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別離: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

《愛別離: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記錄的不僅僅是民國遊子蘇曼殊才情充沛而短暫傳奇的一生,更將其平生所著詩詞文集濃縮其中,詳細描述了他的愛與恨、俗與佛、出世與入世等塵世糾葛。書中文字優美雋永、有穿透力,為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可讀、情真意切的蘇曼殊。

基本介紹

  • 書名:愛別離: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32
  • 定價:26.00
  • 作者:崔久成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17242, 7807617241
  • 品牌:嶽麓書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愛別離: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記敘的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翔實的記述、清新優美的文筆、新銳作家崔久成全新演繹、為讀者展開的民國遊子唯美紅塵之旅。《愛別離:民國遊子蘇曼殊的紅塵往事》精選了蘇曼殊的部分詩作及蘇曼殊年表附於書後,為讀者進一步了解蘇曼殊的平生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作者簡介

崔久成,男,獅子座。出生於八十年代末,影視編導專業研究生。1997年開始發表作品,小說、散文等作品散見《萌芽》《光明日報》等報刊。愛極詩詞文史,喜歡用筆觸摸它們歷經斗轉星移後呈現出的新面孔。

圖書目錄

引子
一 隱忍不言的傷
秋云:生憎花發柳含煙
斷岸:誰憐一闋斷腸詞
枯柴:生天成佛我何能
塵埃:江城如畫一傾杯
菊子:人間花草太匆匆
淒雨:孤燈引夢記朦朧
二 易水蕭蕭,此生莫問
熱血:海天龍戰血玄黃
封禁:流螢明滅夜悠悠
受戒:蟬翼輕紗束細腰
不歸:狂歌走馬遍天涯
秦淮:好花零落雨綿綿
知交:劉三舊是多情種
東渡:九年面壁成空相
秋葉:槭槭秋林細雨時
裂痕:燈飄珠箔玉箏秋
三 契闊死生,與子相悅
櫻瓣:禪心一任蛾眉妒
流水:偷嘗天女唇中露
芒鞋:送卿歸去海潮生
脂痕:碧玉莫愁身世賤
行云:十日櫻花作意開
疊手:恨不相逢未剃時
孤旅:契闊死生君莫問
黃燈:秋風海上已黃昏
四 我再來時人已去
燕影:相逢天女贈天書
歸心:舊遊如夢劫前塵
渡船:斜插蓮蓬美且鬈
零雁:江南花草盡愁根
城破:水晶簾卷一燈昏
囈語:水驛山城盡可哀
芳草:芳草天涯人是夢
五 問人生,到此淒涼否?
飄零:棠梨無限憶鞦韆
歡笑:年華風柳共飄蕭
慟哭:白水青山未盡思
六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海潮:春雨樓頭尺八簫
夢魘:殘陽影里吊詩魂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
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住西湖白雲禪院作此
答鄧繩侯
花朝
題畫
憶劉三、天梅
過平戶延平誕生處
過蒲田
過若松町有感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有懷二首
本事詩十首
代柯子簡少侯
淀江道中口占
題師梨集
落日(失題)
為調箏人繪像二首
調箏人將行屬繪金粉江山圖題贈二絕
寄調箏人三首
寄晦聞
失題
西湖韜光庵夜聞鵑聲簡劉三
題拜倫集
步韻答雲上人三首
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曠處士
別雲上人
簡法忍
何處
為玉鸞女弟繪扇
南樓寺懷法忍葉葉
飲席贈歌者
吳門依易生韻十一首
無題八首
東行別仲兄
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偶成
東居雜詩十九首
芳草
集義山句懷金鳳
以胭脂為某君題扇
晨起口占
春日
題靜女調箏圖寄包天笑
遲友
佳人
碧闌乾
莫愁湖寓望
久欲南歸羅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書所懷,寄二兄廣州,兼呈晦聞、哲夫、秋枚三公滬上
游不忍池示仲兄
櫻花落
一張破碎的旅行圖

序言

一個偉大的黃昏降臨了。
浩瀚的書堆中,拖著長辮子的王國維抬起了頭,推了推厚厚的眼鏡,他預感到這個世界要變了。儘管遊學日本,接受過西方的現代化教育,但他骨子裡仍舊沉浸在古典清麗的東方典雅中。《人間詞話》還在寫作中,《人間詞》也在一首首地累積著,他的筆下,仍舊流淌著蘇東坡的壯麗、杜甫的沉鬱和李白的飄逸。
而此時,東方世界卻陷入前所未有的巨變中。舊有的華夏中心的朝貢秩序正一點點地崩塌,斷壁殘垣依舊殘留;西方擴張帶來了現代民族國家體系,但那些尚未在這個古老的中國建立。自由的船舶頻繁地奔波在遠東水域,沿海的粵閩浙省份的商人們總能保持著良好的商業嗅覺,他們相互結交,在廣闊的海面上遊走,不自覺地把“國家”同“國際”相連通。
那是一個飄零破碎但又自由浪漫的時代。今天那些被民族國家體系、護照簽證纏繞的當代遊客,幾乎無法想像那時候東方世界的自由與遼闊。
那是一個並不缺乏英雄與名流的時代。當天朝上國的嚴謹和秩序開始漸漸失去了吸引力的時候,無數懷有志向的年輕人把自己的胸懷投向了海洋,梁啓超、孫中山、陳獨秀乃至魯迅……
後來他們大多都成為群星璀璨、自由浪漫時代被歷史銘記的人物。
但在當時,卻有一個讓無數青年人追捧痴迷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的僧人。他如雨夜裡散落的瓣瓣櫻花,浪跡一生,無依無靠,注定漂泊。
這個人就是蘇曼殊。
曼殊是他的法號,他原名戩,字子谷,後更名玄瑛。父親是早期從事海外貿易的中國商人,而母親卻是一個日本人。蘇曼殊出生在日本,尚且年幼就因父親生意失敗不得已離別日本親人回到廣東。此後他短暫的一生,都無處歸依。
飄零的時代,似乎注定他從一出生就沒有成長的泥土,注定了他散落天涯,沒有精神依託。
蘇曼殊不僧不俗,亦衫亦履。多年來在國與國、城市與城市、朋友與朋友、女人與女人之間遊蕩。他的一生猶如鸞飄鳳泊,渡日本、赴暹羅、下南洋,四海飄零,屐痕處處,留下了不少清麗可人的詩文,卻極少在寺院裡盤桓。他身著袈裟,奔走革命,與孫中山、章太炎、陳獨秀等革命黨人過從甚密,但對革命卻沒有恆久的熱情。他是革命的參與者,也是局外人;他是出家之人,受戒卻並不持戒。蘭心蕙質,哀樂情深。他不僅憂世傷生,更對男女情愛一往情深。他讓人親近,卻又遺世獨立。他若痴若狂,哭笑無常,有時卻又如孩童般乾淨、單純。當蒼涼和孤獨、純潔和真誠交融在一個年輕僧人身上時,那又會激盪出怎樣的人生?
讀懂蘇曼殊,是要從他的詩開始的。那些素雅清麗、或濃或淡的詩情,構築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仿佛只有他自己能懂。
蘇曼殊的詩如同生命的吉光片羽、人生的抽刀斷水,詩只是他詩化生活的一點點痕跡,如同倉央嘉措那一首首清澈飄揚的情歌。“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蘇曼殊的詩沒有多少用典,沒有多少佶屈聱牙的展示,只是隨手一點,便將露珠般的蘭澤化入詩中,凝固著身世飄零的悲傷和對愛情無可奈何的喟嘆。
蘇曼殊的國學功底並不厚,但是他的天分和才情卻是讓一代大儒所驚詫的。他自己從來沒有以文士自居,正所謂“有意革命,無意為文”。那些賺得痴男怨女無數熱淚的小說《斷鴻零雁記》《碎簪記》等,只是他心靈的遠遊而已,跟文學無關,與生命相連。
他通曉日文、英文、梵文、西班牙文等多國語言,但他所通曉的文明都不能為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境地。他一生都在飄零,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繁華或者寂寞,熟悉或者陌生,無論到哪裡都找不到家。他翻譯過拜倫、雪萊的詩歌,幾乎每一年都在不同的地方飄零,足跡遍布南洋。讀他的詩,似乎總能朦朦朧朧看到曼殊大師的影子。
也許,從出生開始,他就注定是一顆沒有土壤的種子,永遠找不到根。他被風吹到某個冥冥之處,終究沒能落回到泥里。
在爪哇島的孤燈下,在風雨飄搖的大海上,在歐洲風雪中飄蕩著的拜倫與雪萊的澎湃詩句里,在李商隱黯然銷魂的意念中,我都能看到蘇曼殊煢煢孑立的影子。他從海上來,終回海上去。
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他緩慢地走向了大海,每一次抬腳,破舊的芒鞋總能掀起波光粼粼的水瀾,海水剛好淹沒他的腳踝,他就這樣一步步被我的目光推向遠方,走向海面上那輪溫暖碩大的月亮。銀色的月光中,他一直在微笑著回頭。我不知道在月亮之下,他來生能否擁有一個故鄉,能否再次遇到那對岸採摘芙蓉的女子。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
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
——蘇曼殊《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1918年,三十五歲的蘇曼殊圓寂,六年後長棲於西湖之陽、孤山之陰,同蘇小小成了鄰居。一百多年過去了,那些在政治上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們,繁華落盡,人去樓空。正如布達拉宮記住了那世界上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一樣,西湖之水、漂泊南洋記住的,是身披袈裟煙雨一生的蘇曼殊。
“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他的詩漂泊在海上,而他已在西湖長眠。
西湖畔,伴著芙蓉,他將永遠年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