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登甲

惠登甲(1837——1903),字月戶三,號蓮塘,家住慶城縣城南文筆峰下的窯洞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登甲
  • :月戶三
  • :蓮塘
  • 家住:慶城縣城南
人物生平,歷史貢獻,

人物生平

他出生於清宣宗道光十七年(1837年)11月5日。幼年時,家庭極其貧困。父宏,母王氏,都以苦力維持生計。
7歲就讀於私塾,因其聰穎靈敏為學堂的王老師所賞識,免費讓其上學。他更加勤勉苦讀,白天在田地里辛勤耕作,夜間埋頭苦讀詩書,就是在上山樵採柴薪、下廚做飯時,也身帶書籍,常讀不輟。以後父老鄉親經常給後輩兒孫講述他苦讀的事例,以他為榜樣,戒勉那些無力上學或不好好學習的孩子。
年18歲時父歿,母子相依為命,家計更加緊迫,但苦讀依舊。初到風城書院考試,即見賞於主考官,歲得膏獎數千,稍事接濟。
21歲時,進入官辦的學校。次年受聘到合水縣固城鎮學校教書,一面教書,一面自修,學問日進。因為他教學有方,學徒逐日增加,他的薪金也獲得增添。
24歲時始娶妻任氏。家中有了內當家的,才使他內顧無憂,專心向學。參加了兩次科考,均列前茅,遂補為廩生,得以享受官府發給的補助。
同治年間,先是其母去世,後遭陝甘回亂,他避難寧縣羅堠堡,堡陷,轉徙入秦,避亂關中,仍然堅持學業。入關中書院,為山長王壽鳳老夫子所賞識。陝西巡撫楚南劉果敏公見其文,更加器重,文名大噪。亂平,回歸故里,考中己巳年補行的鄉試舉人,光緒丙子年又考中進士。
他先後出任廣東省海陽、番禺、花縣等縣的知縣;陽江州的同知、南雄直隸州的知州。在初任廣東時,苦無川資,劉果敏公贈金三百,才得抵粵。他做官勤奮廉潔,多施仁政,因此名聲較好。每遇離任時,或攀轅挽留,或載道涕送。高紫垣方伯每次在部屬面前說到惠登甲時,必稱先生;鄂督張之洞認為他不矜才、不使氣、安靜之吏也。以知府舉薦,赴都引見,改分陝西。以積勞咯血致疾,於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歿,享年66歲,歸葬於縣城小北門外倪家灣。

歷史貢獻

寫有《慶防紀略》二卷:自同治二年熙制軍駐慶陽為始,至九年左宗棠人甘以終,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清政府同治年間回漢戰亂時慶陽的戰事,為我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他也寫一些詩詞,內容多涉慶陽景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