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惑與祈禱

惶惑與祈禱

《惶惑與祈禱》是當代著名彝族詩人沙馬的又一部詩集,收錄詩人近年創作的詩歌兩百餘首。沙馬作為一位彝族詩人,用飽滿的筆觸,書寫了出生地“南高原”的風物和人情。詩人在自覺地更新著其寫作經驗和資源,始終在思索民族與世界的問題,這些詩歌雖然有很強的地域特徵和民族性,但又無處不體現著對地域的超越,對民族的提升,這使得詩歌具有開闊的視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惶惑與祈禱
  • 創作年代:2017年
  • 作品出處:長江文藝出版社
  • 文學體裁:詩歌集
  • 作者:沙馬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惶惑與祈禱》是當代著名彝族詩人沙馬的又一部詩集,收錄詩人近年創作的詩歌兩百餘首。沙馬作為一位彝族詩人,用飽滿的筆觸,書寫了出生地“南高原”的風物和人情。詩人在自覺地更新著其寫作經驗和資源,始終在思索民族與世界的問題,這些詩歌雖然有很強的地域特徵和民族性,但又無處不體現著對地域的超越,對民族的提升,這使得詩歌具有開闊的視野。

作品目錄

自序:南高原、木柵欄、詩歌,以及靈性的焰火
輯一恍然間
一陣風吹過來
下沉
那些迷惘
恍然間
過古王國遺址
它們的破碎不夠徹底
燈盞
在暗夜裡摸索
另一種訴說
火焰漸次上升
明亮的時刻
在土坡之上
山頂上的石頭
可以懺悔了
替代
隱秘的喧響
帶口信
廢棄的小站
暴雨就要到來
烏喇鎮的紅燈籠
停歇
冷火塘
灰燼中閃動光亮
寬恕
夢境與凶兆
空寂的戲台
圖騰柱在火光中搖動
戀人謠
雨水落下來
銀匠鋪
舊時光,蒼老
在荒蕪的邊緣慢慢沉溺
秋天的片斷
顫慄的聲響
在路上緩緩眺望
路邊
風語落在草坡
螞蟻的哲學
輯二風吹沙河
黑夜容易察覺人們的脆弱
火堆旁
風吹過後
乾淨的秋天
南高原偏方
傷心
火舞
內心在忽視什麼
那些落葉
夜的變奏曲
虛構的城堡
天空下的螞蟻
在路邊
遇見
那一天
鳥兒在大街上停歇
虛妄的構想
木窗外,夜
沉吟
守靈夜
夜裡的雨一直在下
草絮般飄舞
麥秸燈籠
傾訴
路上的馬燈漸次熄滅
牛皮紙,遙遠的記述
悲痛
在街頭的瞬間
不要說出那個夜晚
鬼火
灑拉地坡
流浪的石頭讓人傷感
月亮在冷冷的山岡
山坡上的三隻羊
過敏
幻想曲
七月就要過去
歌謠或美麗的雨水
意外的心跳
木柵欄邊的女子
九月的傍晚
趕馬人的片刻時光
他們在天空中低語
輯三幻影如謎
一種疼痛的睡眠
感恩
讓悲哀的風車停止轉動吧
在南高原上靜靜冥想
慢慢過去的日子
六月的寂靜
好暖的草坡
雨布苦的冬天
焚毀
聆聽
黃昏中的樹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過灑拉地坡
回望
一種孤單
傷心
蒼涼
等候秋天的少女
雨水
傷痕
河之兩岸
野山上的蘇鐵
恍惚
墳塋
黃昏之中
馬車駛向遠方
薄暮一刻
預感中的月亮
淡忘或者歌唱
鴿子遠遠地飛走了
野鈴蘭
雨落過
在夜裡
邊緣
閉上眼的瞬間
輯四落日祈禱
頭頂上的瓦礫叮噹作響
原諒
聽畢摩誦經1印
回頭
看看那些燈盞
沙子
隱秘的火焰
期盼中的幻影
如果
在暮色中躺下
在曠野上
惶惑一刻
站在河邊
朦朧的雨夜
一切暗下來
回頭看見了祭品
日落
打鐵的匠人厭倦鐵器
山邊小酒館
某種迷戀
端午,時光之謎
彝人·十月太陽曆
南高原的祈禱詞
行走與沉思沙馬
沙馬:南高原的抒情王子
評論摘錄

創作背景

曾榮獲“全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的著名彝族詩人沙馬,長期致力於地域文化的研究與寫作。作者以思想者的視角,重新審視和表達人與地域的關係,深情描繪南高原的風物,讚美地域文化的燦爛與厚重。

人物介紹

沙馬,彝族,大學文化,20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文學創作,2002年榮獲全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

作品鑑賞

評論界認為,沙馬的詩歌在地域性、民族性與現代性之間,連線傳統與現代,以獨特的視角,準確表達了對人性的思索、對故土的愛戀,以及對生命深切的人文關懷。這些詩歌無疑是詩人美學主張與現代技巧的完美融合,結構嚴謹,豐盈而富有張力,呈現出民族詩歌開闊的視野。

作品評價

彝族詩人沙馬被譽為“地域性寫作代表人物”“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民間思想探索者”,著有詩集《夢中的橄欖樹》《靈魂的波動》《沙馬詩選》和散文隨筆集《虛幻的面影》等,曾在海內外報刊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在多家主流網站設有主頁或專欄,其詩作連年入選“年度中國最佳詩歌”,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等語種在國外發表,並產生廣泛的影響。沙馬曾獲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第四屆四川省文學獎特別榮譽獎,第三、四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
沙馬的詩歌世界中,交織著豐富而駁雜的精神譜系。西南邊陲群峰之上的山寨是他生命的起點,那些獨具高原特徵的物象,豐厚的民間文化典籍和俯首可拾的民族神話與傳說,充盈了他的文化血脈。沙馬生長於雲貴高原一個邊遠山寨,從少年時代開始寫作,成年後走出大山。現代教育的洗禮,使他具有了開闊的視野。在20餘年的詩歌寫作歷程中,他承續著民族文化心理基因,以故鄉為靈感的策源地,表達對這片精神血地的複雜感情。在沙馬最新出版的詩集《惶惑與祈禱》中,呈現了其日漸成型的抒情方式,體現出一位現代知識分子面向靈魂的省思。
沙馬的詩歌寫作自覺地在走一條回歸祖靈之地的朝覲之路。不唯他一人如此,就整個彝族詩歌群體乃至少數民族詩人而言,自文化母體汲取精神汁液,以抵制日益同質化的寫作困境,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策略。古老悠久的彝族文化是彝族人在數千年遷徙繁衍中形成的文明積澱,蘊含著獨特而相對穩固的心理意識和哲學觀念,是當代人創作的文學之源。
沙馬大致從兩條路徑找到重返歷史的通道:一條是尋訪歷史遺蹟。如《過古王國遺址》一詩,詩人在實地踏勘中真切感知祖先創造文明的艱辛與豪情,重獲歷史傳遞的祖先諭旨。在《彝人·十月太陽曆》一詩中,他對本民族的曆法表達了由衷的敬意。“十月太陽曆”是彝族祖先創造的天文曆法—— 一年分十個月、每個月有一個主題,集自然變化規律與生產勞作特點於一體,是彝族智慧的結晶。另一條是解析歷史文明載體。彝族人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符碼,如畢摩祭祀、吟誦經卷、羊皮鼓舞等,據此可以觸摸彝族獨特的自然觀、宇宙觀和生死觀。他們有著鮮明的祖先崇拜意識,對死亡充滿尊重,如詩歌《燈盞》:“如果你曾是過路人,請和我一起惦念/木柵欄、酒碗、純樸的笑容/以及每一間簡陋的土掌房/山寨里,如果有人死了/不論親人或仇人,誰都願意為死者/唱一首離別的歌謠,安慰去路的漫長”。這個民族既強調現實的奮鬥與掙扎,又重視精神的純粹性,溯源式的詩歌寫作成為對文明積澱的梳理與呈現,重構了一種深沉凝重、燦爛輝煌的歷史美學。
強烈的現實關懷是沙馬詩歌贏得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彝族人在漫長的生存之路上,曾瘋狂地攫取過自然的珍寶,昔日的獵手一度成為族群中的英雄,那是與低下的生產力有關。到了具有理性意識的詩人這裡,祖先的行為被重新審視,痛感環境惡化帶來的厄運,以筆為劍,直指痼疾。如詩歌《可以懺悔了》:“祈雨的儀式,在暮色和鐘聲中停歇/禱告後的歌謠,僅僅三天/已被懷疑和冷笑撕成碎片飄搖……面對沉寂的河流,淚流滿面/靜穆了許久,你說/可以懺悔了/烏鴉‘嘎’的一聲飛離枯乾的樹椏”。詩歌寫出了讓人痛心的場景,筆端含情發力,批判尖銳而鋒利。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對自然平衡意識的追求,是彝族詩人創作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現代社會轉型中,少數民族面對自身的生存境遇,往往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詩人從自然環境的惡化看到了族人現實生活的困境,他的憂思既針對他們物質的貧困,又集中於精神的迷惘,並將自然生態與其生存現狀相聯繫。在《鳥兒在大街上停歇》一詩中:“春天還在上升。流浪的鳥兒/多么像大街上那些神態惶然的彝人啊!”鳥兒棲棲遑遑,無枝可依,在表達自然環境被破壞的憤懣之情的同時,深層卻是對彝族人精神生活的憂慮。
沙馬佇立於故鄉的高崗上,遙望雲朵、山寨、羊群,抒發他的赤誠情懷。其詩歌朦朧溫婉,含蓄節制,體現出與群山萬壑對話的渴望,又多半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呢喃細語。詩人的“惶惑”來源於現實中遭遇的諸多難題,因此,詩人發出了“祈禱”之聲,以人文良知觀照世俗民生,期盼人世萬物能在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裡共存共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體現了一份深沉的責任與情懷。
彝族是一個詩性的民族,從口耳相傳的民歌中,可以感知這個民族與生俱來的抒情氣質。詩集《惶惑與祈禱》體現了沙馬成熟的詩歌品格,他站在雲貴高原的抒情場域上,聚焦獨特的自然地理物象,以赤子之心感應天道輪迴,書寫現實人生,在不斷回望祖先和故鄉的同時,為彝族人遭遇的多重困境而黯然神傷。但他又不囿於本族之侷促,而是以深沉的文化情懷打探世道人心,憂慮人類的未知與局限,形成了更具人文意義與價值的人類學視野。
文學評論家、暨南大學教授姚新勇:“沙馬濃密而憂悵的南高原抒情,別具一格。沙馬的詩歌不僅具有很濃很濃的溫暖感,同時還表現出另外一種能力,能夠將充滿力感的句子、甚至不無熾烈的意象,轉瞬間化為柔和的語句或意象,從而實現了溫暖的詩歌品質與現代詩藝的有機融合。始終保持著詩歌不斷更新的活力,就是因為詩人始終自覺地堅持著著現代主義的個體性詩歌探索之維,從而在民族性與現代性的雙向追求中,保持著詩歌發展的張力。”
文學評論家、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鄒建軍:“沙馬的詩歌語言這種連環形的結構,往往讓詩人的抒情形成一種連綿不絕的形態,讓詩人的情感、思想、意象、語言形成一種整體性的結構,給人一種綿密而周延的閱讀感覺。詩的分行當然是一門藝術,詩與散文在外在形式上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分行;而如何分行是有講究的,詩人在此如此分行而造成的藝術效果,體現了詩人自己的審美追求與藝術構建構想。沙馬的詩中存在諸多非常巧妙的比喻,並且往往是一種遠距離比喻,給人留下一種十分難忘的印象。比較獨到的,這樣的比喻在詩中到處都是,體現了詩人在藝術表達上的獨到之處。與一般的比喻比較起來,這些比喻在本體與喻體之間往往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不像從前一些詩人所運用的比喻那樣貼切,但內涵卻更深厚、空間更闊大、審美效果更強烈。我們將其稱之為‘遠距離比喻’”。“
德國漢學家、文化人類學學者、柏林自由大學博士Olivia Tania Kraef(柯瑾藝 )認為:“沙馬把歷史與現實相連線,傾訴與敘述相鋪陳,呈現出彝族漫長歲月中的情感記憶與個人的歷史感悟。”
美國漢學家、文化學者D. Datiand(達恬地)在著述中稱:“沙馬的詩歌具有高度的矛盾性,一方面作為一個當今的現代少數民族詩人,他已成功地融入了中國的漢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卻希望在思想精神上回歸他的民族根系來保存彝族的文化,這個過程使他的詩歌自始至終包含深邃鄉愁。沙馬的鄉愁寫意詩歌,是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代表作之一,不僅反映了中國本土民族文學的存在並繼續發展的現實,也集中體現了中國多元文化相互撞擊融合的極具複雜性的境況。”
青年文學評論家楊榮昌:“詩人沙馬在無數次追逐中,在無數次浪跡天涯式的找尋後,把生活的所指湧向了南高原那片熱土,詩人熱愛它的土地、河流、海子、森林、岩石、寨子、土路、瓦板屋、火塘、火葬地、灑拉地坡等;熱愛色彩的黑、紅、黃及白色。熱愛鷹、虎、牛、羊、蜘蛛等動物圖騰;熱愛口弦、鼓、披氈、英雄結、天菩薩。在這樣的熱愛中,詩人找到通往心靈的視窗,找到訴說生活的羊腸小道。”
詩人孫其安:“沙馬的詩,有時候像南高原上空的一隻雄鷹,有著“君臨天下”的大氣與豪邁;有時候像一隻月光下的夜鶯,在夜色里唱著孤獨的歌;更多時候則有著巫師的神秘與詭異,讓人讀之心顫。總之,被譽為“南高原抒情王子”的沙馬,他的詩不僅情感豐沛,詩意深邃,且技法多變。”

出版信息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

沙馬,著名彝族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文學創作,曾在海內外知名報刊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詩歌入選數十種重要選本並被英、德、法等多個語種譯介到國外,外國學者著有研究其詩歌的外文專著。出版有詩集《夢中的橄欖樹》《沙馬詩選》《幻影之傷》《惶惑與祈禱》,散文隨筆集《虛幻的面影》等。2002年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2003年獲第四屆四川文學獎特別榮譽獎,2006獲第三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2009獲第四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2015年獲首屆中國彝族詩歌詩集獎。彝族詩人沙馬被譽為“地域性寫作代表人物”“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民間思想探索者”“南高原抒情王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