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學

情緒學

情緒學是研究人類情緒活動規律的科學。研究內容是情緒產生的機理、情緒變化規律、情緒對行為的影響和情緒矯正技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緒學
  • 學科:行為學(心理學)
情緒學模型封志宏在2011年11期《心理醫生》雜誌發表的文章“封志宏之心理諮詢手記”中首次表達學術觀點:“情緒由生活事件引發,其表現決定於當事人以信念為基礎的人格。”2018年在中科院網站《科學智慧火花》發表的論文”情緒學與情緒反常矯治“中更明確表達:情緒是行為的動力和目標,情緒是刺激和性格共同作用的結果,情緒的基礎是性格,性格的核心是信念,信念來自於教育,包括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浸染。
張弛度、穩定性和協調性是情緒三要素,以這些指標衡量,對情緒性質的判斷得以直觀可靠。情緒反常即這些要素處於不正常水平,比如過分緊張。以針對性情緒矯正技術把這些要素調整至正常水平,情緒反常現象消失,情緒矯治即大功告成。情緒反常與當事人的生活信念相關,情緒矯治不可迴避對其信念進行重整。
行為反饋和信念重整技術用於矯治情緒反常卓有成效。行為反饋即安排適當活動讓當事人展露情緒特點,以實驗方法對其行為進行改造,當事人即產生新的情緒體驗。通過展露並矯正當事人各情緒要素,當事人學會控制情緒,情緒改善獲得基礎。在行為反饋和討論中,當事人的信念會流露出來,虛偽、自私、懶惰、依賴、逃避或不負責任等性格特點展現,通過推理和實踐證明,當事人確認情緒的改善必須以信念改良和積極行動為前提,即認識進步,情緒改善由此獲得堅實基礎。信念又稱信念系統,也叫意識形態,是信仰和觀念的總稱,是理想追求和對人生、對世界、對生活的看法。性格是抽象概念,包含全部信念,決定行為習慣特徵。因此,矯正情緒實質也是改造行為習慣的過程,不是簡單哄人開心。行為反饋和信念重整技術對導師素質有較高要求,是先進的情緒矯治方法,安全、可靠、簡潔、效果穩定和成本低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