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愛憎表
- 創作年代:1990
- 作品出處:給宋淇夫婦的信上
- 文學體裁:信件
- 作者:張愛玲
內容梗概,點評鑑賞,
內容梗概
張愛玲最早提及《愛憎表》是1990年寫給宋淇夫婦的信上,提到1937年高中畢業時在校刊填過一個調查,其中她填下“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人太早結婚;最喜歡:愛德華八世;最喜歡吃:叉燒炒飯”故而她名為“愛憎表”。但即使是她自己,“隔了半世紀看來,十分突兀”甚至完全陌生,需要解釋,於是她花了約2個月的時間寫〈愛憎表〉但陸續擱下,始終沒有寫完。
張愛玲《愛憎表》如《小團圓》,迂迴曲折地講自己的過去,除張氏迴環往復式寫法的文學性值得一探,另有其傳記價值;相較於自傳性小說,此文更為直述,可藉以理解張愛玲的小說及其切身經歷的關連。
當中特別提17歲應具由特別意義,在《愛憎表》中可見她寫道:“我17歲那年因接連經過了些重大打擊,已經又退化到童年,歲數就是一切的時候。我17歲,是我唯一沒疑問的值得自矜的一個優點。”
點評鑑賞
重構《愛憎表》另一個重大的收穫,在於從張愛玲的草稿中,可得知她的寫作方法,首先會條列式地擬定寫作大綱,且同一段話她會反覆重寫,添補內容,由此可知她為文力求盡善盡美,每篇文章皆悉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