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量子理論》是2019年6月1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道格拉斯·斯通( A.Douglas Stone)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因斯坦與量子理論
- 作者:A.道格拉斯·斯通( A.Douglas Stone)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24080
《愛因斯坦與量子理論》是2019年6月1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道格拉斯·斯通( A.Douglas Stone) 。
《愛因斯坦與量子理論》是2019年6月1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道格拉斯·斯通( A.Douglas Stone) 。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與量子理論》完美揭示了愛因斯坦對量子理論貢獻的全部意義。愛因斯坦以拒絕量子力學著稱,他注意到上帝不擲骰子。但實際上,他對原子、分子的性質以及光的發射和吸收——我們現在所知的...
光子起初被愛因斯坦命名為光量子[7]。光子的現代英文名稱photon源於希臘文φῶς(在羅馬字下寫為phôs),是由物理化學家吉爾伯特·路易士在他的一個假設性理論中創建的[11]。在路易士的理論中,photon指的是輻射能量的最小單位,其“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儘管由於這一理論與大多數實驗結果相違背...
理論概述 根據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對於微觀粒子做測量實驗,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假若越準確地知道粒子位置,則越不準確地知道粒子動量;反之亦然。愛因斯坦因此提問,不論有沒有對於粒子做測量試驗,粒子是否具有明確的位置?對於這問題,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表明,在測量之前,粒子的位置不具任何意義...
愛因斯坦與玻爾的論戰持續了半個世紀,直到他們兩人去世也沒有完結。質疑 薛丁格貓實驗告訴我們,在原子領域中實在的佯謬性質與日常生活和經驗是不相關的,量子幽靈以某種方式局限於原子的陰影似的微觀世界之中。如果遵循量子理論的邏輯到達其最終結論,則大部分的物理宇宙似乎要消失於陰影似的幻想之中。愛因斯坦決不願意...
玻爾-愛因斯坦論戰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之間關於量子物理的一系列著名的爭論。他們之間的爭論也因為他們對於物理學的重要性而被載入史冊。爭論內容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開始,愛因斯坦指出了波函式坍縮過程與相對論的不相容,這也是他第一次公開對量子力學發表意見。愛因斯坦的這一分析是關於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的不...
光由光子組成的理論。光的量子理論的初步思想是由M.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來的。到1905年由A.愛因斯坦發展為完整的理論。理論介紹 1900年,為了解釋黑體輻射的能量分布,普朗克假設:與空腔中的輻射處於熱平衡的赫茲振子的能量只能取0,,2,…等分立值。這裡為振子的頻率,為一常數,後來人們稱之為普朗克常數。由於振子...
1915年11月,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1916年3月,愛因斯坦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5月,愛因斯坦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1917年初,愛因斯坦患有許多疾病(包括肝病和胃潰瘍...
《量子理論:愛因斯坦與玻爾關於世界本質的偉大論戰》主要內容簡介:令人瞠目結舌的科學成果,遠非出自常人理解的理性思維……好好讀,放輕鬆,細細品,上帝震憾。心靈衝擊,非幻非夢。一本超級對撞牆書,門外漢都能讀懂的世界科學名著。作品目錄 序言 科學巨人的聚會 第一部分 量子 第1章 不情願的量子革命 第2章 ...
這個詞條的內容為非專業物理研究者對量子理論的理解。隨著EPR佯謬、貝爾不等式等的提出及爭論物理學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935年,愛因斯坦與Podolsky及Rosen聯合發表了著名的EPR論文,試圖利用一個思想實驗來表明,因為量子力學不能描述現實的定域性(local)及確定性(definite),所以是不完備的,量子理論應該漏掉了一...
如此現象導致了鬼魅似的超距作用之猜疑,仿佛兩顆電子擁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似與狹義相對論中所謂的定域性原理相違背。這也是當初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同僚玻理斯·波多斯基、納森·羅森於1935年提出的EPR佯謬來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理由。具有量子糾纏的兩顆電子——電子1和電子2,其自旋性質之糾纏態可以下面式子為...
量子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都是年輕人。1925年,泡利25歲,海森堡和恩里克·費米(Enrico Fermi)24歲,狄拉克和約當23歲。薛丁格是一個大器晚成者,36歲。玻恩和玻爾年齡稍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貢獻大多是闡釋性的。愛因斯坦的反應反襯出量子力學這一智力成果深刻而激進的屬性:他拒絕自己發明的導致量子理論的許多關鍵...
愛因斯坦模型是一種固體模型,基於三種假設:晶格中的每一個原子都是三維量子諧振子;原子不互相作用;所有的原子都以相同的頻率振動(與德拜模型不同)。第一個假設是相當準確的,而第二個假設則不是。如果原子真的不互相作用,那么聲波就不會在固體內傳播。歷史上的影響 原先的理論是由愛因斯坦在1907年提出的,...
能量子的概念太激進了,普朗克後來將它擱置下來。隨後,愛因斯坦在1905年(這一年對他來說是非凡的一年)認識到光量子化的潛在意義。不過量子的觀念太離奇了,後來幾乎沒有根本性的進展。現代量子理論的創立則是嶄新的一代物理學家花了20多年時間的結晶。通過量子學理論誕生前後物理學領域的對比,我們可以體會到量子...
在量子力學中,一個物理體系的狀態由波函式表示,波函式的任意線性疊加仍然代表體系的一種可能狀態。對應於代表該量的算符對其波函式的作用;波函式的模平方代表作為其變數的物理量出現的機率密度。量子力學是在舊量子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舊量子論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說、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和玻爾的原子理論。1900...
普朗克進一步假設單獨量子諧振子吸收和放射的輻射能是量子化的,這一觀點嚴重地衝擊了經典物理學。量子論涉及物質運動形式和運動規律的根本變革。首先注意到量子假設有可能解決經典物理學所碰到的其他疑難的是愛因斯坦。他試圖用量子假設去說明光電效應中碰到的疑難,提出了光量子概念,認為輻射場就是由光量子組成。每一個...
物質波理論全稱德布羅意物質波理論,也稱“德布羅意物質波假設”、“德布羅意物質波假說”,是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在愛因斯坦光量子理論和玻爾的原子論的啟發下提出的。他根據類比的方法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廣到更一般的物質粒子,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即和光一樣,也具有波動-粒子兩...
光量子,簡稱光子(photon),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種規範玻色子,在1905年由愛因斯坦提出,1926年由美國物理化學家吉爾伯特·路易斯正式命名。光子是電磁輻射的載體,而在量子場論中光子被認為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光子靜止質量為零。光子以光速運動,並具有能量、動量、質量。光子的發展 光子的提出...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5年至1917年間發展出光子的現代概念,這是為了解釋一些與光的古典波動模型不相符合的實驗結果。當時被普遍接受的經典電磁理論,儘管能夠論述關於光是電磁波的概念,但是無法正確解釋黑體輻射與光電效應等實驗現象。半古典理論在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框架下將物質吸收光和發射光所涉及的能量量子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