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姜宸英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惜花》是明末清初詩人姜宸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借“惜花”而抒發惜春愁懷,表現出對時光流逝而人生無成的惆悵心緒。前二句寫春愁極多和百花被風雨摧折後之慘象。後二句移情於景,說東風吹不斷楊柳的絲條,而絲條仿佛系帶著愁恨,觸拂著高樓。全詩用委婉曲折的表現手法,而創造了新的惜春、悼春的意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惜花
  • 作者:姜宸英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出處:《葦間詩集》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惜花
一春強半是春愁,淺白長紅付亂流。
乘有垂楊吹不斷,絲絲綰恨上高樓。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強半:過半。白居易《冬夜對酒寄皇甫十》詩:“十月苦長夜,百年強半時。”杜牧《題池州貴池亭》詩:“蜀江雪浪西江滿,強半春寒去卻來。”
②綰(wǎn):系也。見《廣韻》。綰恨,是說柳絲牽引人們的愁懷。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一春中大半時間為春愁困擾,淺白長紅的落花都付之東流。
剩下的只有風吹不斷的楊柳,絲絲柳絮繫著春恨飄向高樓。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年代不詳,作者看到春天裡相繼飄零的落花而心生憐惜,面對自然界新陳代謝之無情,聯繫自己科場蹭蹬、七十歲方中進士的經歷。作者痛感年華虛擲、命運不偶個體生命在自然、人事面前,如此無力,因而由惜花而憐已,遂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以“惜花”為題,而詩中所寫,則全是惜春、悼春之情。這是因為花乃春天的重要標誌,宋人所謂“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僧達觀《石門文字禪序》)。連道學家朱熹也說:“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因此,古代詩人的惜春心情,往往借用“惜花”的名義來加以抒發,這首詩亦復如此。
首句“一春強半是春愁”極言春愁之多。春天生機勃勃,足能引起人們的歡愉之情,可是對多愁善感的人來說,春天無情的風雨,狼藉的百花,反而會使他們黯然神傷,愁悶不已,於是相思離別之怨,韶光流失之恨,種種思緒,都由此而生,這便是所謂春愁。詩中所抒寫的傷春、惜春情緒,正是這種春愁的具體表現,說明作者也是那種多愁善感之人。
次句“淺白長紅付亂流”描寫百花被東風摧折後的慘象。晚唐韓偓《惜花》詩中有“皺白離情高處切,膩紅愁態靜中深。眼看片片隨流去,恨滿枝枝被雨淋”之句,刻畫此種情景更為細膩。這首詩描寫的情景與之相似,但由於用意不專在寫花,而是著重寫春愁,所以把四句概括成一句。雖然簡單了一些,但流水落花的形象仍然十分鮮明。
詩中最後兩句堪稱一篇之警策。東風肆虐,眾芳凋謝,但也不是蕩然無存,那柔軟而又堅韌的垂楊枝條是吹不斷的。面對這隨風飄拂飛舞的千絲萬縷,詩人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想像:“絲絲綰恨上高樓”。由於楊柳枝條細長而又柔韌,可作系綰之用,所以古代詩人常想用它來挽留那些即將離去的事物,如“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唐雍裕之《江邊柳》)“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宋朱淑真《蝶戀花・送春》)當然,也有因挽留不住而對它表示失望的,如王實甫《西廂記》中的“柳絲長玉驄難系”,晏殊《踏莎行》中的“垂楊只能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等。這些都是古人作品中的名句,也都能表現出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但它們都只從“挽留”的意義上著眼,不免陷人同一窠臼。這首詩“絲絲綰恨上高樓”句同樣從柳枝的系綰作用出發,卻能跳出前人窠臼,另闢蹊徑,創造出新的意境來。
明明是詩人自己對東風無情、百花遭劫而產生無限怨恨,卻偏說是恨在垂楊,是垂楊絲絲綰恨,送上高樓。在詩人筆下,此恨已瀰漫於整個空間,以致飄拂於空中的垂楊都能隨時把恨綰住。高樓在古詩中常為思婦怨女所居,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樓”,曹植的“明月照高樓”,李白《菩薩蠻》中的“暝色人高樓,有人樓上愁”等,都借高樓來抒寫怨情。詩中雖然沒有明寫,但樓上之人也隱約可見,至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獨處春閨的思婦,還是虛度青春的怨女,那就聽憑讀者自己去想像了。不管是什麼人,實際上都是詩人自己的假託,是詩人自己因看到百花遭劫、只剩垂楊飛舞而怨嗟不已。但他不直接說出,而是假託為高樓上有人在傷春,在怨恨,這就使全詩的情致顯得十分含蓄。
詩貴想像,不僅作者,就連讀者也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才能真正體會到詩中美妙的意境。此詩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僅作者的想像力非常豐富,而且他那含蓄的、委婉曲折的表現方法,能把讀者的想像力也調動起來,從而達到作者與讀者心靈上的完全溝通。

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嘯天評:“這首絕句可謂含蓄之至。詩只四句,而且都明白如話,但在意象含義的轉換中,卻具有著非常深厚的言外之意,'融情入景,使人味而得之;寄意於境,使人思而得之',顯得含吐不露,語近情遙,意境典型而又深刻,這正是詩歌含蓄美的生動體現。”(《唐絕句史》)

作者簡介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谿人。明太常卿姜應麟曾孫。與朱彝尊、嚴繩孫號“江南三布衣”。年七十始舉進士,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參修《明史》。喜讀書經史子集無不披覽,至老不衰。能詩文,工書法,小楷尤工。亦善繪畫,精鑑賞。書畫名重一時。著有《湛園集》《湛園題跋》《葦間詩集》。《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有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