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萬物》以青年人為主要讀者,每一篇文章都優美而浪漫,讓人馨香練懷久久不忘,折射出人們心靈深處的感悟與思維智慧的閃光。文章篇篇寓意深刻、語言優美、故事生動;讀後讓人啟迪心智、豐富思想、震撼心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寄萬物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頁數:250 頁
- 開本:32 開
- 品牌:百花文藝出版社
- 作者:張放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658093, 753065809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情寄萬物》:散文是文學中的一朵奇葩,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啟迪青春人生,點綴人類的生活,暢想世紀的未來。
共賞精美散文,透過名家筆觸,感受唯美。翻開《情寄萬物》的那一瞬間將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閱讀之樂、感知之樂、人生之樂。
圖書目錄
花/葉永烈
台灣蝴蝶甲天下/叢培香
柳/季品三
含羞草/李武兵
漫話龍舌蘭/李丹
風浪雕成的彩貝/柳萌
海石花/黃彩虹
捕蟹者說/王充閭
虞美人/燕迅
一往情深愛翠竹/徐廷華
蝶兒紛飛/徐廷華
紫藤花(外一章)/吳珹
賞白皮松/陳驤龍
天絲/郭明英
樹之思/何音
鳥聲/曹敏之
地龍之歌/楊鋒
瑤姬·仙草·靈芝/陳士瑜
磨石與刀劍(外一章)/甘先文
枕木的自述/劉增山
腰果樹絮語/周國勇
說梅/李昌少罪跨和華
野菊花/解國禎
宣化葡萄甲天下/李寶柱
高原的寶貝/(納西族)楊世光
與松的對話/季仲
訪石記/周同賓
鵝和鴨/趙偉民
鎖陽/張而馳
隴東嗩吶/周鋒
涉縣柿餅/張衛建
獾的表演一五台山野趣/張玉良
泡桐/吳晴
游龍草/陳肅
鴿子/吳若增
古陶/趙麗宏
角馬誕生/徐成淼
故鄉的乳秸/劉劍波
傷殘的葡萄/唐興順
一隻老蟈蟈/郭雪波
榴槤啊榴槤/汪逸芳
我的苦楝樹/朱琅
銅草/黃龍貞
白菜花/邵韻寒
跟植物交談/黃金明
懷揣植物的人/王曉莉
那島,那樹/鐘浩如
杜梨樹/安黎
此岸花·上海荼蘼/錢紅商
樹猶如此/呂小華
梧桐/晨義
時蔬記/丁純
蝙蝠/石鳴
天井裡的小生靈/李汀
一隻改變我和動物關係的貓/習習
二十八日/王梅
花開到底有多遠/文軒
向日葵(外三篇)/周公度
西藏的樹/朱增泉
冬日青菜/顧村言
海上花/魚麗
蟋蟀/朱鴻
從黑暗中抽出幸福的嫩芽/肖建新
老工廠里的童歌(外一篇)(節選)/沙鷗
姜花白/陳蔚文樂虹付
蔬菜小語/胡弦
野蔬·山果/李國濤
動物之美(節選)/陽颺
文摘
宣化葡萄甲天下
李寶柱
接近中秋的一天,我們迎著送爽的金風,來到這燕山懷抱的葡萄王國宣化古城。
宣化,地處京包線上,離首都北京三百六十多華里。秦為上谷,漢置廣寧,清改置宣化縣,為宣化府治,現懂榜盛艱歸張家口市,當平津與內蒙交通之要衝。據宣化區委宣傳部的同志介紹,宣化因為是古沙陀國的王都,所以古宣化城早已馳名四海,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則是因為有“甲天下”的葡萄,很早就博得舉世的青睞。
所謂宣化葡萄甲天下,一是宣化葡萄種植面積之廣,美化山川園林之盛;二是它的營養價值之高,他處少有相匹。
因此,連中午我們也沒顧得朽乃籃小憩,便由宣化葡萄研究所的馮惠芬同志,春光鄉老葡農李榮同志陪同,乘吉普車且馳且停,來領略宣化北苑十里葡萄林的風光。
我們先飽覽了東窯子接趨凶炒天一乎殼燥碧的葡萄林。跨過小橋流水,即到了草帽山下,較多的時問欣賞了大自然的傑作,少示人工雕琢的藝術畫廊。從葡萄林的南端向北抬頭看上去,排排葡萄架廊,一廊高似一廊,廊廊倒掛珍珠,在陽光下閃著醉人的綠。假若你依山勢沿廊間水渠隨梯田攀登,真可謂步上天堂。馮惠芬同志告訴我們,僅春光鄉的葡萄園,就有兩千七百多畝。這裡的排架是他們在古老的棚架的基礎上改革試驗的一種新架。她強調這種排架的優點是透雅腿光、通風,你看,兩個著紅的姑娘正在那裡噴藥,寬廊穿梭是多么自然。
可是老葡農李榮同志卻堅持說,要說採光面廣美觀,還屬他家承包的葡萄園裡那古老的棚架式樣。啊,古老的葡萄棚架式,那該是怎樣的一種藝術品呢?於是我們一行立刻跟著李榮老漢前往,以飽眼福。
好啊,這李榮一家承包的葡萄園。我們一下子好像來到了神苑仙境。你看,那一座座絢麗多姿的葡萄架,有的像孔雀開屏,翠扇臨風,有的像皇妃頭上綴滿寶石、珍珠穗的鳳冠。圍觀皆然,渾圓一體。如果穿行在棚架中間,就仿佛走進了別有洞天的翡翠宮殿。如果臨高俯視,則那一座座古老棚架的形狀,又宛如碧玻璃的漏斗,或似蓮葉承盤。可惜我們同來的女畫家沒有古代玉環、飛燕般體態輕盈,不然躍了上去,真可謂飄飄欲仙。
啊,這種上似漏斗,下似鳳冠的葡萄架。你那古老的歷史,究竟能上溯到多遠?
關於宣化葡萄栽培的年代,據說始自張騫通西域的西漢,雖無正史可考,但據元史《耶律楚材傳》載:“元太宗時中貴可思不花奏採金役夫及種田西域與載葡萄戶帝令於西京宣德(即今宣化)徙萬餘戶充之……”又據金人劉迎的《上谷》詩中所云:“葡萄秋倒架,芍藥春滿樹”。看來,宣化葡萄遠在遼金時代就有栽種,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可是,在座的主人李榮卻自豪地堅持說:依照他爺爺的爺爺所傳,這宣化葡萄確是張騫通西域時,由一個老和尚從新疆:帶回來的葡萄藤。最先植於上谷慈恩寺的,後來逐漸擴植於人家小院。甚至方圓百里的同種葡萄,也都是由上谷的葡萄藤栽植的。那時人家栽植葡萄主要是為了美化庭院和乘涼,所以才發明了這四面受光,漏斗架式的形狀。現在所有人家院裡的葡萄架,都是古老的沿襲。為了進一步證實他的說法,李榮老漢又興致勃勃地領我們去參觀花園巷。
花園巷在城中西北角,因這裡從前曾有座玉家花園而得名。
當我們順小巷走來,經過每家臨街的高大門樓或短柴扉時,都不禁被人家院裡葡萄的清香吸引而留步。看,是誰家院裡,年輕的媳婦在葡萄架旁抖展剛給丈夫洗過的襯衫?又是誰家的院裡,幾個活潑的幼兒,在葡萄架旁,正跳著阿姨剛教會的拍手舞?雖說是飛逝的鏡頭,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不禁脫口贊道:啊,家家小院嬌,朱窗綠葡萄。
正在且行且詠,讚賞不絕,忽然李榮老漢指著左邊一家人家的後院說,“瞧,這就是玉家花園了”。一面向這家的主人打著招呼,穿過天井,來到這家的後園裡。
啊,好一個寬敞的所在。又一圓似漏斗的葡萄架,其中有一棚架,更覺擬古之巧,別具其奇。據說這一棚架下,就是當年花園的主人消暑弈棋之處。
原來這玉家花園,原為清乾隆年間詩人王墨莊的藏書處,後為邑紳玉氏購人,修建了園林。如今雖沒了當年的亭台樓閣、綠瓦紅牆,但依舊花木扶疏,渠水涓涓。園中的葡萄,也更比營時繁茂。
這園中的葡萄看來比別處成熟的早。這家好客的主婦,早令她的大女兒,荷來一把剪刀,仰首咔咔幾下,剪下幾嘟嚕葡萄,給每人品嘗。
我不是植物學家,只覺這葡萄的味道比別處的甜香,這引起熱心的葡萄通馮惠芬同志的一番宏論。她說,所謂宣化葡萄甲天下,主要甲就甲在我們現在品嘗的牛奶葡萄的食用價值上……
噢,原來宣化葡萄的主要品種就是白葡萄。因為它狀似乳頭,故俗稱牛奶葡萄。牛奶葡萄以果皮細膩,粒粒如晶瑩的寶石而惹人喜愛,它以果實肉厚,多汁甘甜,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成為鮮果宴中奪魁的佳珍。以它釀酒可“益氣、培力、強志……”而被人譽為健身之寶。
談到它的皮薄肉厚,多知的主婦插嘴說:“那可是名不虛傳,你只要用刀片將白葡萄皮輕輕一刮,就可將皮剝下。還可將熟葡萄切成薄片,以供上客。老人們常講,‘刀切牛奶不流汁’,我親試過,一點不錯。”她並談到,明代有一個姓張的妃子,是宣化人,因為她把娘家的白葡萄帶進過皇宮,皇帝食後龍顏大悅,於是下了一道御旨,命宣化府每年給皇宮進貢白葡萄。從此,每年當九月九重陽到來的時候,宣化至北京三百六十里的山間小路上,便熱鬧起來,葡農們挑擔或者趕著毛驢馱子,還有駝鈴叮噹的駱駝隊,把一筐筐白葡萄運往北京,京張鐵路修築之後,宣化白葡萄更是譽滿全國,乃至如今舉世聞名。現在,宣化白葡萄遠銷許多國家,暢銷香港。給國家換來大量的外匯。像北京、廣州的葡萄宴,都視宣化葡萄為上品。
宣化葡萄之所以能舉世奪魁,只因燕山多寵,使宣化這塊沃土,溫暖適宜,乾濕適度,天時地利人勤,葡萄享受到了生存繁衍的優異條件。
宣化位於北緯40°34′,東徑115°2′,海拔約610~620米。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北有燕山為屏,南有洋河、大清河、柳川之水滋潤。人傑地靈,久積高超園藝之術,可謂得天獨厚。宣化葡萄怎能不享譽天下呢?
我們走出花園巷時,已是繁星滿天。忽見城東南方向,“宣鋼”上空一片紅光映天,使這醉人的葡萄之鄉,更增添迷人的色彩,正如詩人米野所說:“半城葡萄半城鋼”。
啊,令人神往的宣化,令人垂涎的宣化葡萄!一旦親臨其地,親品佳珍,怎忍即刻離去?當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宣化城時,是夜明月高懸,宣化古城街頭還不時傳來叫賣葡萄之聲。火車站的站台上,一筐筐葡萄正裝上列車,單等汽笛一鳴,那豐收的歌兒和葡萄的香甜,將隨著列車向祖國四面八方飄去。
選自《散文》1986年第3期
序言
閱讀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費活動一樣,閱讀發生的時候。也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一切消費往根底里說,皆是對時間的消費。
但閱讀是對時間的一種特別消費。閱讀在時間之河中垂釣、打撈那些閃光的片段,它讓我們時有“收穫感”。這“收穫感”增加了我們所占時間——即人生——的密度。
閱讀是短暫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讓人生的每一個瞬間變得有情、變得睿智、變得豐盈。閱讀,是平凡人生中對抗時間流逝的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伴隨著閱讀的一生,便是無悔的一生,便是有質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時間奧秘的一生。
2
閱讀是一個人的事情。
閱讀者在作品與渾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讓閱讀者尋找那些令人溫暖和親近的因素。夜深籬落一燈明——也許這盞燈早就亮在那裡,在等著你去;白日的嘈雜與俗物掩埋了這盞燈的微弱亮光;而當夜幕降臨,浮名淡遠,你回到自己這裡,你的眼睛也變得澄明,那盞召喚你的燈只為你閃爍。
閱讀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兩顆心靈在互相證明。一開始可能是閱讀者被吸引、被牽引、被導引;但後來,閱讀者反客為主,他從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讓作品成為自我人生的註腳。
閱讀中,我們看到一個人,他得到滋養,他最終成為世界的解釋者。也許,他原先會說,“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但現在,因為閱讀而成熟的他,不會這樣說了。
3
閱讀還可能是一個民族的事情。
具體的閱讀當然是一個人的事情。閱讀作為個人修為的一個門徑,也當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閱讀的結局,不應該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也不應該是“還掩故園扉”。
寬闊的心靈利於閱讀,閱讀亦能塑造愈加寬闊的心靈。寬闊的心靈能放下關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業的霓虹工程成為夜晚最奪目的事物。統一的、龐大的規劃及逐利的欲望在改變這一廣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屬性,而越來越多的人們正愈發沉湎其中。
還有沒有這樣一盞燈,在這樣繁華的夜晚,為閱讀亮起?
——誰在這樣的夜晚閱讀,誰就在做著有益於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日
姜花白/陳蔚文
蔬菜小語/胡弦
野蔬·山果/李國濤
動物之美(節選)/陽颺
文摘
宣化葡萄甲天下
李寶柱
接近中秋的一天,我們迎著送爽的金風,來到這燕山懷抱的葡萄王國宣化古城。
宣化,地處京包線上,離首都北京三百六十多華里。秦為上谷,漢置廣寧,清改置宣化縣,為宣化府治,現歸張家口市,當平津與內蒙交通之要衝。據宣化區委宣傳部的同志介紹,宣化因為是古沙陀國的王都,所以古宣化城早已馳名四海,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則是因為有“甲天下”的葡萄,很早就博得舉世的青睞。
所謂宣化葡萄甲天下,一是宣化葡萄種植面積之廣,美化山川園林之盛;二是它的營養價值之高,他處少有相匹。
因此,連中午我們也沒顧得小憩,便由宣化葡萄研究所的馮惠芬同志,春光鄉老葡農李榮同志陪同,乘吉普車且馳且停,來領略宣化北苑十里葡萄林的風光。
我們先飽覽了東窯子接天一碧的葡萄林。跨過小橋流水,即到了草帽山下,較多的時問欣賞了大自然的傑作,少示人工雕琢的藝術畫廊。從葡萄林的南端向北抬頭看上去,排排葡萄架廊,一廊高似一廊,廊廊倒掛珍珠,在陽光下閃著醉人的綠。假若你依山勢沿廊間水渠隨梯田攀登,真可謂步上天堂。馮惠芬同志告訴我們,僅春光鄉的葡萄園,就有兩千七百多畝。這裡的排架是他們在古老的棚架的基礎上改革試驗的一種新架。她強調這種排架的優點是透光、通風,你看,兩個著紅的姑娘正在那裡噴藥,寬廊穿梭是多么自然。
可是老葡農李榮同志卻堅持說,要說採光面廣美觀,還屬他家承包的葡萄園裡那古老的棚架式樣。啊,古老的葡萄棚架式,那該是怎樣的一種藝術品呢?於是我們一行立刻跟著李榮老漢前往,以飽眼福。
好啊,這李榮一家承包的葡萄園。我們一下子好像來到了神苑仙境。你看,那一座座絢麗多姿的葡萄架,有的像孔雀開屏,翠扇臨風,有的像皇妃頭上綴滿寶石、珍珠穗的鳳冠。圍觀皆然,渾圓一體。如果穿行在棚架中間,就仿佛走進了別有洞天的翡翠宮殿。如果臨高俯視,則那一座座古老棚架的形狀,又宛如碧玻璃的漏斗,或似蓮葉承盤。可惜我們同來的女畫家沒有古代玉環、飛燕般體態輕盈,不然躍了上去,真可謂飄飄欲仙。
啊,這種上似漏斗,下似鳳冠的葡萄架。你那古老的歷史,究竟能上溯到多遠?
關於宣化葡萄栽培的年代,據說始自張騫通西域的西漢,雖無正史可考,但據元史《耶律楚材傳》載:“元太宗時中貴可思不花奏採金役夫及種田西域與載葡萄戶帝令於西京宣德(即今宣化)徙萬餘戶充之……”又據金人劉迎的《上谷》詩中所云:“葡萄秋倒架,芍藥春滿樹”。看來,宣化葡萄遠在遼金時代就有栽種,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可是,在座的主人李榮卻自豪地堅持說:依照他爺爺的爺爺所傳,這宣化葡萄確是張騫通西域時,由一個老和尚從新疆:帶回來的葡萄藤。最先植於上谷慈恩寺的,後來逐漸擴植於人家小院。甚至方圓百里的同種葡萄,也都是由上谷的葡萄藤栽植的。那時人家栽植葡萄主要是為了美化庭院和乘涼,所以才發明了這四面受光,漏斗架式的形狀。現在所有人家院裡的葡萄架,都是古老的沿襲。為了進一步證實他的說法,李榮老漢又興致勃勃地領我們去參觀花園巷。
花園巷在城中西北角,因這裡從前曾有座玉家花園而得名。
當我們順小巷走來,經過每家臨街的高大門樓或短柴扉時,都不禁被人家院裡葡萄的清香吸引而留步。看,是誰家院裡,年輕的媳婦在葡萄架旁抖展剛給丈夫洗過的襯衫?又是誰家的院裡,幾個活潑的幼兒,在葡萄架旁,正跳著阿姨剛教會的拍手舞?雖說是飛逝的鏡頭,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不禁脫口贊道:啊,家家小院嬌,朱窗綠葡萄。
正在且行且詠,讚賞不絕,忽然李榮老漢指著左邊一家人家的後院說,“瞧,這就是玉家花園了”。一面向這家的主人打著招呼,穿過天井,來到這家的後園裡。
啊,好一個寬敞的所在。又一圓似漏斗的葡萄架,其中有一棚架,更覺擬古之巧,別具其奇。據說這一棚架下,就是當年花園的主人消暑弈棋之處。
原來這玉家花園,原為清乾隆年間詩人王墨莊的藏書處,後為邑紳玉氏購人,修建了園林。如今雖沒了當年的亭台樓閣、綠瓦紅牆,但依舊花木扶疏,渠水涓涓。園中的葡萄,也更比營時繁茂。
這園中的葡萄看來比別處成熟的早。這家好客的主婦,早令她的大女兒,荷來一把剪刀,仰首咔咔幾下,剪下幾嘟嚕葡萄,給每人品嘗。
我不是植物學家,只覺這葡萄的味道比別處的甜香,這引起熱心的葡萄通馮惠芬同志的一番宏論。她說,所謂宣化葡萄甲天下,主要甲就甲在我們現在品嘗的牛奶葡萄的食用價值上……
噢,原來宣化葡萄的主要品種就是白葡萄。因為它狀似乳頭,故俗稱牛奶葡萄。牛奶葡萄以果皮細膩,粒粒如晶瑩的寶石而惹人喜愛,它以果實肉厚,多汁甘甜,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成為鮮果宴中奪魁的佳珍。以它釀酒可“益氣、培力、強志……”而被人譽為健身之寶。
談到它的皮薄肉厚,多知的主婦插嘴說:“那可是名不虛傳,你只要用刀片將白葡萄皮輕輕一刮,就可將皮剝下。還可將熟葡萄切成薄片,以供上客。老人們常講,‘刀切牛奶不流汁’,我親試過,一點不錯。”她並談到,明代有一個姓張的妃子,是宣化人,因為她把娘家的白葡萄帶進過皇宮,皇帝食後龍顏大悅,於是下了一道御旨,命宣化府每年給皇宮進貢白葡萄。從此,每年當九月九重陽到來的時候,宣化至北京三百六十里的山間小路上,便熱鬧起來,葡農們挑擔或者趕著毛驢馱子,還有駝鈴叮噹的駱駝隊,把一筐筐白葡萄運往北京,京張鐵路修築之後,宣化白葡萄更是譽滿全國,乃至如今舉世聞名。現在,宣化白葡萄遠銷許多國家,暢銷香港。給國家換來大量的外匯。像北京、廣州的葡萄宴,都視宣化葡萄為上品。
宣化葡萄之所以能舉世奪魁,只因燕山多寵,使宣化這塊沃土,溫暖適宜,乾濕適度,天時地利人勤,葡萄享受到了生存繁衍的優異條件。
宣化位於北緯40°34′,東徑115°2′,海拔約610~620米。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北有燕山為屏,南有洋河、大清河、柳川之水滋潤。人傑地靈,久積高超園藝之術,可謂得天獨厚。宣化葡萄怎能不享譽天下呢?
我們走出花園巷時,已是繁星滿天。忽見城東南方向,“宣鋼”上空一片紅光映天,使這醉人的葡萄之鄉,更增添迷人的色彩,正如詩人米野所說:“半城葡萄半城鋼”。
啊,令人神往的宣化,令人垂涎的宣化葡萄!一旦親臨其地,親品佳珍,怎忍即刻離去?當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宣化城時,是夜明月高懸,宣化古城街頭還不時傳來叫賣葡萄之聲。火車站的站台上,一筐筐葡萄正裝上列車,單等汽笛一鳴,那豐收的歌兒和葡萄的香甜,將隨著列車向祖國四面八方飄去。
選自《散文》1986年第3期
序言
閱讀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費活動一樣,閱讀發生的時候。也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一切消費往根底里說,皆是對時間的消費。
但閱讀是對時間的一種特別消費。閱讀在時間之河中垂釣、打撈那些閃光的片段,它讓我們時有“收穫感”。這“收穫感”增加了我們所占時間——即人生——的密度。
閱讀是短暫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讓人生的每一個瞬間變得有情、變得睿智、變得豐盈。閱讀,是平凡人生中對抗時間流逝的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伴隨著閱讀的一生,便是無悔的一生,便是有質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時間奧秘的一生。
2
閱讀是一個人的事情。
閱讀者在作品與渾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讓閱讀者尋找那些令人溫暖和親近的因素。夜深籬落一燈明——也許這盞燈早就亮在那裡,在等著你去;白日的嘈雜與俗物掩埋了這盞燈的微弱亮光;而當夜幕降臨,浮名淡遠,你回到自己這裡,你的眼睛也變得澄明,那盞召喚你的燈只為你閃爍。
閱讀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兩顆心靈在互相證明。一開始可能是閱讀者被吸引、被牽引、被導引;但後來,閱讀者反客為主,他從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讓作品成為自我人生的註腳。
閱讀中,我們看到一個人,他得到滋養,他最終成為世界的解釋者。也許,他原先會說,“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但現在,因為閱讀而成熟的他,不會這樣說了。
3
閱讀還可能是一個民族的事情。
具體的閱讀當然是一個人的事情。閱讀作為個人修為的一個門徑,也當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閱讀的結局,不應該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也不應該是“還掩故園扉”。
寬闊的心靈利於閱讀,閱讀亦能塑造愈加寬闊的心靈。寬闊的心靈能放下關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業的霓虹工程成為夜晚最奪目的事物。統一的、龐大的規劃及逐利的欲望在改變這一廣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屬性,而越來越多的人們正愈發沉湎其中。
還有沒有這樣一盞燈,在這樣繁華的夜晚,為閱讀亮起?
——誰在這樣的夜晚閱讀,誰就在做著有益於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