慢點說。”我說:“每人不是只給30分鐘嗎,我不能超過,再說,你們不是錄著音呢嗎?”我繼續說著。我說完,柳斌同志說:“孫老師的發言很好,給人以信心。”一個專家說:“如果老師們都像孫老師這樣,獨生子女教育的問題就不成為問題。”我因有課,發完言背起綠色軍挎包就要走,四個編輯追出來,說已經和學校說好了,一定要在報社吃完飯再走,我又回去了。中午吃飯時,我坐在心理學專家吳鳳崗教授旁邊,問他我應該看哪本心理學的書。飯後,《光明日報》總編杜導正同志和我聊天,我說:“《光明日報》管教育?”他說:“管。”我問:“管全國的?”他說:“對。”我說:“那你們就好好表揚那些重視教育的省、市、縣、區。”他說:“我們就是這樣做的。”“人家朝陽區拿著住房的鑰匙釣走了我們東城區不少好老師,朝陽區有遠見。”他笑了。我說:“我得回學校了,下午我有課。”我往電梯間走,他也進了電梯,我說:“您乾什麼去?”“送您。”我心想,送我一個國小教師?就說:“不用送!”他還是隨我下來了。到了樓下,他說:“讓我的司機送您回學校。”我當時確實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動。當時我們國小教師坐轎車的機會是很少的,不像現在很多家庭都買了私家車。第二天,《光明日報》的編輯王勁松同志來到我們學校,把我發言的全部內容都拿走了,包括學生的作文。5月28日一早,聽新聞時,我愛人說:“剛才我在新聞里好像聽到了你的名字。”原來,這天,《光明日報》在頭版登了我的發言和我學生的作文。這一天,也是讓我受寵若驚的一天。
1986年元旦,十幾個已屆中年當了父母的畢業生把我接到翠華樓飯莊,在一個單問宴請我,他們問我:“孫老師,您高興嗎?”我說:“當然!”“我們就是為了讓您高興高興!”這時,我覺得我頭頂上的陽光最燦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04年教師節,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為我做了一場專題節目。電視台請來了我的各屆畢業生,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畢業生坐滿了台下的座位。他們的年齡從五十多歲到十多歲。當他們一起問候“孫老師好”的時候,我高興、激動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這就是多年來我當班主任的無限幸福和驕傲!
序言
做重要的事情永遠是有時間的。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和行動準則。因此,當孫蒲遠老師請我為她的書寫序,我欣然答應下來,儘管這~段是我寫作非常緊張的時間。
家人和好友甚為不解,因為由於忙碌,我謝絕了許多媒體的採訪和重要會議的邀請,現在卻答應為一位退休的國小教師寫書評。其實,我完全清楚這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首先我要擠出大量業餘時間,逐字逐句把這部厚厚的書稿讀完,然後才能寫一篇短短的文章。但是,面對孫蒲遠老師,我心裡涌動著一種崇高的敬意和巨大的好奇,使我無法拒絕這本書的強烈誘惑。
我認識孫蒲遠老師二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一個為兒童終生操勞的人,她的“善”絕不僅僅表現為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更是從心靈深處對孩子的理解與關愛。有一年,她邀請我到她當班主任的四年級班裡,與同學們談一談怎樣讀書。當我走進她的班裡,就像走進了快樂王國,孩子們的眼睛明亮得讓我吃驚,他們燦爛的笑臉顯示出自信,自由的提問讓我領略了當代小學生敢於探索的勇氣。我知道,這一切都來自孫蒲遠老師的悉心調教。
從培養下一代的角度來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這是我讀完本書的第一感受。誠如孫蒲遠老師所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要求將會形成這個班學生的習慣,班主任常說的話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座右銘,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的,完全是這樣!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孫蒲遠老師的高尚人格對她的學生產生了非凡的魔力。請讀一讀這本書吧,這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生心理學和教育學,也是新的教育詩篇。我敢說,即使是高明的理論家和文學家,也難.以寫出這樣栩栩如生、紛繁多樣的兒童現實生活。孫蒲遠自1961年當國小教師,用幾十年的心血與智慧磨一劍,其態度之嚴謹、功夫之深厚,天下誰不敬服?
人們常常把兒童教育稱作“小兒科”,其實小兒科遠比大人科複雜,因為兒童在發育之中,器官嬌嫩柔弱,又不善於表達,“兒科醫生”需要更高的水平。這便是對國小教師的要求。
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小男孩,在課間怯生生地走到孫蒲遠老師面前,遞給她一件東西,說:“我自己做的,送給您。”孫老師一看,是一個把畫報撕碎又粘在一起的看不出模樣的東西。孫老師看著男孩那莊重的樣子,她沒有笑,努力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終於看出來了。她問:“一個機器人?”男孩眼睛一亮,回答:“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孫蒲遠是理解孩子的,她謝過男孩,並把那個機器人認真地夾在教科書里。
在孫老師的班裡,上課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去上廁所。如果去的時間長了沒回來,孫老師會讓另一個學生帶著手紙去廁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學碰到了什麼困難。有人擔心地問:您這么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一上課就去廁所的習慣?孫老師搖搖頭說: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孩子們沒有這樣。在孫老師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來培養學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
有一個女孩得了耳聾病,家長怕影響全班的平均成績,決定讓女兒退學。但是,孫老師執意留下她。她說:“如果我班的平均分低一些,最多別人說我教學質量低,這隻影響我個人的名利問題,這個女孩能不能上學卻是她一生的大問題。”孫老師讓這個女生坐在第一排,看她的口型上課,終於使她讀完了國小,升入了國中。後來,這個女孩順利地參加了工作,還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有一天,她帶著愛人來看孫老師,很感動地說:“要不是您,我媽媽說我現在只能打啞語和別人交談。”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人格的塑造,而教育的藝術則在於習慣的養成。這正是孫蒲遠老師的教育特色,在細微之處求效果。
多年以前,孫老師發現學校在給“三好學生”頒發獎狀時,校長用雙手把獎狀遞給學生,可有的學生卻用一隻手把獎狀隨意抽過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領獎台。孫老師感到難受,她認為,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班主任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從此,她開始培養學生雙手接物的行為習慣,並且每天訓練。每天發作業本時,孫老師總是雙手遞給學生,如果學生忘了,單手來接,她不會遞出去,直到學生伸出雙手。久而久之,她的學生們形成了習慣,遞給老師的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雙手來遞。孫老師相信,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
史家胡同國小是北京的一所名校,自然會吸引許多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第一次家長會上,孫老師就亮出了自己對學生一視同仁的原則。她說:“我不看孩子的家庭背景,因為這樣對孩子沒有好處,應該讓孩子在公平中去競爭。”曾有一位在國家外事部門工作的家長打來電話,問孫老師:“我的兒子為什麼當不上小隊長?”孫老師回答:“隊長是隊員們選的。”“他為什麼選不上?”“他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上課不太遵守紀律,上課經常帶不齊學習用具。這些可能會影響他在同學中的威信,同學們就會選表現更好的同學。”“我剛從美國回來,在美國,你說的這些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上課說話、不帶齊用具,這是原則問題嗎?”“這些的確稱不得原則問題,但我們是中國,我們的國情就是與西方不同。我們是四五十人一個教學班,沒有紀律保證,沒法進行教學活動。順便問一下,現在您的兒子是不是在您身邊聽您給我打電話呢?”“對。”“他聽您這樣跟我說話,他就更加不重視他的問題。比如,人家都在做手工作業,他沒帶材料,他在手工課上做什麼呢?不會老老實實坐一節課吧!您可能是一位了不起的外交家,可是教育孩子,您還得聽我們老師的觀點,是不是?”孫老師不卑不亢、實事求是的推理分析,終於讓那位家長心悅誠服,答應配合班主任工作,他的孩子也有了進步。
教育專家認為,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當我研究過孫蒲遠老師之後發現,她與每個孩子既有師生之誼,更有摯友之情。所以,她對孩子有著天使般的影響力。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課間休息時間幾乎都在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有位女生的母親由於不理解學校的某些做法,曾找孫老師大吵大鬧,夜晚還指使人打電話威脅孫老師。但是,第二天課間,孫老師照常與那位女生下跳棋,有說有笑,就像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曾發生。有一個三年級的女生,總也不完成作業,批評也不見效果。孫老師試著用孩子的方式與她“拉鉤”,約定完成作業,居然取得了成功。這位女生寫道,當她不想寫作業時,想起了孫老師,她說:“老師溫暖的手緊緊地拉著我,我怎么能辜負老師呢?我要守信用,不能騙人!”
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堅強而和諧的集體,是班主任工作成敗的試金石。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把孫蒲遠老師的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培養了一個好的集體,讓集體成為每個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她說:“班級群體就叫‘班集體’嗎?不一定。形成班集體是有一定條件、有一定標準的。它應該有共同的奮鬥目標,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有正確的輿論,有優良的班風和傳統,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有嚴密的管理制度,特別是能夠開展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她認為,建設班集體的水平反映了一個班主任的綜合素質。
那么,孫蒲遠老師在建設班集體方面的主要經驗是什麼呢?仔細閱讀該書,我們會發現最重要的是兩條:
第一,引導老師、家長特別注意欣賞和讚揚孩子身上的優點,這幾乎成了孫老師的第一法寶。她說:“老師在班上常說什麼、常做什麼,對集體輿論起著導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學們的長處,常常強化這些地方,同學們的情緒就會是愉快和穩定的。”每當發現某位同學做了對集體有益的事情,孫老師在班上大加表揚之後,總會鄭重地宣布:“記入中隊光榮冊!”中隊光榮冊是孫老師製作的中隊閃光集錦《閃光的足跡》,每人一頁,有學生本人的彩照,有他喜歡的格言,有班主任寫下的學生閃光點。寫完誰的閃光點,誰可以拿回家給父母看,並請父母寫下感受。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李克強同志看了光榮冊之後寫道:“當我的孩子談到他們中隊的光榮冊時,言語中流露出某種自豪。我想,大概她的所有小夥伴都會以類似的心態來對待這樣的做法。由此可見,讚揚,或者說符合兒童心理的表揚,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激勵。”顯然,光榮冊成了激勵學生奮進的有效“強化物”。
第二,培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習慣,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班風,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並不等於犯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一次,四年級班級之間要舉行拔河比賽。一班有一個大力士宋某,哪個班都很難贏他們班。孫老師教的三班的高某竟然想出一個“行賄”的辦法。他見宋某想要他的膠泥棒,就以此為條件,讓宋某拔河時不使勁兒。誰知,還沒比賽,“行賄案”就暴露了,弄得三班非常狼狽。孫老師得悉此事,馬上找到宋某,讓他在比賽中全力以赴為本班爭光。比賽中,三班果然負於一班。三班同學回到教室都哭了。孫老師也認為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事件”,立即組織大家批評和自我批評。同學們紛紛指責高某。孫老師引導說:“高×想為班集體爭光的想法是好的,但手段是錯的。為班集體爭光要靠實力,要通過正當手段,否則,只能是為集體抹黑。”同學們討論的結果,是幾個同學陪同高某去一班賠禮道歉,一班同學以熱烈的掌聲表示了原諒。經過這件事,同學們的是非觀念明顯增強了。
讀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想,國小教育是一個多么豐富的世界啊!有了孫蒲遠這樣的老師,多少孩子會綻放夢想的花朵,而讓童年色彩繽紛;有了孫蒲遠這樣的老師,多少校園和家庭會變成彩虹兩端,而讓孩子的心靈在藍天白雲間舒展。
我們可以稱孫蒲遠為國小教育的大師,她完全是當之無愧的。更讓人欣慰的是,這位大師不是一個受苦受難的形象,而是一個終生快樂的形象。奧妙何在?一個字的謎底,那就是“愛”!愛使她苦中有樂,愛使她不斷學習,愛使她多才多藝,愛使她與孩子一起成長。
也許,可以為班主任寫一首短歌:
如果孩子是鳥,
你就是天空;
如果孩子是魚。
你就是大海;
如果孩子是花,
你就是春天。
家人和好友甚為不解,因為由於忙碌,我謝絕了許多媒體的採訪和重要會議的邀請,現在卻答應為一位退休的國小教師寫書評。其實,我完全清楚這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首先我要擠出大量業餘時間,逐字逐句把這部厚厚的書稿讀完,然後才能寫一篇短短的文章。但是,面對孫蒲遠老師,我心裡涌動著一種崇高的敬意和巨大的好奇,使我無法拒絕這本書的強烈誘惑。
我認識孫蒲遠老師二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一個為兒童終生操勞的人,她的“善”絕不僅僅表現為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更是從心靈深處對孩子的理解與關愛。有一年,她邀請我到她當班主任的四年級班裡,與同學們談一談怎樣讀書。當我走進她的班裡,就像走進了快樂王國,孩子們的眼睛明亮得讓我吃驚,他們燦爛的笑臉顯示出自信,自由的提問讓我領略了當代小學生敢於探索的勇氣。我知道,這一切都來自孫蒲遠老師的悉心調教。
從培養下一代的角度來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這是我讀完本書的第一感受。誠如孫蒲遠老師所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要求將會形成這個班學生的習慣,班主任常說的話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座右銘,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的,完全是這樣!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孫蒲遠老師的高尚人格對她的學生產生了非凡的魔力。請讀一讀這本書吧,這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生心理學和教育學,也是新的教育詩篇。我敢說,即使是高明的理論家和文學家,也難.以寫出這樣栩栩如生、紛繁多樣的兒童現實生活。孫蒲遠自1961年當國小教師,用幾十年的心血與智慧磨一劍,其態度之嚴謹、功夫之深厚,天下誰不敬服?
人們常常把兒童教育稱作“小兒科”,其實小兒科遠比大人科複雜,因為兒童在發育之中,器官嬌嫩柔弱,又不善於表達,“兒科醫生”需要更高的水平。這便是對國小教師的要求。
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小男孩,在課間怯生生地走到孫蒲遠老師面前,遞給她一件東西,說:“我自己做的,送給您。”孫老師一看,是一個把畫報撕碎又粘在一起的看不出模樣的東西。孫老師看著男孩那莊重的樣子,她沒有笑,努力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終於看出來了。她問:“一個機器人?”男孩眼睛一亮,回答:“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孫蒲遠是理解孩子的,她謝過男孩,並把那個機器人認真地夾在教科書里。
在孫老師的班裡,上課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去上廁所。如果去的時間長了沒回來,孫老師會讓另一個學生帶著手紙去廁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學碰到了什麼困難。有人擔心地問:您這么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一上課就去廁所的習慣?孫老師搖搖頭說: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孩子們沒有這樣。在孫老師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來培養學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
有一個女孩得了耳聾病,家長怕影響全班的平均成績,決定讓女兒退學。但是,孫老師執意留下她。她說:“如果我班的平均分低一些,最多別人說我教學質量低,這隻影響我個人的名利問題,這個女孩能不能上學卻是她一生的大問題。”孫老師讓這個女生坐在第一排,看她的口型上課,終於使她讀完了國小,升入了國中。後來,這個女孩順利地參加了工作,還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有一天,她帶著愛人來看孫老師,很感動地說:“要不是您,我媽媽說我現在只能打啞語和別人交談。”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人格的塑造,而教育的藝術則在於習慣的養成。這正是孫蒲遠老師的教育特色,在細微之處求效果。
多年以前,孫老師發現學校在給“三好學生”頒發獎狀時,校長用雙手把獎狀遞給學生,可有的學生卻用一隻手把獎狀隨意抽過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領獎台。孫老師感到難受,她認為,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班主任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從此,她開始培養學生雙手接物的行為習慣,並且每天訓練。每天發作業本時,孫老師總是雙手遞給學生,如果學生忘了,單手來接,她不會遞出去,直到學生伸出雙手。久而久之,她的學生們形成了習慣,遞給老師的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雙手來遞。孫老師相信,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
史家胡同國小是北京的一所名校,自然會吸引許多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第一次家長會上,孫老師就亮出了自己對學生一視同仁的原則。她說:“我不看孩子的家庭背景,因為這樣對孩子沒有好處,應該讓孩子在公平中去競爭。”曾有一位在國家外事部門工作的家長打來電話,問孫老師:“我的兒子為什麼當不上小隊長?”孫老師回答:“隊長是隊員們選的。”“他為什麼選不上?”“他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上課不太遵守紀律,上課經常帶不齊學習用具。這些可能會影響他在同學中的威信,同學們就會選表現更好的同學。”“我剛從美國回來,在美國,你說的這些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上課說話、不帶齊用具,這是原則問題嗎?”“這些的確稱不得原則問題,但我們是中國,我們的國情就是與西方不同。我們是四五十人一個教學班,沒有紀律保證,沒法進行教學活動。順便問一下,現在您的兒子是不是在您身邊聽您給我打電話呢?”“對。”“他聽您這樣跟我說話,他就更加不重視他的問題。比如,人家都在做手工作業,他沒帶材料,他在手工課上做什麼呢?不會老老實實坐一節課吧!您可能是一位了不起的外交家,可是教育孩子,您還得聽我們老師的觀點,是不是?”孫老師不卑不亢、實事求是的推理分析,終於讓那位家長心悅誠服,答應配合班主任工作,他的孩子也有了進步。
教育專家認為,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當我研究過孫蒲遠老師之後發現,她與每個孩子既有師生之誼,更有摯友之情。所以,她對孩子有著天使般的影響力。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課間休息時間幾乎都在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有位女生的母親由於不理解學校的某些做法,曾找孫老師大吵大鬧,夜晚還指使人打電話威脅孫老師。但是,第二天課間,孫老師照常與那位女生下跳棋,有說有笑,就像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曾發生。有一個三年級的女生,總也不完成作業,批評也不見效果。孫老師試著用孩子的方式與她“拉鉤”,約定完成作業,居然取得了成功。這位女生寫道,當她不想寫作業時,想起了孫老師,她說:“老師溫暖的手緊緊地拉著我,我怎么能辜負老師呢?我要守信用,不能騙人!”
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堅強而和諧的集體,是班主任工作成敗的試金石。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把孫蒲遠老師的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培養了一個好的集體,讓集體成為每個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她說:“班級群體就叫‘班集體’嗎?不一定。形成班集體是有一定條件、有一定標準的。它應該有共同的奮鬥目標,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有正確的輿論,有優良的班風和傳統,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有嚴密的管理制度,特別是能夠開展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她認為,建設班集體的水平反映了一個班主任的綜合素質。
那么,孫蒲遠老師在建設班集體方面的主要經驗是什麼呢?仔細閱讀該書,我們會發現最重要的是兩條:
第一,引導老師、家長特別注意欣賞和讚揚孩子身上的優點,這幾乎成了孫老師的第一法寶。她說:“老師在班上常說什麼、常做什麼,對集體輿論起著導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學們的長處,常常強化這些地方,同學們的情緒就會是愉快和穩定的。”每當發現某位同學做了對集體有益的事情,孫老師在班上大加表揚之後,總會鄭重地宣布:“記入中隊光榮冊!”中隊光榮冊是孫老師製作的中隊閃光集錦《閃光的足跡》,每人一頁,有學生本人的彩照,有他喜歡的格言,有班主任寫下的學生閃光點。寫完誰的閃光點,誰可以拿回家給父母看,並請父母寫下感受。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李克強同志看了光榮冊之後寫道:“當我的孩子談到他們中隊的光榮冊時,言語中流露出某種自豪。我想,大概她的所有小夥伴都會以類似的心態來對待這樣的做法。由此可見,讚揚,或者說符合兒童心理的表揚,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激勵。”顯然,光榮冊成了激勵學生奮進的有效“強化物”。
第二,培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習慣,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班風,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並不等於犯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一次,四年級班級之間要舉行拔河比賽。一班有一個大力士宋某,哪個班都很難贏他們班。孫老師教的三班的高某竟然想出一個“行賄”的辦法。他見宋某想要他的膠泥棒,就以此為條件,讓宋某拔河時不使勁兒。誰知,還沒比賽,“行賄案”就暴露了,弄得三班非常狼狽。孫老師得悉此事,馬上找到宋某,讓他在比賽中全力以赴為本班爭光。比賽中,三班果然負於一班。三班同學回到教室都哭了。孫老師也認為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事件”,立即組織大家批評和自我批評。同學們紛紛指責高某。孫老師引導說:“高×想為班集體爭光的想法是好的,但手段是錯的。為班集體爭光要靠實力,要通過正當手段,否則,只能是為集體抹黑。”同學們討論的結果,是幾個同學陪同高某去一班賠禮道歉,一班同學以熱烈的掌聲表示了原諒。經過這件事,同學們的是非觀念明顯增強了。
讀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想,國小教育是一個多么豐富的世界啊!有了孫蒲遠這樣的老師,多少孩子會綻放夢想的花朵,而讓童年色彩繽紛;有了孫蒲遠這樣的老師,多少校園和家庭會變成彩虹兩端,而讓孩子的心靈在藍天白雲間舒展。
我們可以稱孫蒲遠為國小教育的大師,她完全是當之無愧的。更讓人欣慰的是,這位大師不是一個受苦受難的形象,而是一個終生快樂的形象。奧妙何在?一個字的謎底,那就是“愛”!愛使她苦中有樂,愛使她不斷學習,愛使她多才多藝,愛使她與孩子一起成長。
也許,可以為班主任寫一首短歌:
如果孩子是鳥,
你就是天空;
如果孩子是魚。
你就是大海;
如果孩子是花,
你就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