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 高中“宏志班”錄取人員的公示 哈爾濱申冬奧答卷 黑龍江省“十五·..惠懷國 惠懷國 為共青團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延安保育院國小在原來少先隊的基礎上,由校長黃克、教導主任黃志和、班主任張文英以及青年黨員教員張樹才、惠懷國指導協助,建立了保育國小團組織,發展團員二十四名區機關、學校、工廠的建團工作是從一九四六年九月開始的。一九四八年邊區青聯指派我專門負責邊區直屬機關、學校、工廠的普遍建團工作。現根據我的記憶和保存的資料,介紹一些當時的情況,談點個人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懷國
- 外文名:huaiguo.hui
- 國籍:中國
- 職業:青年黨員教員
一、學校、機關青年團的建立與發展 一九四六年九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要求首先在解放區的農村、工廠、學校進行建團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廣。中央青委何啟君、黃若暾就在當月分別下到延安行知中學和火柴廠,開始了試點建團工作。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七日,西北局常委會聽了各建團試點的情況匯報,經討論,決定擴大建團工作的範圍。不久,國民黨軍隊進犯邊區,各地處在殘酷的戰爭環境,學校、機關、工廠的青年團在緊張的戰爭形勢下生存並發展。如延安行知中學在戰爭前夕,回響邊區政府的號召,將學生和團員一分為二,組建了解放軍第四野戰醫院,並在醫院建立了團的支部和總支。米脂縣在戰時堅持發展壯大團組織,在一所中學、七所國小和縣游擊隊建立了團支部。綏德師範根據戰時形勢,採用公開號召、個別秘密發展團員的辦法,到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發展團員七十三人。米脂中學一九四七年二月先在赴新區宣傳隊中發展了六名團員,之後擴大到在各班陸續建團,六月成立了團代會籌備委員會,七月一日正式成立團委,制定了四個月的工作計畫,團員達五十多人。 一九四七年冬,我軍在戰場上由內線防禦轉入外線反攻,邊區形勢開始穩定,西北局在綏德縣義合鎮召開土地和整黨會議,邊區青聯也在義合舉行青年工作會議,總結一年來建團工作,討論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並根據西北局領導的指示,提出要在動員青年參加各種實際工作中普遍發展團的組織。會上還決定把我從延安中學調到邊區青聯,專門負責學校、機關、工廠的建團工作。 會後,邊區機關、學校、工廠的建團工作隨邊區整個建團工作的發展廣泛開展起來。《民眾日報》社結合戰爭動員工作,經過自下而上的思想教育,於一九四八年二月成立青年團,團員在各項工作(主要是印刷、電台、譯電和總務)和政治學習、文化娛樂生活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了報社職工和領導的好評,團員隊伍也不斷壯大,人數達到三十五人。五月,這個團支部選出了吳文正、黃桂山等十名模範團員,西北局書記習仲勛親自出席了發獎大會,為模範團員授獎,並對團的工作和開展的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六月,報社團員又一次大發展,總計有六十名。又如延安保育院國小在原來少先隊的基礎上,由校長黃克、教導主任黃志和、班主任張文英以及青年黨員教員張樹才、惠懷國指導協助,建立了保育國小團組織,發展團員二十四名。這年六月,我還先後到延安大學及其附中、財經學校、農具廠、聯防衛生部醫訓班及直屬醫務所、西北局機關、邊區政府、西北貿易公司、西北農民銀行等單位調查了解情況,指導建團工作。 一九四八年七月,邊區青聯舉行分區青聯主任和延屬分區各縣青聯主任聯席會,總結工作,修改團章,選舉成立了青年團陝甘寧邊區籌備委員會,對今後工作作了研究布置。這時全邊區共有團員六七千人,其中學校、機關、工廠等單位有團員九百二十人,占全部團員總數的近六分之一。成為建團工作的重要方面。會上我對機關、學校建團工作作了全面匯報,邊區團籌委會主任王治周,還專門在會上講了機關學校建團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這次會議後,機關、學校等城鎮工作單位的建團工作有了進一步發展。如延安大學一九四九年一月,共有學生五百五十人,其中團員為一百零四人,占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西北貿易公司和西北農民銀行一九四八年五月先建立青年隊,後改為青年團,成立了正式支部。各分區機關、學校等單位的建團,除綏德、延屬分區動的較早外,其他各分區也陸續行動起來了,首先是三邊分區團籌委會主任白紀年在分區機關建起了團組織,分別在地委機關發展團員八名,在分區專署發展團員六名,在三邊幹校發展三十九名,在三邊文工團發展十二名,建立了三邊分區第一批青年團基層組織。再是關中分區團籌委會主任楊德厚也先在地委機關發展團員十名,在關中師範發展了二十一名,開始了關中分區的建團工作。此外,子長縣中學、八一劇團、第三、五野戰醫院、榮軍醫院等單位先後發展了一些團員,建立了團的組織。 邊區學校、機關、工廠、醫院等單位的青年團組織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自下而上地逐步發展,到一九四九年三月邊區舉行團代會時,團員總數達到千餘人,成為團結青年民眾的核心。 二、機關、學校、工廠等單位青年團的作用與影響 第一,在機關、學校、工廠等單位建立青年團,滿足了先進青年在政治上要求組織起來的願望,充分地調動了青年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建團前,十八歲以下的青年因年齡小,入不了黨而苦惱,加入了青年團後,青年們的政治熱情十分高漲,表現得生氣勃勃,學習與工作勁頭更足了。有的團員後來入了黨還捨不得離開培養教育自己的團組織,繼續參加團的活動。第四野戰醫院團員劉翠香,在離團時,感情一下子轉不過來,還流下了惜別的淚水。 第二,在支援戰爭,宣傳土改以及學習、工作、勞動生產中,青年團組織發揮了突擊作用。在各項工作中,通過團員的模範行動,團結青年民眾一道出色地完成任務,成為黨團結教育青年共同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有力助手。 第三,青年團是黨的名副其實的後備軍。許多團員經過團內學習和鍛鍊,提高了政治覺悟,在各項工作中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績,被吸收入黨,如延安中學一百八十四名團員,有四十餘人入了黨,第四野戰醫院的團員經過戰爭考驗,不少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綏米中學一九四八年五月前就有三名團員入黨,《民眾日報》社有四名團員入黨。 第四,為黨培養了青年幹部。機關、學校建團中發展的團員,都是政治思想素質好,工作積極肯乾的優秀分子,這不僅適應了當時黨開展各方面工作的需要,而且也為黨培養了一批忠於黨忠於革命的年輕的幹部隊伍。一九四八年延屬分區九個縣的團籌委會主任或團縣委書記,都是曾在延安行知中學從事建團工作的青年工作者或新發展的團員,如西北貿易公司的團總支書記馬爾赤,第四野戰醫院的團總支書記蘇紅等。一些團員經過建團期間的思想教育和重點培養以及在後來長期革命工作實踐的鍛鍊,成為新中國建設中的領導骨幹。現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劉力貞、海南省常務副省長鮑克明就是延安行知中學最早的團員。 第五,為各解放這建團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延安行知中學、豐足火柴廠、振華紙廠、綏德師範、《民眾日報》社、第四野戰醫院等初期青年團組織的試建成功,為陝甘寧邊區各地甚至全國各解放區的學校、機關、工廠建團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那時中央青委、邊區青聯經常召開會議,交流建團經驗,《民眾日報》和中央青委的《青工通訊,》、邊區青聯的《青年工作通訊》也經常介紹客地建團經驗,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最早在農村、工廠、學校、部隊的團組織是種子,撒遍了全國各地,到處生根開花、結果。 三、幾點體會 第一,中共中央的建團提議和決定是完全正確的,符合解放戰爭初期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先進青年進步願望,反映了黨對青年工作的要求,代表了廣大青年的意願,這是建團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和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和親自領導,是建團工作進行的基本保證。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親自組織中央負責人討論建團工作,擬寫中央關於建團的提議,親自指導中央青委及邊區青聯進行試點工作。西北局書記習仲勛十分重視邊區建團工作,一年半中三次舉行常委會研究團的工作,還親自參加民眾日報社團的會議,親自接見馮莊青年團代表,聽取馮莊青年團的工作匯報。延安行知中學主持黨政工作的副校長盧勤良同志經常擠時間研究建團工作,召開班級支部書記會議聽取工作匯報,直接領導團的工作與活動。成立第四野戰醫院後他任院長,一如既往的關心著醫院的團組織,為建團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還有綏來中學、延安大學、《民眾日報》社、邊區保小、西北貿易公司等單位的黨組織,也都具體的領導了本單位的建團工作。黨的領導,是建團成功的關鍵。 第三,青年工作幹部和青年黨員在建團工作中運用民眾路線、典型試驗、自下而上、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方法,是建團工作成功的重要原因。建團中期,邊區青聯挑選青年幹部邊試點、邊培訓,逐步擴大建團工作的範圍。在具體工作中,青年工作者深入青年民眾中間調查了解他們的思想和願望,在此基礎上,以青年黨員作為建團基礎,啟發青年積極分子自覺組織起來的願望,介紹他們加入青年團,逐步建立團的組織,這樣就使青年團建立在青年自覺自愿的牢固基礎之上。 第四,青年團組織團結教育青年在各項工作中起先鋒模範作用和突擊作用,這是青年團能夠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如綏德師範團組織為推動全校學生學習文化,創辦了《光芒》和《青年生活》,受到師生的好評。綏米中學文藝班的團員白秉權,組織同學學習政治時事,使同學們都得到提高,其中四人進步很大。延安中學、米脂中學團員組織宣傳隊在農村、機關、學校、醫院和新區宣傳演出,部隊幹部在演出後讚揚說:“你們演一齣戲,比我們做一兩個月宣傳工作的作用還好”。關於團的工作,邊區《民眾日報》有許多報導,其中《那裡有團員,事情就好辦》一文,就是對青年工作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