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理由

愛國的理由

《愛國的理由》主要選錄1840年後,中國進入近代社會以來,記述愛國事件、人物的文章。其中有不少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偉大的愛國者,他們立業、立德、立言都堪稱楷模。書中也少量選錄了一些古代和國外題材的愛國文章,以說明愛國精神古今中外都為人們所敬重。

基本介紹

  • 書名:愛國的理由
  • 又名:愛國
  • 作者梁衡
  • ISBN:7300060404
  • 頁數:366頁
  • 定價:18.0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1月17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圖書導語,圖書前言,圖書目錄,書評,作者簡介,主要作品,精彩頁,

圖書導語

愛國,永遠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碼標準。本文選主要選錄1840年後,中國進入近代社會以來,記述愛國事件、人物的文章。其中有不少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偉大的愛國者,他們立業、立德、立言都堪稱楷模。書中也少量選錄了一些古代和國外題材的愛國文章,以說明愛國精神古今中外都為人們所敬重。

圖書前言

受命為出版社選一本愛國文選,接手之後才知道這絕非易事。既為愛國文選,起碼得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內容必須能涵蓋愛國的主旨;二是形式必須是散文,最好還是美文。這時我才發現在散文領域,愛國題材的作品比之山水景物、生死愛恨、新事舊情等,確實少得多。選家們編的各種選本中,也很少將愛國單列一類。平時我們印象較深的愛國事件、人物大都是從歷史書上或者小說、詩歌、電影中得來的。以美文來詮釋愛國大義、品評人物原來是這樣的難。
編選本身不僅是蒐集和整理,而且也專題學習。編選過程中,我腦海里不斷思考這幾個問題。一是我們為什麼要愛國?二是愛國的內容和表現?三是愛國文章是怎樣寫成的?
(一)
我們為什麼要愛國?一句話,國家養育了你。這好比問我們為什麼要愛父母。因為父母生你養你,你與他們有了不可改變的血緣關係。同理,人與國家也是一種天然的血緣關係。你在這個國家裡出生、成長,國家給了你特定的種族遺傳、生活基礎、社會關係、價值觀念、文化修養。你的身軀,你的精神是國家塑造的。國家民族的個性已經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國家的名譽、利益和你的名譽、利益緊緊地連在一起。於是你與祖國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這是我們愛國的天然的、血緣上的理由。人必須愛父母這叫孝;人又必須愛祖國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類的基本道德,是人類對自己的母體:父母和祖國的回報,是天然的法則,屬天理良心一級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碼道德標準,無論哪個民族概莫能外。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且然,況於人乎?於是我們就有了一種無法割捨、無法忘懷,如影隨形、伴我終身的戀國之情。這是愛國的第一個理由,天然的無可辯爭的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你既在國中,就要為國效力,就要關心這個“家”。當年方誌敏見祖國積貧積弱,被強敵欺侮,他在《可愛的中國》中說母親“哭得傷心得很呀!她似乎在罵著:難道我這四萬萬的孩子都白生了嗎?”公民如果不愛國,這公民又有何用?真這樣,這個國家怎能生存?國家是我們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斷維持,不斷發展。對內來說,祖國的繁榮發展得靠子女們的辛勞建設,如蜂釀蜜,如燕壘窩,不能有一時的停頓。對外來說,祖國必須有人來保衛。一國既處於世界各國之林,必然會有各種利益衝突和競爭,甚至會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國家的獨立、發展和強盛都是靠它的全體人民,萬眾一心,竭力奉獻換來的,每個國民都有出力費心,直至犧牲的義務。這是愛國的第二個理由。如果哪個人身處國中卻漠視國運,那是最大的不忠不義。雖然各個歷史時期都有漢奸、有敗類,但這些人總是被人所唾棄。
(二)
理由既立,便是愛什麼?怎么愛?即愛國的內容和表現方式。
依內容而論大致有三。一愛祖國河山;二愛祖國人民;三愛祖國文化。
——要愛祖國河山。無論在哪個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享受至尊、至敬的榮譽。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村里必為土地神換一次春聯:“土能生萬物,地可載山川”。我們的一切一切都是祖國這片土地所承載,所養育。主權、人民、事業、財富等都因國土而存在。希臘神話,大力士安泰其力量只源於土地,只要他不離開大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將他戰勝。中國古代皇城裡專建有社稷壇,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要祭壇拜土。土即代表社稷。國土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根基,是它的第一物質形態,是硬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土不存,國將不再。歷來的侵略戰爭都是先侵城掠地,犯人國土。而戰敗國最大的屈辱就是割地賠款,是去國逃亡或在已淪陷的國土上做亡國奴。“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曲”何其淒涼。1937年起,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掠我大半個國土長達八年。抗日烈士吉鴻昌臨刑前賦詩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祖國的土地豈容外人蹂躪?“還我河山”這是古往今來一切愛國志士泣血而呼的口號;“愛我家鄉”是一切愛國者發自內心深處的共同呼喚。愛國首先就要愛河山,愛國土。要保衛她,維護她,讓她更富饒,更美麗。許多遊子,離國之時身邊帶一把祖國的土,闊別歸來,不由得跪吻祖國的熱土。禾苗離土即死,國家無土難存。要熱愛祖國的土地,這是我們生存的根基。
二要愛祖國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人民的意志支持著國家的存在。一個愛國者首先要擺對個人和人民的位置。就是封建時代也強調民重君輕,進入資本主義更有了民本、民主意識。一國之中從國家元首到普通百姓都是人民的一分子。對治國者來說,是人民之水推舉著國家之舟,敬民愛民,按照民意來決策行事,就國運興,國事盛,國勢強;輕民賤民,逆民意專橫妄為,就國運衰,國事敗,國勢弱。從這個意義上說,凡親民愛民,治國有成的國君、總統、元首都是偉大的愛國者;而那些玩弄民意,輕賤民心,甚至置民於水火的人,都是誤國盜國者,甚至是賣國者,遍觀歷史無不如此。每一個生活在一定國度里的人都必須按照國中最大多數人的意志行事。沒有人民的解放就沒有個人的解放,沒有人民的幸福就沒有個人的幸福。那些握有一點權力就向人民作威作福、欺壓人民、反人民的人;那些不顧人民利益暗售其奸,中飽私囊的人,都會被社會所唾棄,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所以每一個愛國者,每一個志士仁人,都把能為人民做一點貢獻看做自己終生奮鬥的職責。陳毅有詩:“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鬥爭好兒郎”,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毛澤東將這一愛國思想提煉為精闢的五個字:“為人民服務”。雖然中外歷史上曾對無數的帝王、元首喊過萬歲,但只有“人民萬歲”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而“人民的功臣”則是歷史對愛國者的最高獎賞。
三要愛祖國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型,是這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所積累、所認同的精神準則。國家和民族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一個國家可以是單民族也可以是多民族,但只要幾個民族在一個統一的國度里生活,就可因國家的影響力和長期的融合,形成一個大的民族群體。如我國分別有56個民族,又可統稱一個中華民族。這樣從文化上也就會分出此國與彼國的不同。就像人的基因遺傳分出不同的膚色、體形,一個國家的文化遺傳也會分出不同的信仰、好惡、精神、道德等標準。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魂,是祖國為他的兒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們看海內外的中華民族子孫,儘管多少年來可能居住環境不同,政治派別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但還是年年要到陝北祭黃帝陵,到福建拜媽祖廟,在家裡供關公,與子孫說岳飛,就是因為還有文化這條根,這個魂。一個中國人當他離鄉背土在國外時,當他暫時脫離祖國人民時,他仍感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但是假如他不認識祖國的文字,不知道祖國的歷史,已沒有本民族的習俗時,他縱然還是黑髮黃膚也不能再算是一個中國人了。因為他精神世界中的這條文化之根已被徹底拔掉。所以歷史上一切侵略者在攻城掠地之後接著便是同化人家的文化。都德的小說名篇《最後一課》,就是寫德國人侵入法國,從次日起學校里將不能再用法語上課。清入關強制漢人剃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一個髮型何至於這樣重要?其目的就是不許你留一點故國痕跡。日本人一占領東北就強制推行日語,企圖從根子上奴化下一代,讓你幾代之後竟不知自己是何人種。愛國須愛祖國的文化,因為這是國家、民族的靈魂。
國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一個人如果無根、無本、無魂是多么可憐,不但他的身體漂泊無定,就是靈魂也無處歸宿。所以愛國,一要愛祖國的河山土地,二要愛祖國的人民,三要愛祖國的文化。有這三樣,就是個赤子,就是一個愛國者,一個有血、有種、有志的人。
(三)
明白了愛國的含義,我們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愛心去實施這份愛意呢?概括起來有三,即:憂國、救國和報國。
憂國是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與思考。自從范仲淹長嘆一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後,這句話就成為一切愛國者的座右銘。憂心,是一種責任,沒有一定覺悟、一定的社會責任感的人不會心憂天下。這是因為,一者,國家離個人實在太遠,一般人為柴米之事所擾,人情得失所纏,哪有心有力顧及國事。二者,平時治國賴有良才重器、高官謀臣,一般也輪不到普通百姓去思考國事。三者,和平時期,國家正常運轉,可憂之事並不突出。但正是平地驚雷,鶴立雞群才顯得不一般,在平平常常的日子裡能有一些平平常常人去思考國家大事,這才是最可貴的。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謂身無分文,心憂天下。這種憂心是真正把國家掛在心上,忘不得,放不下,想得苦,思得深,不但表現為深切的責任,更表現出驚人的才學和政治智慧,當遇有阻力時又表現出非凡的勇敢。現代人中如馬寅初,他在1957年中國人口還只有6億時就提出要計畫生育,卻受到批判。他說:“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身匹馬,出來應戰,直到戰死為止”。古人中如辛棄疾流亡南渡後共生活了40年,南宋對他時用時棄,加起來只用了20多年,20多年間又調動了37次。但他還是不停地上書提建議,並以詞抒憂憤。外國人中,如美國第一位總統華盛頓,在乾滿兩任後發表演說絕不連任,以免為後人留下壞先例。還有1962年當我國經濟困難,農村又正是公社化高潮時,陝西一個叫楊偉名的農民知識分子上書中央,要求退回到單幹的生產關係。當時這實在大逆不道,他後來被迫自殺。但歷史證明他們都憂之有理,他們的憂國文章成了歷史的經典。以憂心來體現愛國要靠理性的思考,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對社會規律的深刻認識,所以憂國之心多存在於知識分子中。這是一種先知先覺,大仁大智。
救國是在國家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犧牲精神。歷史上每一次國家民族危亡之時,都會出現一批民族英雄,同時也會有漢奸、叛徒。國家危機當然首先考驗著政府,但同時也考驗每一個公民。這種時刻,救國是最起碼的做人標準,又是凝聚全國人民的精神支柱。這時,無論哪個黨派,哪個人只要能高舉救國的旗幟,它就順民心、得民意,就能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領導全民的抗日戰爭中得到民眾的認識和擁護,終於戰勝國民黨,創建了一個新中國。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個人可立成英雄,揚名於世;也可立成漢奸,遺臭萬年。周作人,本是一個有影響的作家,炮聲一響,便當了漢奸。千百年來,岳飛和秦檜已經成為愛國者和賣國者的代名詞,分別代表忠奸的形象。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凡當時為民族、為國家利益作出貢獻和犧牲的人都是愛國的,他們所體現的愛國精神並不會因現在的時勢不同而失去光輝。所以蘇武、辛棄疾、岳飛、文天祥、史可法、林則徐仍然受到今人的崇拜。愛國精神正是在這種傳承中才得以發揚。同樣我們也尊敬如華盛頓、史達林、邱吉爾等一切其他民族的愛國者。只要不妨礙別國和他民族的利益,為本國本民族利益奮鬥的人永遠是高尚的。
報國是對國家的一種責任心,是盡心盡力地付出和奉獻。一個人可能生不逢時,不能出現在救國的戰場;也可能智力不夠高,沒有更深的治國良策;但卻可以時時處處盡到報國之心。他可以將自己力所能做的事全部聯繫到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上去。鄧稼先是一個典型的盡職報國的愛國者。他在世時,甚至他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這於他又有何礙?他靜靜地為中華民族完成了一件大事,造出了核子彈,讓民族直起了腰。袁隆平也是一個盡職報國的愛國者,他幾十年如一日在田野上,在稻田裡奮鬥。因他的優質雜交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報國心是一份平常心,就像在父母面前的一份孝心,是不要特意表現,但要時時準備,事事盡心的。當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做到這一點時,國家就會格外地強盛,民族就會格外地興旺。
憂國、救國、報國是我們在不同形勢下所表現的愛國方式。少先隊有一句口號:時刻準備著。對一個愛國者來講,他時時刻刻都在準備為國效力,為國獻身。他的每一縷思考,每一次行動,生命的每一分鐘都在化作對祖國的奉獻。
(四)
現在談到這本文選本身。
當我們理解了愛國的含義後,回頭再看錶達愛國的文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比其他題材的作品最為難寫了。原來一篇有震撼力的愛國文章必須同時具備時代精神和犧牲精神。它並不是隨便哪一個人揮筆蘸墨就可寫成。它是歷史老人調動時代的板塊,在碰撞、選擇和衝突中進發出電光;它是愛國者燃燒自己的血液和生命綻開的雲霞。這種至理至情的雄文,是時代所寫,是生命所寫,是人民民眾推舉他的代言人所寫。愛國既不是一個偶然的衝動,也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它應歷史規律而生,又受歷史的反覆檢驗。一篇愛國文章大約至少要半個世紀或更長的時間之後才能看出它的歷史價值。像《岳陽樓記》、《少年中國說》、《可愛的中國》、《為人民服務》等,都是時代的寫照,是思想的豐碑,本身就記錄了愛國是怎樣戰勝腐朽而推動歷史的。像本書中收入的張學良《西安事變後的廣播講話》、彭德懷的《廬山會議上的一封信》、農民知識分子楊偉名的《當前形勢懷感》、葉挺將軍的《囚語》等過去都鮮為人知,但它們的理性光芒還是穿破了歷史的塵埃。愛國不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推理,更不是精心編制的故事,它是作者的全身心投入,是義無反顧的犧牲與奉獻,是他自身激情的燃燒。馬寅初、彭德懷、楊偉名等,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做火把,照亮眾人的眼睛,照亮歷史的路途。當他們寫出這樣的文章時就如譚嗣同坐等被捕,如黃繼光以身堵槍眼。他們是用生命換得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行為規範。正因為如此,愛國的文章才格外有教育意義和文化價值。它成了傳承民族精神的階梯,成了一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長的乳汁。一代愛國名將葉挺在《囚語》中,回憶自己精神和信仰的養成時說:“吾在鄉,幼年甚愛讀前後《出師表》、《正氣歌》、蘇武《致李陵書》、秋瑾及趙聲等詩,感動至流涕。”現在葉將軍等先輩又以他們更多的血寫文章感動著我們這些後來人,同時也激勵我們要為後人留下愛國的事和文。
愛國,永遠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碼標準。

圖書目錄

一 祖國如母
導讀
祭黃帝陵文 毛澤東
可愛的中國 方誌敏
祖國之愛 秦牧
社稷壇抒情 秦牧
留學巴黎 冼星海
想北平 老舍
父親和我(節選) 楊振寧
想的念的是中國 劉成章
珍惜祖先的偉大創造 王西彥
漂泊者們 余秋雨
我們不向別人借貸歷史 [印度]泰戈爾
二 國難之痛
導讀
生命的價格 ——七毛錢 朱自清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葉聖陶
照片,攝於1924 ——寫在圓明園罹難130周年之際 張若愚
鋼鐵假山 夏丏尊
松花江上 黃秋耘
大德寺的鞭聲 蘇晨
霧失樓台 黃秋耘
未塵封的往事 席建蜀
丙辰清明及其他 徐小斌
就職演說 [英國]邱吉爾
三 英雄不朽
導讀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孫中山
最後一次講演 聞一多
囚語 葉挺
楊靖宇將軍 方軍
宣南雨又來 ——瀏陽烈士譚嗣同殉難百年祭 袁鷹
悼中國空軍抗日英烈 梁從誡
為保衛每一寸蘇聯國土而戰鬥 [蘇聯]史達林
四 國運維艱
導讀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毛澤東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李大釗
國慶演辭 馮玉祥
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 ——為美國《新民眾》作 魯迅
五四斷想 聞一多
老山界 陸定一
揮手之間 方紀
血書 楊 朔
十月長安街 袁鷹
我這八十年 馬識途
日本帝國主義的強盜政策 [日本]野坂參三
我有一個夢 [美國]馬丁·路德·金
五 憂國之銘
導讀
少年中國說 梁啓超
“西安事變”後的廣播講話 張學良
廬山會議上的一封信 彭德懷
我的聲明 馬寅初
重申我的請求 馬寅初
當前形勢懷感 楊偉名
致聶榮臻同志信 梁思成
請殺秦檜書 ——戊午上高宗封事 胡銓
岳陽樓記 范仲淹
告別辭 [美國]喬治·華盛頓
六 報國丹心
導讀
清貧 方誌敏
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
與妻書 林覺民
紀念鄧稼先 ——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 楊振寧
辛稼軒畫像贊 陳亮
指南錄後序 文天祥
歷史將宣判我無罪 [古巴]卡斯楚
七 遙祭國魂
導讀
論魯迅 毛澤東
懷魯迅 郁達夫
大無大有 周恩來 ——紀念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 梁衡
惟一的老舍 毛志成
紀念聞一多先生遇難五十六周年 梁曉聲
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夜讀岳飛 李元洛
光輝逝去 [印度]尼赫魯

書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生文化讀本”繼承與弘揚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教育理念,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扣時代脈搏,以人為本,為推進我國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在指導大學生如何讀書、如何做人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楊叔子
“大學生文化讀本”在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
有益的內容。叢書的文章大多採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藝術
家的名篇,結合特定的專題,抒發在人生髮展不同階段和不同境遇中的領悟
與體驗,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具有潛移默化、細雨潤物的功用。
——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羅國傑

作者簡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記協特邀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著有散文集《覓渡》、《把欄桿拍遍》,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寫作研究集《為文之道》,政論集《繼承與超越》等。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全國好新聞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有《梁衡文集》九卷。先後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選大、中、國小課本。
主要的學術貢獻,新聞方面:提出新聞的新定義、報紙的4個屬性、新聞與文學的12個區別、新聞與政治“四點交叉統一律”等理論。文學方面:第一個提出對楊朔散文模式的批評;首倡寫“大事、大情、大理”,開創政治散文寫作;提出散文美的“三層次”理論和“形、事、情、理、典”的“文章五訣”寫作法。
學術風格:實踐與理論並行;多學科交叉研究;深入淺出,笑談真理。

主要作品

古典山水文章的傳統,行文草本有靈,水石有韻。近年來又致力於人物散文,特別是歷史名人的寫作,《覓渡,覓渡,渡何處?》《紅毛線、藍毛線》等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有散文集《夏感與秋思》《只求新去處》《紅色經典》《名山大川感思錄》《人傑鬼雄》《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梁衡卷》《人人皆可為國王》等.學術論文集:《為文之道》《壺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繼承與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選中等學校課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壺口瀑布》被選入上海初二第二學期課文。

精彩頁

“這是日貨,打了去!”一個玻璃瓶的日本牙粉扔出來了,扔在階石上,立即打碎了,淡紅色的牙粉,飛灑滿地。
“這也是日貨,踩了去!”一隻日貨的洋瓷臉盆,被一個學生倒仆在地上,猛地幾腳踩凹下去,瓷片一片片地剝落下來,一腳踢出,瓷盆就像含冤無訴地滾到牆角里去了。
“你們大家看看,這床蓆子大概不是日本貨吧?”一個學生雙手捧著一床東洋蓆子,表現很不能捨去的樣子。
大家走上去一看,看見席頭上印了“日本製造”四個字,立刻同聲叫起來:
“你的眼睛瞎了,不認得字?你捨不得這床蓆子,想做亡國奴!?”不由分說,大家伸出手來一撕,那床東洋席,就被撕成碎條了。
我本是一個苦學生,從鄉間跑到城市裡來讀書,所帶的鋪蓋用品都是土裡土氣的,好不容易弄到幾個錢來,買了日本牙刷,金剛石牙粉,東洋臉盆,並也有一床東洋蓆子。我明知銷毀這些東西,以後就難得錢再買,但我為愛國心所激動,也就毫無顧惜地銷毀了。我並向同學們宣言,以後生病,就是會病死了,也決不買日本的仁丹和清快丸。
從此以後,在我幼稚的腦筋中,作了不少的可笑的幻夢:我想在高小畢業後,即去投考陸軍學校,以後一級一級的升上去,帶幾千兵或幾萬兵,打到日本去,踏平三島!我又想,在高小畢業後,就去從事實業,苦做苦積,哪怕不會積到幾百萬幾千萬的家私,一齊拿出來,練海陸軍,去打東洋。讀西洋史,一心想做拿破崙;讀中國史,一心又想做岳武穆。這些混雜不清的思想,現在講出來,是會惹人笑痛肚皮!但在當時我卻認為這些思想是了不起的真理,愈想愈覺得津津有味,有時競想到幾夜失眠。
一個青年學生的愛國,真有如一個青年姑娘初戀時那樣的真純入迷。
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在高小畢業後,既未去投考陸軍學校,也未從事什麼實業,我卻到N城來讀書了。N城到底是省城,比縣城大不相同。在N城,我看到了許多洋人,遇到了許多難堪的事情,我講一兩件給你們聽,可以嗎?
只要你到街上去走一轉,你就可以碰著幾個洋人。當然我們並不是排外主義者,洋人之中,有不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們同情於中國民族的解放運動。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壓迫和侵略,他們是我們的朋友。只是那些到中國來賺錢,來享福,來散播精神的鴉片——傳教的洋人,卻是有十分的可惡的。他們自認為文明人,認我們為野蠻人,他們是優種,我們卻是劣種;他們昂頭闊步,帶著一種藐視中國人、不屑與中國人為伍的神氣,總引起我心裡的憤憤不平。我常想:“中國人真是一個劣等民族嗎?真該受他們的藐視嗎?我不服的,決不服的。”
有一天,我在街上低頭走著,忽聽得“站開!站開!”的喝道聲。我抬頭一望,就看到四個綠衣郵差,提著四個長方扁燈籠,燈籠上寫著:“郵政管理局長”幾個紅扁字,四人成雙行走,向前喝道;接著是四個徒手的綠衣郵差;接著是一頂綠衣大轎,四個綠衣轎夫抬著;轎的兩旁,各有兩個綠衣郵差扶住轎槓護著走;轎後又是四個綠衣郵差跟著。我再低頭向轎內一望。轎內危坐著一個碧眼黃髮高鼻子的洋人,口裡銜著一支大雪茄,臉上露出十足的傲慢自得的表情。“啊!好威風呀!”我不禁脫口說出這一句。
P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