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行星

愛因斯坦行星

愛因斯坦行星”,正式名稱為“Kepler-76b”。這是一顆“熱木星”,軌道公轉周期為1.5天。其直徑約比木星大25%,質量大約是後者的兩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因斯坦行星
  • 別稱:Kepler-76b
  • 分類:熱木星
  • 發現者:特維·馬什
  • 發現時間:5月31日
行星概況,行星歸屬,發現起源,首次發現,發現原理,數據來源,搜尋方式,聚束效應,其他方式,方式特點,相關刊載,

行星概況

“這裡所展示的是這顆系外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示意圖,可以看到這顆恆星由於行星的引力作用稍稍變形,成為橢球形(這裡的變形程度有所誇張)。這顆行星主要採用了所謂“BEER算法”發現,即通過觀察行星圍繞恆星運行時產生的“聚束效應(BE)。橢球形拉伸(E)以及行星反光(R)效應”來發現行星存在的方法
愛因斯坦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示意圖愛因斯坦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示意圖

行星歸屬

這顆系外行星正式編號為Kepler-76b,它的個頭比木星大約還要大25%左右,質量則大約是後者的兩倍,因此它被歸入所謂“熱木星”的行列之中。它圍繞運行的恆星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

發現起源

5月31日,綜合美國太空網和哈佛大學-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有關報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被證明擁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比如幫助我們搜尋圍繞其它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們便利用狹義相對論原理髮現了這樣一顆系外行星,也正因為如此,這顆行星被做出這項發現的科學家們暱稱為“愛因斯坦行星”。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超過80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但這次是首次利用狹義相對論方法做出此類發現。所謂系外行星就是指圍繞其它恆星運行的行星體。

首次發現

發現原理

研究人員通過觀察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預言的現象發現了這顆行星的存在。研究組成員,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特維·馬什(Tsevi Mazeh)表示:“這是愛因斯坦的這一理論首次被用於發現一顆系外行星。”
另外,由於這顆行星的引力作用,這顆恆星會被稍稍拉長,形成橢球形,這樣當其以寬面正對地球時,我們觀察其亮度也會稍稍更亮一些。另外這顆行星本身也會反射少量的亮光,這也會造成恆星總亮度的變化,從而幫助達成此項發現。
研究組成員,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大衛·拉塞姆(David Latham)表示:“我們所尋找的是非常微弱的效應。我們需要對星光進行非常精密的測量,精度必須達到百萬分之一量級。”

數據來源

研究組所使用的恆星亮度數據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該設備可以提供精度空前的恆星亮度測量數據。儘管克卜勒望遠鏡的設計初衷便是用於搜尋系外行星,但是其主要採用的方法是凌星法,也就是探測恆星由於行星從其面前經過時阻擋星光而導致的亮度降低現象。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學家,此項研究負責人西姆空·法格勒(Simchon Faigler)表示:“我們的研究工作之所以能夠進行,得益於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高精度數據。”

搜尋方式

聚束效應

所謂“聚束效應”,這是當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在其公轉過程中將恆星稍稍拉向地球方向時出現的恆星亮度輕微增強,以及當行星將恆星稍稍拉遠時恆星亮度的輕微變弱。這種亮度的增強是由於相對論效應導致的,後者會導致光子在恆星運動方向上發生堆積。這是愛因斯坦的這一理論首次被用於發現一顆系外行星。

其他方式

另一項最常用的系外行星搜尋方式是所謂“晃動法”,也就是搜尋由於行星引力造成恆星出現的輕微晃動。

方式特點

研究組表示,此次所採用的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方法最適合用來搜尋那些質量較大的行星,至今還無法用於探測那些地球大小的行星體。但是這種方法的確擁有一些有價值的地方,比如它並不要求獲得恆星的精密徑向速度數據,也並不要求行星和恆星嚴格處於地球的觀測視線方向上,而這兩項正是絕大部分常用觀測法的局限。
同樣來自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艾維·勞埃伯(Avi Loeb)表示:“每一種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劣勢,而每一種新方法的加入都將讓我們在這一領域更加有力。”

相關刊載

有關這項技術和發現的論文即將刊載於出版的雜誌《天體物理學報》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