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100首西方古典樂曲,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他通過長年積累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音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作者自幼學習小提琴和樂理,又將各領域的知識帶入音樂,結晶為一篇篇精簡迷人的短文,通過獨特的切入點,透過歷史聽音樂,字裡行間閃耀著智慧光芒和獨到的見解,足以燃起所有讀者對每首樂曲無限的好奇和遐想。
基本介紹
- 書名:想樂:聆聽音符背後的美麗心靈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43502
- 作者:楊照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65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音樂中,最重要的並不在音符里。每一個時代對待音樂都有不同的態度,大概不存在“正確的”聽音樂的方法,楊照從音符之外,尋找通向音樂心靈的道路,希望愛好音樂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穫。
作者簡介
楊照,台灣著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誠品講堂”、“敏隆講堂”長期經典課程講師,並在News98電台、BRAVOFM91.3電台主持廣播節目。
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散文集:《迷路的詩》、《Cafe Monday》、《為了詩》、《我想遇見你的人生》、《故事照亮未來》;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十年後的台灣》、《在閱讀的密林中》;以及現代經典細讀系列等四十餘種。
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散文集:《迷路的詩》、《Cafe Monday》、《為了詩》、《我想遇見你的人生》、《故事照亮未來》;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十年後的台灣》、《在閱讀的密林中》;以及現代經典細讀系列等四十餘種。
媒體推薦
音樂和其他學科無異,不是學了作曲、演奏或演唱的技能,就必然能知曉其奧秘妙處。我們需要太多不同觀點、不同角度,在音符與音符之外推敲琢磨。《想樂》一方面是楊照對他心愛音樂作品的分析介紹,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獨特的切入點,也讓我們看到作者在自幼學習小提琴和樂理之後,如何將各領域的知識帶入音樂——這門讓他深愛不已的藝術。
——焦元溥(著名樂評人)
——焦元溥(著名樂評人)
圖書目錄
那些音符以外的聲音(焦元溥)
自序
Ⅰ 黑白之間 鋼琴獨奏曲
入眠與警醒之間: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BWV988
為什麼莫扎特不哀傷:
莫扎特第八號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聽見樂曲、看見光亮:
莫扎特第十號C大調鋼琴奏鳴曲KV330
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貝多芬第七號大調鋼琴奏鳴曲
躁鬱靈魂的良藥:
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D960
音樂與文學的交會:
舒曼的《兒時情景》鋼琴曲集Op.15
永遠,且唯一:
蕭邦升F大調船歌Op.60
上帝與魔鬼都在我們的身體裡: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S.178
靈光乍現的片段: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
近乎野蠻的勇氣:
普羅高菲夫第六號鋼琴奏鳴曲Op.82
Ⅱ 深沉之奏 大提琴曲
舊貨店架上蒙塵的曲譜:
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意外出土的驚艷:
海頓第一號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大提琴的小宇宙:
貝多芬第四號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102/1
當詩人變成了哲學家: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65
攻擊前進,不停留:
聖—桑第一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33
約瑟芬娜的輓歌: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
拋棄憂鬱與矛盾:
勃拉姆斯第二號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99
因杜普蕾而不朽: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85
訴說故事的音樂:
理察·施特勞斯交響詩《堂吉訶德》Op.35
華麗的感傷: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19
Ⅲ 王者之聲 小提琴協奏曲
以音樂摹寫時光: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對位音樂的峰頂:
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BWV1043
附加小提琴獨奏的交響曲: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
孟德爾頌不得安寧?: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
天啟般躍現的浪漫星光:
布魯赫第一號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26
收斂掩藏反而更動人: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
誰說這無法演奏: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
西貝柳斯的陰鬱與瘋狂:
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47
冷靜與熱情之間:
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Sz.112
魔鬼般的本事:
帕格尼尼第一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
Ⅳ 清朗之音 鋼琴協奏曲
自我個性的躍動:
莫扎特第九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KV271
吹著蘆笛馴服猛獸:
貝多芬第四號G大調鋼琴協奏曲 Op.58
浪漫詩人的古典情懷:
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沒有人會這個:
李斯特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S.124
給克拉拉的情書: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Op.54
快速衝突變化的情緒:
勃拉姆斯第一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Op.15
來自北方的浪漫風格:
格里格a小調鋼琴奏鳴曲 Op.16
妙手縫合多樣元素: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Op.23
讓鋼琴盡情歌唱: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與樂團的交戰:
普羅高菲夫第三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
Ⅴ 澎湃之潮 交響曲
倫敦中的倫敦,交響中的交響:
海頓第一○四號D大調交響曲
輝煌交響時代的開端:
莫扎特第四十一號C大調交響曲K.551
活在英雄永恆的生命里:
貝多芬第三號降E大調交響曲《英雄》Op.55
真誠的詩意: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Op.68
人聲器樂渾然合唱:
貝多芬第九號d小調交響曲“合唱”Op.125
驚人的偶然:
舒伯特第九號C大調交響曲“偉大”D944
是又不只是貝多芬的傳人:
勃拉姆斯第二號D大調交響曲Op.73
最後的輓歌: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b小調交響曲“悲愴”Op.74
啊,新世界:
德沃夏克第九號e小調交響曲Op.95
沒有人能抗拒這種音樂:
馬勒第二號c小調交響曲《復活》
Ⅵ 繚繞之奏 小提琴獨奏曲
精確對位的獨奏曲:
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
超越的追求:
塔蒂尼《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鋪天蓋地的春天:
貝多芬《春之奏鳴曲》
一則男女情話的寓言:
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
偽裝的“作品編號一”:
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曲》
失而復得的友誼:
勃拉姆斯《第二號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狂野激情的追求: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擁抱變動的力量:
拉威爾《吉卜賽人》
演奏技巧的大總匯:
伊薩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來自唐人街的靈感:
克萊斯勒《中國花鼓》
Ⅶ 和諧之樂 三重奏
巴洛克與古典之間:
海頓《第二十七號C大調三重奏》
以樂會友:
莫扎特《降E大調鋼琴、豎笛、中提琴三重奏》K498
英雄身旁的配角:
貝多芬《大公》鋼琴三重奏Op.97
激情與大膽的試驗:
孟德爾頌《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Op.49
給老友的鼓勵:
舒曼《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Op.63
學生時代的習作:
蕭邦《g小調鋼琴三重奏》Op.8
憂鬱的輓歌:
勃拉姆斯降E大調《自然號》三重奏Op.40
破格的三重奏:
勃拉姆斯《第一號B大調鋼琴三重奏》Op.8
承先啟後的作曲家:
亞倫斯基《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沒有留一手的“遺作”:
拉威爾《a小調鋼琴三重奏》
Ⅷ 莊嚴之聲 宗教音樂
精密計算的上帝之歌:巴赫《b小調彌撒曲》
連國王也得起立:亨德爾《彌賽亞》
讚美上帝:海頓的神劇《創世》
走向死亡的最後作品:莫扎特《安魂曲》
人聲與器樂的平衡:貝多芬《莊嚴彌撒》
天上神界的對決: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對救續的嚮往:舒曼《浮士德情景》
安生者之魂: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追念大師:威爾第《安魂曲》
戰爭的反思:布里頓《戰爭安魂曲》
Ⅸ 人聲之美 詠嘆調
熊熊的復仇之火:
亨德爾《朱利歐·愷撒》中的《喚醒在我心中》
世俗的鬧劇:
莫扎特《費加洛婚禮》中的《微風輕吹》
女高音的極致挑戰:
莫扎特《魔笛》中《夜後的復仇》
徒勞無功的提防:
羅西尼《塞爾維亞理髮師》中的《謠言毀謗》
瘋狂邊緣的新娘:
多尼采蒂《露西亞》中的《他溫柔甜美的聲音》
朗朗上口的三拍子:
威爾第《弄臣》中里的《女人是善變的》
愛人的兩難:
普契尼《托斯卡》中的《我為藝術而活》
移花接木的曲子:
奧芬巴赫《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
魔鬼的戲謔:
古諾《浮士德》中《假裝睡著的人》
狡猾的時光:
理察·施特勞斯《玫瑰騎士》中的《時間是件奇怪的東西》
Ⅹ 魔鬼之音 李斯特的音樂
魔性與神性的統一:第一號魔鬼圓舞曲
鋼琴演奏的終極挑戰:超技練習曲
被借用的吉卜賽靈魂:匈牙利狂想曲
借音樂壯遊浪漫聖境:《巡禮之年》鋼琴曲集
加了註解的貝多芬:李斯特改編的《貝多芬交響曲鋼琴版》
愛與信仰的法則:兩首關於聖方濟的傳奇曲
新瓶裝舊酒: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永恒生命的前奏:交響詩《前奏曲》
要求太高的交響曲:但丁交響曲
奮鬥不懈的浪漫:清唱劇《史特拉斯大教堂之鐘》
附錄:人名對照表
自序
Ⅰ 黑白之間 鋼琴獨奏曲
入眠與警醒之間: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BWV988
為什麼莫扎特不哀傷:
莫扎特第八號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聽見樂曲、看見光亮:
莫扎特第十號C大調鋼琴奏鳴曲KV330
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貝多芬第七號大調鋼琴奏鳴曲
躁鬱靈魂的良藥:
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D960
音樂與文學的交會:
舒曼的《兒時情景》鋼琴曲集Op.15
永遠,且唯一:
蕭邦升F大調船歌Op.60
上帝與魔鬼都在我們的身體裡: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S.178
靈光乍現的片段: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
近乎野蠻的勇氣:
普羅高菲夫第六號鋼琴奏鳴曲Op.82
Ⅱ 深沉之奏 大提琴曲
舊貨店架上蒙塵的曲譜:
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意外出土的驚艷:
海頓第一號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大提琴的小宇宙:
貝多芬第四號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102/1
當詩人變成了哲學家: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65
攻擊前進,不停留:
聖—桑第一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33
約瑟芬娜的輓歌: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
拋棄憂鬱與矛盾:
勃拉姆斯第二號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99
因杜普蕾而不朽: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85
訴說故事的音樂:
理察·施特勞斯交響詩《堂吉訶德》Op.35
華麗的感傷: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19
Ⅲ 王者之聲 小提琴協奏曲
以音樂摹寫時光: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對位音樂的峰頂:
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BWV1043
附加小提琴獨奏的交響曲: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
孟德爾頌不得安寧?: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
天啟般躍現的浪漫星光:
布魯赫第一號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26
收斂掩藏反而更動人: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
誰說這無法演奏: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
西貝柳斯的陰鬱與瘋狂:
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47
冷靜與熱情之間:
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Sz.112
魔鬼般的本事:
帕格尼尼第一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
Ⅳ 清朗之音 鋼琴協奏曲
自我個性的躍動:
莫扎特第九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KV271
吹著蘆笛馴服猛獸:
貝多芬第四號G大調鋼琴協奏曲 Op.58
浪漫詩人的古典情懷:
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沒有人會這個:
李斯特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S.124
給克拉拉的情書: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Op.54
快速衝突變化的情緒:
勃拉姆斯第一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Op.15
來自北方的浪漫風格:
格里格a小調鋼琴奏鳴曲 Op.16
妙手縫合多樣元素: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Op.23
讓鋼琴盡情歌唱: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與樂團的交戰:
普羅高菲夫第三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
Ⅴ 澎湃之潮 交響曲
倫敦中的倫敦,交響中的交響:
海頓第一○四號D大調交響曲
輝煌交響時代的開端:
莫扎特第四十一號C大調交響曲K.551
活在英雄永恆的生命里:
貝多芬第三號降E大調交響曲《英雄》Op.55
真誠的詩意: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Op.68
人聲器樂渾然合唱:
貝多芬第九號d小調交響曲“合唱”Op.125
驚人的偶然:
舒伯特第九號C大調交響曲“偉大”D944
是又不只是貝多芬的傳人:
勃拉姆斯第二號D大調交響曲Op.73
最後的輓歌: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b小調交響曲“悲愴”Op.74
啊,新世界:
德沃夏克第九號e小調交響曲Op.95
沒有人能抗拒這種音樂:
馬勒第二號c小調交響曲《復活》
Ⅵ 繚繞之奏 小提琴獨奏曲
精確對位的獨奏曲:
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
超越的追求:
塔蒂尼《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鋪天蓋地的春天:
貝多芬《春之奏鳴曲》
一則男女情話的寓言:
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
偽裝的“作品編號一”:
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曲》
失而復得的友誼:
勃拉姆斯《第二號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狂野激情的追求: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擁抱變動的力量:
拉威爾《吉卜賽人》
演奏技巧的大總匯:
伊薩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來自唐人街的靈感:
克萊斯勒《中國花鼓》
Ⅶ 和諧之樂 三重奏
巴洛克與古典之間:
海頓《第二十七號C大調三重奏》
以樂會友:
莫扎特《降E大調鋼琴、豎笛、中提琴三重奏》K498
英雄身旁的配角:
貝多芬《大公》鋼琴三重奏Op.97
激情與大膽的試驗:
孟德爾頌《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Op.49
給老友的鼓勵:
舒曼《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Op.63
學生時代的習作:
蕭邦《g小調鋼琴三重奏》Op.8
憂鬱的輓歌:
勃拉姆斯降E大調《自然號》三重奏Op.40
破格的三重奏:
勃拉姆斯《第一號B大調鋼琴三重奏》Op.8
承先啟後的作曲家:
亞倫斯基《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沒有留一手的“遺作”:
拉威爾《a小調鋼琴三重奏》
Ⅷ 莊嚴之聲 宗教音樂
精密計算的上帝之歌:巴赫《b小調彌撒曲》
連國王也得起立:亨德爾《彌賽亞》
讚美上帝:海頓的神劇《創世》
走向死亡的最後作品:莫扎特《安魂曲》
人聲與器樂的平衡:貝多芬《莊嚴彌撒》
天上神界的對決: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對救續的嚮往:舒曼《浮士德情景》
安生者之魂: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追念大師:威爾第《安魂曲》
戰爭的反思:布里頓《戰爭安魂曲》
Ⅸ 人聲之美 詠嘆調
熊熊的復仇之火:
亨德爾《朱利歐·愷撒》中的《喚醒在我心中》
世俗的鬧劇:
莫扎特《費加洛婚禮》中的《微風輕吹》
女高音的極致挑戰:
莫扎特《魔笛》中《夜後的復仇》
徒勞無功的提防:
羅西尼《塞爾維亞理髮師》中的《謠言毀謗》
瘋狂邊緣的新娘:
多尼采蒂《露西亞》中的《他溫柔甜美的聲音》
朗朗上口的三拍子:
威爾第《弄臣》中里的《女人是善變的》
愛人的兩難:
普契尼《托斯卡》中的《我為藝術而活》
移花接木的曲子:
奧芬巴赫《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
魔鬼的戲謔:
古諾《浮士德》中《假裝睡著的人》
狡猾的時光:
理察·施特勞斯《玫瑰騎士》中的《時間是件奇怪的東西》
Ⅹ 魔鬼之音 李斯特的音樂
魔性與神性的統一:第一號魔鬼圓舞曲
鋼琴演奏的終極挑戰:超技練習曲
被借用的吉卜賽靈魂:匈牙利狂想曲
借音樂壯遊浪漫聖境:《巡禮之年》鋼琴曲集
加了註解的貝多芬:李斯特改編的《貝多芬交響曲鋼琴版》
愛與信仰的法則:兩首關於聖方濟的傳奇曲
新瓶裝舊酒: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永恒生命的前奏:交響詩《前奏曲》
要求太高的交響曲:但丁交響曲
奮鬥不懈的浪漫:清唱劇《史特拉斯大教堂之鐘》
附錄:人名對照表
序言
一
音樂是抽象的,不像繪畫描摹現實的景物,不像文學訴說生活的情節,音樂和現實沒有明確的對應。
因而聽音樂的經驗,比起看畫、讀文學,都更主觀,也就是說,同樣的音樂在不同人心中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換個方向看,聽音樂的方式也就更個人、更多樣,音樂里沒有那么明確的指示,要你聽到什麼、要有什麼樣的聯想感受。一段這個人聽來哀傷的音樂,另一個人很可能覺得可以安穩放鬆,感覺這樣或那樣,不是音樂本身決定的,而是高度依賴聽音樂的人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式聽音樂。
音樂對接收者,有著較高的要求,你得自己去聽出裡面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覺得和音樂間有距離,不知道音樂要表達什麼,他們就說:“這音樂我聽不懂”、“這音樂怎么那么難”。
他們希望音樂給他們簡單可以接收的意義,不想要自己決定音樂的意義。
二
很多時候我們說“聽音樂”,其實講的是“聽歌”。
聽歌和聽音樂不是同一回事。聽歌,歌詞是主,配合歌詞的旋律與節奏是從,歌詞的本質是語言,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地從語言中得到意義,然後用歌詞提供的意義再來想像音樂。歌詞是悲,音樂聽來就是悲的;歌詞歡樂,音樂聽來也就歡樂了。
聽歌的經驗,常常反而成了聽音樂最大的阻礙,愈愛聽歌,對於歌詞愈有感應的人,愈難真正聽到音樂,也愈難聽沒有歌詞來做意義指引的音樂了。
只有擺脫了聽歌的習慣反應,我們才有辦法聽音樂。
三
小時候,我透過樂器,透過自己製造出樂音,接觸音樂。
先是小提琴,用弓擦弦,將樂譜上記錄的音符還原為音樂。這種關係中,最重要也最麻煩的,是“還原”。反覆的辛苦練習為了什麼?為了要創造出“對的”聲音,如果沒有那想像中的“對的”理想,何必折磨練習呢?可是我手中樂器發出的聲音,和那“對的”聲音中究竟有什麼差距,卻沒那么容易知道。很多時候,我自己聽來覺得不對勁,卻說不上來到底怎樣不對勁;還有很多時候,就算我自己聽來覺得像模像樣,老師卻皺著眉頭無法接受。
後來換成吉他。雖然都是樂器,小提琴和吉他製造的音樂經驗,大不相同。小提琴的聲音主體是旋律,吉他卻是和弦。拉小提琴,最重要的是將譜上每個音符、每個記號表現出來,彈吉他最重要的卻是依照既有的歌曲旋律,配上和弦。
抱著吉他,立即的反應就是“對的和弦在哪裡?”同樣的旋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和弦選擇,可以一小節換一次和弦,也可以一拍就換一個和弦。不同和弦就和旋律發生不同關係,更神奇的,前後和弦次序,也必然產生不同的感受效果。
兩種樂器共同之處,在於讓我養成了習慣思考音樂,音樂和思考總是一併連帶出現,不思考就沒有“對的”音樂、“對的”和弦與和聲進行。
四
年紀再大一點,我轉而透過歷史聽音樂。
還記得最初在西方近代思想史的著作中讀到巴赫名字時的驚訝。之前學的,幾乎都是以文字記錄下來的思想,哲學家、文學家寫在各種著作里的思想,從來沒有意識到思想也可以用音樂、繪畫、建築等各種形式留下紀錄。
當然可以,事實是,思想必定會以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留下紀錄,倒過來也通: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的作品,必定表現了那個時代的思想,留著那個時代的思想印記。
我重新聽過去聽的音樂,這次心中抱持著歷史的想像,按照時間順序聽下來,一方面懷想著音樂誕生的那個時代,他們的衣著、宮廷環境、宗教信仰、內在與外在的價值標準,另一方面揣摩這種音樂和之前之後其他音樂間的關係,為什麼先有這個,接著來了那個,而不是倒過來,也不可能倒過來?
思想史講究的,是“知人論世”,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因而產生了什麼樣的思想,這中間應該有其來龍去脈,可以分析的道理的。將音樂放回到人與時代的脈絡下,音樂閃耀出了不同的光芒,之前不管音樂家其人其時代情況下,絕對感覺不到的光芒,照映出深刻的人生伏流。
五
一個偶然的機緣下,香港《明報?星期副刊》主編黎佩芬邀我撰寫一系列“我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品”文章,我就想或許可以將這些年來對於音樂的思考,做些整理。
剛開始本來說寫十篇的,但四百年豐富的樂史,要怎樣從中間選出“最喜歡的十首”?這是我無論如何做不到的,只好縮小範圍,從鋼琴獨奏曲中選出十首來。即使這樣都還是很難選,隨口念出來覺得應該介紹的曲子,一下子就超過了五十首。而且還有一項原本沒有預期的困擾:有些曲子是因為樂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應該介紹,有些曲子是因為有我自己認定的特殊意義所以覺得應該介紹,兩項標準有很大重疊部分,但畢竟不是同一回事。
雖然後來在《明報》刊登時,標題還是叫“我最喜愛的十首鋼琴獨奏曲”,但事實上我個人主觀“最喜愛”並不是最主要的標準。我選的是一些樂史上認定的經典傑作,而且一般很容易找得到聽得到的曲目。有點像是古典音樂中的入門或“必聽”曲目,用這些曲子串起鋼琴音樂史變化的軌跡。
十首鋼琴獨奏曲寫完,反映還不錯,就接著寫十首大提琴曲、十首小提琴協奏曲……花了一年時間,寫完了五十篇才收手。
這就是書中篇章的源頭來路。
六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
我從來不主張有什麼“正確”的聽音樂方法,我也無法接受有人主張一定只能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用什麼方法聽音樂。唯一的標準,是如何從音樂中得到最大的收穫吧!什麼準備都不做,光靠聽力與直覺,顯然不會是好辦法。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
音樂是抽象的,不像繪畫描摹現實的景物,不像文學訴說生活的情節,音樂和現實沒有明確的對應。
因而聽音樂的經驗,比起看畫、讀文學,都更主觀,也就是說,同樣的音樂在不同人心中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換個方向看,聽音樂的方式也就更個人、更多樣,音樂里沒有那么明確的指示,要你聽到什麼、要有什麼樣的聯想感受。一段這個人聽來哀傷的音樂,另一個人很可能覺得可以安穩放鬆,感覺這樣或那樣,不是音樂本身決定的,而是高度依賴聽音樂的人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式聽音樂。
音樂對接收者,有著較高的要求,你得自己去聽出裡面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覺得和音樂間有距離,不知道音樂要表達什麼,他們就說:“這音樂我聽不懂”、“這音樂怎么那么難”。
他們希望音樂給他們簡單可以接收的意義,不想要自己決定音樂的意義。
二
很多時候我們說“聽音樂”,其實講的是“聽歌”。
聽歌和聽音樂不是同一回事。聽歌,歌詞是主,配合歌詞的旋律與節奏是從,歌詞的本質是語言,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地從語言中得到意義,然後用歌詞提供的意義再來想像音樂。歌詞是悲,音樂聽來就是悲的;歌詞歡樂,音樂聽來也就歡樂了。
聽歌的經驗,常常反而成了聽音樂最大的阻礙,愈愛聽歌,對於歌詞愈有感應的人,愈難真正聽到音樂,也愈難聽沒有歌詞來做意義指引的音樂了。
只有擺脫了聽歌的習慣反應,我們才有辦法聽音樂。
三
小時候,我透過樂器,透過自己製造出樂音,接觸音樂。
先是小提琴,用弓擦弦,將樂譜上記錄的音符還原為音樂。這種關係中,最重要也最麻煩的,是“還原”。反覆的辛苦練習為了什麼?為了要創造出“對的”聲音,如果沒有那想像中的“對的”理想,何必折磨練習呢?可是我手中樂器發出的聲音,和那“對的”聲音中究竟有什麼差距,卻沒那么容易知道。很多時候,我自己聽來覺得不對勁,卻說不上來到底怎樣不對勁;還有很多時候,就算我自己聽來覺得像模像樣,老師卻皺著眉頭無法接受。
後來換成吉他。雖然都是樂器,小提琴和吉他製造的音樂經驗,大不相同。小提琴的聲音主體是旋律,吉他卻是和弦。拉小提琴,最重要的是將譜上每個音符、每個記號表現出來,彈吉他最重要的卻是依照既有的歌曲旋律,配上和弦。
抱著吉他,立即的反應就是“對的和弦在哪裡?”同樣的旋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和弦選擇,可以一小節換一次和弦,也可以一拍就換一個和弦。不同和弦就和旋律發生不同關係,更神奇的,前後和弦次序,也必然產生不同的感受效果。
兩種樂器共同之處,在於讓我養成了習慣思考音樂,音樂和思考總是一併連帶出現,不思考就沒有“對的”音樂、“對的”和弦與和聲進行。
四
年紀再大一點,我轉而透過歷史聽音樂。
還記得最初在西方近代思想史的著作中讀到巴赫名字時的驚訝。之前學的,幾乎都是以文字記錄下來的思想,哲學家、文學家寫在各種著作里的思想,從來沒有意識到思想也可以用音樂、繪畫、建築等各種形式留下紀錄。
當然可以,事實是,思想必定會以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留下紀錄,倒過來也通: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的作品,必定表現了那個時代的思想,留著那個時代的思想印記。
我重新聽過去聽的音樂,這次心中抱持著歷史的想像,按照時間順序聽下來,一方面懷想著音樂誕生的那個時代,他們的衣著、宮廷環境、宗教信仰、內在與外在的價值標準,另一方面揣摩這種音樂和之前之後其他音樂間的關係,為什麼先有這個,接著來了那個,而不是倒過來,也不可能倒過來?
思想史講究的,是“知人論世”,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因而產生了什麼樣的思想,這中間應該有其來龍去脈,可以分析的道理的。將音樂放回到人與時代的脈絡下,音樂閃耀出了不同的光芒,之前不管音樂家其人其時代情況下,絕對感覺不到的光芒,照映出深刻的人生伏流。
五
一個偶然的機緣下,香港《明報?星期副刊》主編黎佩芬邀我撰寫一系列“我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品”文章,我就想或許可以將這些年來對於音樂的思考,做些整理。
剛開始本來說寫十篇的,但四百年豐富的樂史,要怎樣從中間選出“最喜歡的十首”?這是我無論如何做不到的,只好縮小範圍,從鋼琴獨奏曲中選出十首來。即使這樣都還是很難選,隨口念出來覺得應該介紹的曲子,一下子就超過了五十首。而且還有一項原本沒有預期的困擾:有些曲子是因為樂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應該介紹,有些曲子是因為有我自己認定的特殊意義所以覺得應該介紹,兩項標準有很大重疊部分,但畢竟不是同一回事。
雖然後來在《明報》刊登時,標題還是叫“我最喜愛的十首鋼琴獨奏曲”,但事實上我個人主觀“最喜愛”並不是最主要的標準。我選的是一些樂史上認定的經典傑作,而且一般很容易找得到聽得到的曲目。有點像是古典音樂中的入門或“必聽”曲目,用這些曲子串起鋼琴音樂史變化的軌跡。
十首鋼琴獨奏曲寫完,反映還不錯,就接著寫十首大提琴曲、十首小提琴協奏曲……花了一年時間,寫完了五十篇才收手。
這就是書中篇章的源頭來路。
六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
我從來不主張有什麼“正確”的聽音樂方法,我也無法接受有人主張一定只能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用什麼方法聽音樂。唯一的標準,是如何從音樂中得到最大的收穫吧!什麼準備都不做,光靠聽力與直覺,顯然不會是好辦法。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