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吾廬

愛吾廬

愛吾廬位於橋東區德勝街45號,是馮玉祥在張家口的故居。1924年北京政變後,馮玉祥攜夫人李德全曾住在這裡,期間,共產黨曾多次派人來這裡活動,李大釗、董必武、宣俠父、等都來這裡工作過。1932年馮玉祥再次來到這裡居住,並發起和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吾廬
  • 位於:橋東區德勝街45號
  • 馮玉祥:故居
  • 曾作為:基地
歷史,作用,圖書室,軍政研究部,迎賓處,

歷史

1925年1月,馮玉祥將軍遵照孫中山先生的密示,把西北邊防督辦公署由北京西山遷到塞外張家口。接著,馮玉祥把張家口橋東德勝西街45號西式平房院購下,建立了自己的圖書館——愛吾廬。
愛吾廬是馮玉祥讀書學習、舉辦高級將領研究班、接待國內外貴賓的“署外之府”,也是李大釗8次來張垣的寢息地。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愛吾廬是馮玉祥西北國民軍聯俄的重地,也是中共建黨初期在北方革命活動的歷史故址,為名副其實的京西第一廬。

作用

圖書室

愛吾廬是馮玉祥的圖書室。 馮玉祥在這裡請李鶴鳴、李泰蓁等著名學者講授哲學、社會學、中外歷史、英語等文化科學知識以後,自己又系統、深刻地研讀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建國大綱》,並在愛吾廬撰寫了《建國芻言》,生動、具體地闡明了“確立共和,發揚民治,維護和平,發展經濟”的孫中山建國思想。另外,馮玉祥還整理、出版了《馮煥璋先生講演集》,由客居張垣的李烈鈞題封面詞。

軍政研究部

愛吾廬是馮玉祥創辦的高級將領軍政研究部。 當時,西北國民軍布防於津北、北京、察、熱、綏、寧、甘一線,其高級將領鄭金聲、鹿鐘麟、張之江、宋哲元、張維璽、孫良誠、李鳴鐘、方振武、張樹聲等分任當地鎮守使、衛戍司令、都統、督辦之職。馮玉祥分期組織這些將領,針對西北地區軍政、經濟、文化、平民等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實施方略。馮玉祥與他的將領們一致認為,“我們是平民,我們是民主底下的忠僕,把那些當官的牌子、官場習氣……撤去”,然後“詳詳細細研究研究救國保民的方法”,並提出“四項軍政旨趣”,受到全軍官兵的讚許,即“振興實業、開闢富源,提倡文化、啟發民智,整飭官方、清理積弊,訓練軍隊、鞏固邊疆”。努力將以張家口為中心的西北地方,“變成一個黃金世界”。

迎賓處

愛吾廬是馮玉祥接待國內外貴賓高官的迎賓處。在這裡,馮玉祥先後接待過李大釗、董必武、李烈鈞、于右任、孫科、吳稚暉、徐謙、邵力子、鮑羅廷等。特別是李大釗與徐謙先後8次來張垣愛吾廬,幫助馮玉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西北國民軍一些軍、師建立了政治部,或設政治副官,由共產黨人或國民黨左派任政治部主任。並創辦了《察哈爾國民新報》、《中山日報》。中共北方區委先後派遣300多名同志到張垣工作。在西北國民軍成立了總顧問、總參議兩個智囊團,還成立了西北軍陸軍幹部學校,招收全國各地學生700名。成立了駐西北國民軍的蘇俄顧問團,下轄鋼甲車、騎兵、炮兵、通訊、工兵、航空等9個專家分團或專家組。由李大釗親自介紹蘇俄公使加拉罕到張垣協商,從而獲得了蘇俄價值六七百萬盧布的軍事武器和資金援助。1925年6月,馮玉祥與李大釗、於佑任、吳稚暉等在此商議西北國民軍與廣州國民軍聯合作戰問題,為消滅北京政府吳佩孚軍閥集團,醞釀了以“南征北伐,鄭州會師”為中心的“北伐戰爭”的作戰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