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光法師

惠光法師

惠光法師(1888~1967)湖南湘潭人,俗姓李。法名聖如,別號復定。十一歲於湖南長沙鐵爐寺依妙華和尚出家,十三歲習禪,十九歲於湖南開福寺受具足戒。先後於長沙開福、湖北武昌、武院、北平中華、七塔報恩、觀宗等佛學院求學十四年,於賢、台、性、相、律、淨、密、禪等各宗皆有甚深體悟,並四度掩關閱藏。著有宗門講錄、禪學指南、禪學問答、釋迦應化史跡等。一九五八年自港來台,於基隆大覺寺主持佛經講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光法師
  • 外文名:未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信仰:未知
  • 性別:男
出家了願,遠行學法,弘法利生,建寺傳法,

出家了願

惠光法師,俗家姓李,名鶴松,字家桃,湖南省湘潭縣人,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出生。惠光的父親李宗博,飽讀詩書,於惠光出生後,曾出任過宜春、彭澤兩任縣令;他的母親許氏,閨名貞秀、學名君秀,是許竹筠公之女(竹筠名景澄,為戊戌政變被殺的六君子之一)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惠光的高祖國芳公,在朝為官,晚年告老還鄉,長素念佛。惠光生後多病,他母親曾在佛前許願,設子痊癒,出家三年以報佛恩。
惠光四歲時病體漸愈,隨母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五歲時,母親帶他到儼然山寺,於觀世音菩薩座前還願,並皈依於該寺住持超靜老和尚座下,法名慧(惠)光,派名明照。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惠光七歲,母親送他到儼然山寺,於超然老和尚座下啟蒙受學,並藉此機緣祀奉佛前香燈,以償出家三年之願。慧光在寺中,跟著二師兄慧徹學讀五堂功課,跟著大師兄慧悟學習經懺、打唱、讚辭、科書等,學得很有興趣,心中歡喜,數月的工夫都已學完。繼而超公教他讀四書五經。此外並隨著師兄慧悟讀佛經,練習唱念。
惠光十歲之年,他的父親宗博公,自彭澤縣令任滿還鄉,翌年感於世間無常,於湖口縣上鐘山石鐘寺出家,法名涵仁,派號能煦。惠光聞知嚴父出家,也有了出家的心愿。他屢請於母,母親以他為獨子,故不許可,蹉跎經年,惠光多次堅請,母無奈許之。乃於十二歲之年,由叔父送他到長沙東鄉鐵爐寺,禮妙華老和尚為師,於四月初八佛誕日落髮出家,法名聖如,字惠光,別號復定。落髮後在寺中禮佛誦經,學習佛門儀規。十三歲開始,依華公和尚習禪,此後二十年,除華公和尚外,曾依明印老和尚、慧明老法師等習禪,二十年精進不懈。

遠行學法

一九一八年,惠光法師辭別慧明老法師,到寧波太白山天童寺,參謁月泉首座、寄雯長老、圓瑛法師等。八月返回湖南,到長沙小茅篷謁明印老和尚,與明公機鋒對辯,為明公所印可。一九二〇年九月,長沙開福寺傳戒,惠光奉明印老和尚命往開福寺求戒,繳納戒費三串六百文,十月戒期圓滿。他的母親往生,他由小茅篷回家奔喪,盡孝如禮。一九二一年初春,奉明印老和尚命,往開福寺的開福佛學院求學,親近空也、善因二位法師,學習天台教觀及唯識宗義。到十二年暑假,佛學院停課,空也、善因二師,也受請到武昌佛學院任教,一九二四年正月,惠光與佛運、知空二人,也同往武昌,考入武昌佛學院求學,親近太虛、空也、善因諸法師。
武院每日上四堂課,課程有佛乘宗要論、唯識分科釋義、英文、日文、藏文、巴利文、古文、四書、國文等九種課程。十一月,空也法師北上北京,駐錫法源寺。到一九二五年四月,白普仁喇嘛在長沙做白傘蓋法會,惠光聞知請假回湘,依白普仁喇嘛學密,月余後仍回武昌。到七月,惠光等人接得空也法師來信,稱北京法源寺將要辦佛學院,惠光乃與鐘鳴、慧松、佛運、知空等五人,自武院申請退學,同赴北京法源寺。到京後才知道佛學院尚在籌備階段,此時既不能在回武昌,只得在法源寺先住下來。在此期間,惠光雍和宮謁見白普仁喇嘛,喇嘛留他在雍和宮修學密教,並賜他法名“珀瑪仁請”。數月之後,在雍和宮閉黑關。到一九二七年五月,法源寺佛學院開學,惠光向喇嘛請求出關,入院受學,至一九三〇年暑假,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
七月,惠光法師南下寧波,於七塔寺報恩佛學院,專聽浦常法師講《華嚴疏鈔》,並受請兼講四書、古文、聲律啟蒙三課。參加觀宗寺禪堂打靜七,諦閒老法師命他每日在禪堂講話一次。一九三一年五月間,入觀宗寺弘法研究社,專研天台教觀。十月到漢口,於漢口正信會講《金剛經》。於一九三二年元月回到長沙。距他離開長沙出外求學,先後已十年之久。

弘法利生

此後數年,惠光法師在長沙上林寺、護國寺、居士林、鐵爐寺、青蓮寺及溈山佛學院、龍山佛學院等處講經授課。特別是在龍山佛學院,任教三年,至民國二十五(1936)春始請辭離院。一九三七年春,又重受溈山佛學院之請,回院任教一學期。下半年,在長沙、湘陰、平江、湘潭等縣成立了十一所蓮社,惠光法師按次第到蓮社講經、做法會,一九三八年仍然巡視各蓮社,在各地講《淨土五經》,皈依於座下者極伙。以此道風遠振,長沙所屬各縣紛紛成立蓮社,共達一百三十餘處。時為抗日戰爭中期,此後數年,惠光法師仍巡迴弘化於各蓮社間,至於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抗戰勝利。
一九四六年四月,湖南省佛教會改選,惠光法師為瀏陽縣支會代表,赴長沙開福寺開會。會中選出空也老法師為理事長,惠光法師為副理事長兼常務理事,惠光法師即報告他已有瀏陽縣支會理事長職務在身,恐分身乏術,不敢擔任省會副理事長。理事長空也法師一再挽留,不許他辭職,惠光法師乃予接受。為時未久,空也老法師在南嶽祝聖寺示寂,惠光法師一度以副理事長代理省會會務。
一九四七年二月,惠光法師專程往廣東韶關南華寺,參謁虛雲老和尚。抵南華寺,南華正傳春戒,翌日為老和尚禮座,與老和尚開始了一段機鋒語的對話,獲得老和尚印可。四月十四日,虛雲老和尚聘他為佛學院經學教授,十七日佛學院開課,惠光法師在院開講經學,虛雲老和尚返回雲門。
一九四八年五月,惠光法師自南華返回湖南,于衡山清涼寺講經。十一月於南嶽南台寺閉關打緊七,一九四九年二月初出關,受江西萍鄉寶積佛學院之請,赴萍鄉任教。十三日開學,講《二課合解》、《佛學概論》及《瑜伽師地論》等課程。這時國共兩黨的內戰極為熾烈,烽火瀰漫中國,徐蚌會戰之後,四月南昌淪陷,佛學院學僧紛紛告假,惠光法師也於六月底返回南嶽。
惠光法師回到南嶽,初住南台寺,中秋節後避居上封寺。未幾,福嚴寺的龍山法師找他,要他擔任福嚴寺的“副經理”。以後東躲西藏,過了庚寅歲(一九五〇年)的農曆年。這樣捱到夏曆四月,南嶽住不下去了,他悄然登上開往廣東的火車,四月十七抵達南華寺。南華住持本煥法師留他住下來,為常住講《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到了初冬,人民解放軍進駐南華寺,惠光法師孑然一身,到車站塔上火車,到深圳下車。偷渡過橋,再塔上火車到香港尖沙嘴,改乘汽車到東普陀寺,茂峰法師留他在東普陀寺住下來。

建寺傳法

惠光法師抵達香港時,已高齡六十三歲,他初住東普陀寺,翌年正月往大嶼山法林、寶蓮兩寺打七,每天講話一次,四七打完,仍回東普陀寺。二月十五日,受南華學佛院學僧祖印、聖揚、泉慧、寬德、雲妙、恆光、萬心、法明、法慧、法海等人之請,在東普陀寺講《教觀綱宗》。又於法林寺打七,解七後在寶蓮寺過年。
他後來並曾到芙蓉山竹林禪院閉關,在香港居留了近十年之久,於一九五八年,應基隆大覺寺住持靈源老和尚之請,自港來台,出任大覺寺首座,於大覺寺主持佛經講座。一九六二年,應屏東東山寺之禮聘,到東山寺開講《金剛經》,法緣殊勝,乃有在屏東創建鐵爐精舍之舉。後來以法化日盛,精舍不敷使用,乃籌募改建為鐵爐寺。一九六七年,惠光法師舍報示寂,世壽七十七歲。僧臘六十六夏。
屏東鐵爐寺由其弟子佛禪繼任住持,完成鐵爐寺的建設,並在鐵爐寺先後成立護法會、青年會、念佛會、佛書贈送處等,信眾日益增多,法化亦越為昌隆。鐵爐寺開山住持為惠光法師。事緣長沙的鐵爐寺於一九四九年為兵燹戰亂所毀,惠光法師避亂香港,曾於大嶼山寶蓮寺講經,及在東普陀寺閉關。至一九五八年秋,應基隆十方大覺寺靈源老和尚之禮請,來到台灣,為大覺寺首座。一九六二年,受請到屏東東山寺講經,法緣殊勝,以此即常到屏東弘化,後來為善信堅留長住。乃在屏東勝利路忠恕巷,購屋改建為鐵爐精舍,以紀念長沙的鐵爐寺。嗣以香火日盛,參拜者日眾,精舍狹小不敷使用,勢必要另行建寺,惠光法師乃於一九六四年,購得水源地之稻田數分,自是竟日奔走,募化籌資,開工建寺。終於積勞成疾,日漸嚴重。其徒佛禪和尚趕來屏東侍疾,惠光法師病中一再囑附,要佛禪完成其建寺的遺志,遂於一九六七年三月示寂。此後佛禪和尚繼師遺志,逐步完成觀音殿、地藏殿、紀念堂、寮房、齋堂等建築,並繼續增購土地,擴充面積至一千五百坪左右,於大殿前開闢廣場,至此鐵爐寺氣象開闊,觀瞻一新。而建寺過程,歷師徒兩代間,前後二十餘年,終成名剎。
惠光法師生前著有《宗門講錄》、《禪學指南》、《禪學問答》、《釋迦應化史跡》等著作行世,流通頗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