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頂

悶頂是指坡屋面頂棚之間所構成的空間。大部分悶頂是空的,如果用於住人,叫閣樓,也有的用做存放物資。建築悶頂作為坡屋頂建築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多樣,結構複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悶頂
  • 外文名:loft
  • 位置坡屋面頂棚之間
  • 分類:住人悶頂和保溫隔熱悶頂
分類,構成,特點,火災荷載大,空間大小各異,開口部位較少,電氣線路較多,火災特點,

分類

建築悶頂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住人悶頂和保溫隔熱悶頂兩類。住人悶頂,也就是閣樓,一般用於人員居住和儲存物品等;保溫隔熱悶頂,主要是對建築起保溫隔熱作用。

構成

建築悶頂主要存在於磚木結構建築中,它由磚砌的外牆,承受屋面荷載的屋架或梁等木質承重構件以及屋面等構成。保溫隔熱悶頂如圖所示。
①坡屋頂的屋面坡度一般為20°~30°,屋面防水材料多為瓦材,部分採用石棉瓦、鐵皮瓦,少數採用油氈屋面。住人悶頂的屋面上有的還設有天窗或老虎窗。
②屋架、梁、檁條、椽子等構件一般都採用木質材料。
③保溫隔熱悶頂的吊頂部分一般由木質的主龍骨、次龍骨和板條抹灰等構成。住人悶頂的樓板部分一般由木質的梁和木板構成。
悶頂

特點

建築悶頂具有空間相對密閉、耐火等級較低、使用功能單一等特點。

火災荷載大

建築悶頂的火災荷載密度一般可達45 kg/m2。北方地區常在建築悶頂內放置鋸末用於保溫,更增大了可燃物的數量。用於住人的閣樓,以及作為儲存物品使用的悶頂,可燃物品比較集中,火災荷載則更大。

空間大小各異

建築悶頂的空間大小一般與建築物的使用性質和建築開間的大小有關。居住建築的悶頂,空間相對較小;磚木結構的公共建築,如學校、醫院等,其悶頂的內部空間相對較大,淨高大多在2m左右。住人悶頂的內部空間相對較大;保溫隔熱層悶頂,內部空間相對較小。

開口部位較少

住人悶頂一般都設有上下連通的樓梯,屋頂設有天窗或老虎窗。保溫隔熱悶頂一般都設有人孔,通常設在樓梯間或走廊兩端的吊頂位置:有的建築悶頂山牆部位還設有通風孔。

電氣線路較多

建築悶頂內部一般都敷設有電氣線路,不少因年久失修,絕緣層老化,火災隱患較大。

火災特點

建築悶頂獨特的結構形式和空間位置,決定了其在火災情況下火勢發展蔓延和結構倒塌的規律性,以及對滅火作戰行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陰燃時間長
密閉性較好的建築悶頂,如採用鐵皮瓦、油氈房蓋的悶頂,其內部著火時,初起火災大多處於陰燃狀態,不受外界風向和風力的影響,火勢在悶頂內的發展速度較慢,消防人員到場後,偵察中不易找到火點。
充煙蓄熱快
火災時,建築悶頂燃燒產生的大量煙、熱不易散發,會在其內部迅速積聚,當悶頂內部的熱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若有新鮮空氣補充,易出現轟燃。
易沿水平方向蔓延
不少老式磚木結構建築的隔牆只砌至吊頂位置,整幢建築的悶頂內部相互貫通,火災時,火勢在悶頂內沿水平方向發展蔓延較快。設有雙層天棚的建築悶頂發生火災時,火勢會沿悶頂和天棚的夾層向水平方向同時發展蔓延。另外,一字形和拐角形悶頂,火勢一般會同時向兩個方向水平蔓延;丁字形、工字形和山字形悶頂,火勢一般同時向三個方向水平蔓延;王字形和圓形悶頂,火勢一般呈多方向或放射狀蔓延。
易垂直向下延燒
建築悶頂內部發生火災時,火勢在水平蔓延的同時,會通過可燃構件向下蔓延發展,特別是一些簡易的吊頂,極易被燒穿,導致火勢垂直向下延燒。同時火勢也會通過縫隙、孔洞等途徑向下蔓延,引起頂層著火,甚至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層次的立體燃燒。
屋頂易倒塌
燃燒時間較長的建築悶頂火災,其吊頂或屋頂會發生局部或整體倒塌。屋頂採用小楞掛瓦或沒有天窗及山牆設有通風孔的悶頂火災,以及因火勢燒穿吊頂而引起的悶頂火災,特別是空間較大的悶頂火災,屋頂會在短時間內被燒穿而導致局部倒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